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和孫正義聊了兩個小時。
基本達成了戰略上的共識。
這波對娛樂產業的投資,就是投內容,哪怕連續多年都不賺錢也沒關係,先把內容掌握在自己手裡!
這樣的投資邏輯,放在一般性的投資機構是不可能的,做了一筆大買賣,結果收益欠佳,這不扯淡嗎?
資本市場的逐利性,很多時候就體現在鼠目寸光上,看不到更長遠的未來。
可是科技行業的投資不一樣。
這就是個燒錢行業。
經常就是一投十幾年見不到盈利,等盈利之後,忽然就一飛衝天。所以絕大多數的投資基金都拒絕科技企業,彆說前期的風險投資了,連二級市場上的股票都不願意碰。
這次周不器和孫正義合作投娛樂產業,其實投的是未來的科技行業。
兩人有同樣的認知,未來的互聯網流媒體,一定能夠取代電視台。有識之士已經在行動了,比如奈飛,比如蘋果、亞馬遜。可這個方向並不被資本市場看好,奈飛的市值現在才20億美元。
未來,一定會出現若乾個流媒體巨頭。
是誰?
孫正義不清楚。
但是有一點很清楚,不管這行未來競爭多激烈,不管未來存活下來的流媒體平台是誰,都需要內容來支持。
“影視音”的內容,就是一切流媒體平台的根基。
所以就容易製定戰略了。
以不變應萬變。
拿到內容,就一定可以在未來的流媒體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這是孫正義思考、調研了很長時間,最終決定進場的原因。
這個思路是對的。
在流媒體領域,亞馬遜和蘋果進場都很早,可是他們缺乏足夠多的優質內容。迪士尼的入場晚了十幾年,可是因為內容庫足夠豐富,disney+平台上線沒多久,用戶數就達到了1.3億,超越了亞馬遜的1.1億,成為僅次於奈飛的2億,成為世界第二。
對周不器來說,他的布局就更穩了。
左手奈飛,右手內容,很穩妥!
現在的奈飛才20億美元的市值,窮得叮當響。拍一部優質的美劇或者電影,基本要5000萬美元以上的投資,真是投不起。
可以後不一樣,隻要等時間,風口來臨,奈飛就會起飛。到時候,花錢買內容根本不是問題,十年後奈飛每年在內容領域的投資,會超過200億美元。
對奈飛來說,錢不是問題,關鍵是內容。就怕碰到迪士尼、華納那種,你給錢也不賣,他們要自己做流媒體平台。
周不器現在就要把這個問題解決。
對於孫正義的可以忍受很多年不賺錢的說法,周不器冷哼道:“我做的生意,就不可能不賺錢!我投娛樂產業,不僅是戰略性投資,也是業務性投資。不僅看未來,也看當下!”
孫正義好笑道:“這麼有信心?”
周不器淡淡地道:“這你大可放心,要是娛樂產業不賺錢,我親自下場當ceo,把這個產業盤活!”
孫正義就哈哈一笑,“那行,就這麼說定了!回頭我就馬上行動,軟銀要給出更有競爭力的報價,要領先迪士尼,拿下漫威!”
周不器笑著說:“恭喜你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他隻有漫威20的股份,如果漫威的董事會批準了要出售給迪士尼,他根本擋不住,除非有人給出了比迪士尼更高的報價。
孫正義口氣很大,“還有米高梅。”
周不器微微皺眉,“決定了?”
孫正義歎了口氣,“聽說軟銀有意進入娛樂產業後,很多朋友都在聯係我,比如普羅維登斯資本,比如索尼。一個是大股東,一個是實控方。米高梅債台高築要破產了,對各方都很麻煩。”
周不器點了點頭。
通過曼聯的案子,他就很能理解杠杆收購。
就比如米高梅,一旦破產了,重組方案必然是要求所有股東都滾蛋,然後債主變成股東,變成公司的主人。
可是,債主也不想要公司啊,這就很麻煩。
就容易翻臉。
股東方是幾大資本,債主方也是幾大資本,雙方多年裡有太多次的合作,誰都不想鬨掰。
就像百代唱片,破產之後,原股東泰豐資本退出,債主花旗銀行變成了股東,就打起了官司;又比如ac米蘭,國內的一個神秘富豪杠杆收購買下了ac米蘭,後來還不起債了,就被趕走了,債主艾利奧特基金成為ac米蘭的大老板,雙方也開始打官司。
彆的不說,米高梅的控製方是索尼,孫正義就不想過分得罪。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破產。
直接跟股東方和債權方達成協議,股東方接受虧損,債權方也接受一部分虧損,跟收購方達成一致。三方合作,一起改變米高梅的命運。
孫正義笑著問:“你研究過米高梅的案子嗎?”
周不器搖頭,“沒太關注。”
甄妤知道一些,輕聲說:“米高梅現在一片混亂,現金流崩盤,現在已經無法製作新的電影了,隻能靠內容庫賣dvd、賣電視轉播賺錢,可根本無法支付每年高達2.5億美元的利息。”
周不器抽了抽嘴角,“現在有多少債務啊?”
“3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