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錢!”
梁靜補充了一句。
周不器笑道:“當然,資金是很重要的一環。”
梁靜輕輕搖頭,“我說的不是總經費,我說的是給開發人員的薪水。前幾年,我跟著倪老師在方舟科技工作,其實一開始做得都挺好,順利地開發出了國內第一款嵌入式芯片,大領導們一批一批地去調研。後來就不行了。”
周不器笑道:“你是內部人士,你能給出些不同意見。”
梁靜道:“嗯,方舟的研發團隊其實挺好的,倪老師也認為他們的研發力量很強,所以才加入的。可是,在工資待遇方麵出了問題。當時的方舟3號,研發經費撥款1538萬元,可是根據國家要求,給科研人員的工資部分不得超過15,也就是230萬元。平均下來,每一位開發人員的月工資隻有2000多塊錢。”
周不器暗暗搖頭。
做芯片的都是這個國家最稀缺最優秀的一批人,一個月就給這麼點錢……情懷當不了飯吃啊,能不往國外跑麼。
這次跟清華合作,他也的確知道了一些國家在科技研發方麵的諸多規定。
比如,在工資、勞務費、單位提成等方麵的資金,在事業單位不超過5,科研轉製企業不超過10,企業單位不超過15。
除非這筆錢跟國家無關,是純粹的企業投資。
可芯片這種大投資,隻靠企業是不行的。
就比如紫微星跟清華合作的集成電路研究中心,一定是紫微星出錢牽頭,然後政府和清華共同出資,一起搞。
大家一起出錢,就要按照國家的規章製度來辦事了,紫微星說的就不算了。大學是事業單位,適用的條例就是工資比例不能超過5。
這就必然會導致學校裡的博士、碩士們為教授工作拿到的薪水非常地微薄。
可人性都是利己的。
衣食無憂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熱愛的事業中去,當基本生活都存在問題,還要吃苦耐勞的搞科技工程……這真是拿聖人的標準去要求科學家。
周不器連連搖頭道:“國內科研環境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科研和市場嚴重脫節,就好像資本是洪水猛獸,會腐蝕了科學技術一樣。技術是服務產品的,產品是服務用戶的。沒有用戶,再好的科技成果也沒用。美式槍的技術水平比蘇式槍好多了,可ak47才是最受歡迎的那款。”
梁靜輕輕點頭,“一開始,方舟芯片挺好的,李總也挺真心的,可這點薪資真的不行。讓我去跟領導反映。我去之後,還受到了專家的嘲諷,說是芯片項目資金主要用在流片和eda工具上麵,人員工資隻是小頭。”
“無視市場,無視人性,失敗是必然的。”
“是啊,他們從上到下都是這麼思考問題的。無視市場的人才爭奪,市場定價。以維護官方定的規則為中心。就是這樣要求的。你做不到,你就是錯的。做不出芯片,就是醜聞,就是倪老師識人不明,被人騙了。”
“呃……”
周不器微微一愣,他還真沒從這角度思考過。
因為受到柳老總的諸多提攜,他對倪院士一向不怎麼看得上,覺得這是個水貨院士,為各種騙子奔走呼號,騙了太多國家經費。如果真的那麼水,又怎麼可能讓梁靜這種中關村第一才女死心塌地跟隨?
這背後還有著許多遠不是一個科學家就能掌控得了的更深層次的問題。
低端芯片做成比較容易,高端芯片失敗是必然的。
成者王侯敗者寇。
敗了,也就成了騙子。
如果給每一個失敗者都打上浪費國家經費的騙子標簽,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誰還願意去嘗試這種高精尖領域的科技研究?
梁靜淡淡地道:“劉牆,還有我……我有這樣的自信,我們這樣的人,隨便乾點簡單的事,一年賺個幾十幾百萬應該不難。可是,我們乾著最困難最艱辛的事,還要給我們最少的錢,這種事,誰心裡如意?要不是跟在倪老師身邊這麼多年,我當初也留在聯想了,隨便組裝點機器,不受窩囊氣還能賺大錢,多好?”
周不器問:“劉牆是誰?”
梁靜道:“是方舟芯片的總工程師。”
“現在去哪了?”
“他離開方舟出來創業了,做的君正公司,為p4、學習機、電子書等簡單的電子設備開發一些低端芯片,這對他來說很容易。聽說他已經在籌劃上市了,估值幾十億是有的。”
“嗯。”
周不器點了點頭。
是啊,參與那種前沿性課題的技術大牛,隨便做點低端芯片,想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
梁靜能看出來,這位年輕的周總對倪老師有些不以為然,就想多解釋幾句。業內對倪老師存在著很多誤解,尤其是倪老師作為專家組的成員為漢芯做鑒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