壟斷才是最佳地實現高額利潤的方式。
不過,壟斷也有弊端,法律風險太大。
發達國家對壟斷的打擊非常嚴厲。
壟斷玩不起,那就隻能玩創新了。
通過更創新、更優化、更高端的產品,來提高自身競爭力,打敗對手。所以矽穀巨頭們對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都非常大,這是企業展開市場競爭的法寶。
國內就不一樣了。
沒什麼反壟斷機製。
能玩壟斷,誰玩創新啊?創新哪有壟斷賺錢容易啊?
所以國內的互聯網企業跟矽穀不是一套玩法,對技術研發興趣不高,更感興趣的是如何通過種種手段,加強自身的壟斷地位。
甚至都不惜幾十幾百億的瘋狂砸錢補貼。
砸錢補貼可比研發厲害多了。
通過砸錢補貼,完成了市場壟斷,就可以結束補貼了,就可以主宰市場、為所欲為的割韭菜了。
創新模式則不同,要每年不斷的研發,不斷的創新,那怕像微軟、穀歌、亞馬遜這種幾乎壟斷的巨頭,他們也隻是通過創新不斷地維持對用戶的吸引力,是技術型壟斷,而非市場型壟斷。要想維持自身地位,每年還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矽穀有著全球市場,國內隻有國內市場。可國內也能出現體量、規模跟矽穀巨頭一樣的互聯網巨頭,很大原因就是靠著壟斷機製。
財富五百強中,華夏企業一年比一年多。可是這五百強企業中,彆的國家都是全球性大企業,華夏企業除了極個彆幾個是全球化公司,剩下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本土企業。
周不器麵試了郭丹,她的一句話說的很在理“順應時代的潮流,做合法合理的生意。”
壟斷性質就是國內巨頭企業的大潮流、總趨勢。
紫微星要紮根技術的決心不變,可是對壟斷原則的合理利用,也不能忽視,並要擺在最高的位置上。
沒有壟斷基因,紫微星很難做成巨頭。
許亮傑和蔣承安都是多年在美國學習、生活、工作、結婚、生子思維理念都是矽穀的創新模式那一套。
這當然很好很正確。
但這不屬於當下的國內互聯網大環境。
不能合理地利用好壟斷優勢,缺乏對壟斷的清晰認知,就是在給紫微星拖後腿。
看看樓上的張朝洋,遊山玩水、美女花叢,縱意人生,可是在談到開放平台的對外經營策略時,都不用查什麼資料,隨便就能對國內局勢做出清晰判斷,根據國內形勢和各大互聯網公司對壟斷的恐懼,給出正確的銷售方案。
這倆海歸精英,慘遭打臉。
周不器搞起這個秘密小會,就是想看看他們的意見,是不是要把這兩人撤職!
“撤職?”
這話讓幾人有些驚訝。
哪怕是石婧琳,也有些拿捏不準,“現在嗎?把許亮傑撤了?”
郭鵬飛勸道:“我覺得不能撤!現在是融資的關鍵階段,許亮傑是矽穀高管、行業精英,他的存在是對資本方的巨大吸引。我覺得不僅不能撤,還要留著。至少要等到b輪以後再看情況。”
季子安點了點頭,“蔣承安還好,他剛入職,還在試用期。剛剛犯了一個錯誤,撤職換一個崗位,也問題不大。可許亮傑就不同了,他位高權重,撤職了怎麼安排?降職安排工作嗎?他肯定不平衡,就離職了。”
石婧琳道:“對,就算他不離職,我們還敢用嗎?萬一他心有怨憤,做了有些不利於公司的事怎麼辦?隻能開除他。”
季子安接著說:“這事我跟賀陽私下裡說過,我覺得他的意見很中肯。許亮傑才入職一年啊,時間太少了。一年的時間,可能剛剛夠他熟悉員工、掌握業務、知曉企業的價值觀、跟上老板的思路。這種級彆的高管,除非是犯了特彆重大的錯誤,才可能在一年內離職。否則至少是留任兩年,第一年平庸些沒關係,主要是看第二年的成色。第二年還沒效果,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周不器擺擺手,很隨意的說:“咱們就是通個氣,內部交流下意見。一明同學,你怎麼看?”
“我覺得不能撤。”張一明頓了一下,“我跟他們的論點還不一樣。許亮傑做的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本職工作還是基本完成了,而且也很努力,每天隻睡4個小時,反正我是做不到。還有最根本的原因,如果把他撤了,換誰頂上去啊?”
周不器拍拍手,笑道:“這就是我要說的!換誰?當然是你啊!一明同學,舍你其誰?”
“我?”張一明微微一愣,隨即搖頭,“不行,我不行。”
周不器很無語,“你不行誰行?總不能再從外麵找一個空降吧?下一個業務大總管,隻能是咱們內部提拔。”
季子安笑著說:“我覺得一明同學可以,朋友網的成績大家都看在眼裡。”
石婧琳很奇怪的說:“張一明,你不是除了周不器之外的第二大股東嗎?不是持有12億股嗎?我才500萬股。你不上誰上?我上嗎?我上也不是不行,就是”
“你閉嘴吧!”
周不器又好氣又好笑,對這女人無可奈何。
你那點水平,咋咋呼呼當個事業群總裁都是高規格了,還想晉升,你瘋了吧你?
石婧琳不服氣,脖頸一揚,“我怎麼了?你瞧不起女人?你性彆歧視!”
周不器很頭疼,“說正事呢,你安靜一會兒。”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都知道這倆人私下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