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這麼說,可幾個億的大項目,周不器不可能不關注。
晚上在酒店,寧雅嫻在泡澡,磨磨唧唧的,周不器就靠在床邊等她,一邊捉摸著鵬城總部園區的事。
聽王實這麼一說,42億的總費用,好像是少了點。
中規中矩的做,肯定是夠用。
可想做的亮眼,幾乎不可能。
周不器就給張朝洋打了電話,問道:“對了,你不是說要拿地蓋大樓嗎?拿了嗎?”
“拿了,就在清華科技園,跟搜狐大廈離的不遠。怎麼樣?等大樓蓋好了,你搬過去,咱繼續當鄰居?”
張朝洋要搞的這個大廈,就是後來的搜狐媒體大廈。
過去這幾年,國家對互聯網企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在拿地方麵優惠力度非常強。就比如紫微星,在鵬城前海那邊拿了一塊190畝的土地,才花了18億。而且這筆錢還是分期付款,年底前結清就行。
所以從去年開始,就興起了一股新的地產潮流互聯網企業圈地。
當然,現在的互聯網企業都很窮。
有資格玩圈地運動的,也就是搜狐、阿裡、百度、鵝廠、紫微星、網易這幾個業內巨頭了。
以搜狐的體量,那點員工連搜狐大廈都裝不滿。
之所以要搞一個搜狐媒體大廈,以後還會有一個搜狐暢遊大廈原因很簡單,互聯網企業做房地產,太特麼賺錢了!
搜狐媒體大廈做起來後,樓下兩層搜狐自己用,其他全部都租出去,跟cbd寫字樓似的,收著租金,是一筆細水長流的穩賺買賣。
這裡可是清華科技園,寸土寸金,中關村的門麵地帶,有錢都買不到。
搜狐大手一揮,出手搶地,房地產商開20倍的地價,都缺乏競爭力。
周不器問:“花了多少錢?”
“3500萬。”
“美元嗎?”
“不是,華夏幣,很便宜。”
“我靠!”周不器忍不住震驚,心說老張這生意做的太劃算了,“多大麵積啊?”
張朝洋笑笑,“不到30畝。”
周不器暗暗盤算。
30畝地是3500萬,那190畝大約就是2億左右。
靠!
跟在鵬城這邊拿地的價格差不多了!
可是,那可是首都,是寸土寸金的清華科技園!
鵬城這邊,隻是一個沒開發起來的海邊跟搜狐拿的拿塊地,根本沒有可比性。
哎呀呀,吃虧了!
早知道,就跟鵬城的地方政府再談談價就好了。
難怪人家那麼高興,從頭到尾一路綠燈,銀行放款也極其高效,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把這事敲定下來,然後簽下合同了。
不過
從長遠的目光來看,周不器肯定不吃虧。這裡可是大灣區的核心地帶,在這裡拿到了這麼大一片土地,就跟撿漏似的。
再過個十年八年,這裡的重要性不會比清華科技園差多少。
其他高科技公司想拿地,頂多就是二三十畝。
想拿得更多,也隻能去一些邊角料的地方拿地。
後世中的互聯網巨頭,圈得都特彆狠,隨便搞個總部園區,就要圈兩三百畝地。這裡麵做的最狠的就是華為和阿裡,到處建大樓。比如阿裡,杭城搞了好幾個總部,占地近千畝,又分彆在首都、魔都、鵬城等大城市建總部,每次都是幾百畝地。
這種操作,任何一家房地產公司都玩不起,隻有高科技企業能玩。
周不器問:“你土地買了之後,蓋大樓的預算多少啊?”
“還沒計算。”
“估摸著?”
“不算地價,2個億吧。”
“這麼多?”
“這麼好的位置,肯定要打造成最頂級的寫字樓,辦公環境必須是第一流的。”
“是裝修環境?不是建築設計?”
張朝洋好笑道:“我就知道你小子太虛,還建築設計大樓再怎麼蓋,不都是大樓?員工在乎的是辦公環境,而不是大樓外觀。再說了,這裡是清華科技園,想蓋的太奢華,人家也不讓,得跟大環境匹配。”
周不器沉吟一會兒,“行,我知道了,我再問問。”
然後,又給李彥紅打了電話。
百度去年在上地聯想總部旁邊買了一片土地,大概60畝,因為是五環外,價格比較低,才花了3000萬。打算在那邊蓋百度搜索框大廈,成為百度的新總部,上個月已經動工建設了。
周不器向他詢問,“這個項目的預算是多少?”
李彥紅告訴他,“3個億。”
60畝地的項目,就得花3個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