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雲的帶頭人是王建博士,整個團隊是他一手組建起來的,辛辛苦苦奮鬥了四年,才有了今天的局麵。
可王建並不是貪戀權力的人,他知道自己脾氣不好,對商業和市場的把握性也不足,就主動地把紫微雲國內業務的總裁位置讓給了副手周峰,自己隻負責技術和產品的研發。
從這也就能看出來,王建和庫裡安的權力分歧,並不是為了他自己。
周不器道:“王建的這個團隊很不容易,過去這幾年吃了很多苦,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現在,紫微雲眼看著成功了,這種功勳團隊卻有可能在重要性上被降級,這是他不忍的。”
沈向陽深吸了一口氣,“是啊,這才是原因。”
周不器淡淡地道:“王建博士是科學家,我們不能要求他太多。可我們是企業戰略的製定者,要足夠的理性,不能意氣用事。你也說了,發明專利是未來雲計算行業的發展根基。在其他的諸多領域,發明專利幾乎都掌控在歐美手中。雲計算是個新興行業,紫微雲已經在起步階段取得了領先,絕不能因為底層技術的缺少,導致紫微雲未來的後勁不足。”
沈向陽點了點頭,“不管怎麼樣,庫裡安的思路是對的,紫微雲的重點研發方向,一定要著眼於發明專利。國內的團隊做不出來,就要倚仗矽穀的團隊。”
“一定要這樣!”
周不器很認可這樣的決斷。
可這樣一來,紫微雲國內的團隊地位就降級了。此前,紫微雲的戰略核心在國內,國內為主,國外為輔。
可如果在更高的層級給紫微雲的技術方向定了調子,今後要以發明專利為主,這就主客易位了。
因為國內的團隊在發明專利的研發上存在著創新性不足的弱點,負責為紫微雲開發發明專利的任務,隻能落在庫裡安領導的海外研發團隊的肩上。
這也就意味著紫微雲以後是海外打主力,國內打輔助了。
王建博士也許不會在乎個人的榮辱和權力的缺失,可作為國內團隊的靈魂,他要為手底下的這些跟他打江山的兄弟們考慮。
紫微雲是他們這個團隊搞出來的,這要是重要性降級了,的確有些不太公平。
可是從企業管理來說,一定是局部服從大局。
不管是國內團隊還是國外團隊,這都是紫微星的團隊。不管是國內的研究成果還是國外的研究成果,這都是紫微星的研究成果。
紫微星隻是股權上進行了拆分,有了兩套賬本而已。可是從管理、人事、技術、產品、市場等諸多方麵都是共享的,跟沒拆分時候沒有區彆。
甚至股東的權益也沒有變化。
從王建博士的角度來看,是他的團隊利益受損了,權力削弱了。可從周不器的角度來看,到底是國內為主還是國外為主,其實沒什麼區彆。誰能為紫微星創造出最大的利益,沉澱下最多的底層技術,誰就為主!
過去幾年,紫微星實力偏弱,沒有開發出來海外市場,雲計算業務的所有希望都要落在王建博士的團隊身上。
現在不同了,紫微星的海外業務已經越來越強。紫微雲初期的戰略很成功,想要保住成功的果實,就一定要在底層技術上有足夠的積累。
前世,亞馬遜雲的全球市場份額一度高達70,阿裡雲則是全球第二。很多年過去後,亞馬遜雲還是全球第一,但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了40,阿裡雲則是被微軟雲和穀歌雲超過,掉落到了全球第四。
甚至連tiktok都不跟阿裡雲合作了,轉而選擇了穀歌雲。
為什麼會這樣?
很大原因還是因為微軟雲和穀歌雲的底層技術更厲害。技術最好,不代表著市場最好。可是技術最好,就意味著存在厚積薄發的潛力。
紫微雲想跟亞馬遜雲、微軟雲、穀歌雲這種國際巨頭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單靠國內的技術團隊遠遠不夠。
亞馬遜、微軟、穀歌這些巨頭,也不是隻依靠著矽穀的研發團隊,他們在全球都部署著研發中心,是依靠著全世界的技術人才為己所用。
紫微雲靠著王建博士的團隊閉門造車肯定是不行的,還是得交給庫裡安帶領,以更開放的態度去擁抱全世界的科技人才。
在這件事情上,周不器要迅速而果斷地下手,不能仁慈。
沈向陽很為難地說:“讓王建給庫裡安打下手嗎?這恐怕……就算他能接受,他手下的團隊恐怕也很難接受。在那個團隊裡,王建博士大概是他們心中世界上最好的計算機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