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金融產業和數字產業。”
“哦。”
“你剛才的演講,說得很好,創新是未來世界全球化競爭的唯一出路,其實在這方麵,英國也走過不少彎路。”
“是嗎?”
周不器對此很感興趣,因為在他看來,紫微星跟穀歌、微軟、甲骨文等科技巨頭最大的差距,就是硬核技術上的創新能力不足。
米巴赫院長道:“二戰結束後,英美都是戰勝國,而且本國經濟並沒有被戰爭摧毀,發展得很好。隻可惜,當時丘吉爾首相下台了,英國走上了一條跟美國完全不同的經濟發展之路。”
“什麼呢?”
“國有化。”
“啥?”
周不器覺得有點耳熟。
米巴赫院長的年紀很大,應該就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並且在政、商、學等領域都工作過,很有發言權,“當時,英國的保守黨推崇……嗯,其實法國也是,也推行了國有化之路,想要學習蘇聯迅速地振興國民經濟,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當時,英國幾乎把所有的大中型企業都進行國有化了。”
周不器問:“然後呢?後來怎麼改了?”
米巴赫道:“因為日本的崛起,觸動太大了。”
“啊?”
周不器沒太理解。
米巴赫院長道:“在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具有創新能力的國家。哪怕後來美國崛起了,在創新領域,英國也絲毫不差。包括圖靈機都是英國人發明出來的。可是,英國人發明了圖靈機之後,很快就開始推行國有化了。這麼偉大的創新產品,英國人就沒能利用好,這才被美國人學了過去,才有了後來的半導體產業、計算機產業和互聯網產業。這一切本應該都屬於英國。”
周不器很禮貌地笑了笑。
英國人很傲慢很自大,瞧不起歐羅巴,更瞧不起美國,這位院長先生的論調顯然有些過頭。
米巴赫歎了口氣,連連搖頭說:“被美國人超過,這也就罷了,可是在六七十年代,英國的創新能力被日本都超過了,英國淪落到了世界第三,創新專利的數量已經不足當初的30。”
周不器笑著說:“是啊,日本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得太迅猛了,要不是美國的強製性政策,說不定行業格局就變了。日本倒了,也有利於英國的利益。”
米巴赫竟然承認了,“是,這是撒切爾首相的安排。當時,因為幾十年國有化政策的影響,英國已經嚴重失去了創新能力,在計算機、半導體、生物製藥、能源開采、機械製造都出現了全方位的落後。撒切爾夫人上台之後,就立誌改革。”
周不器就笑不出來了,神色嚴肅,“想改回去,那可就難了。國有企業就意味著全民財富,賣高了沒人買,賣低了又相當於損害了國民財富。這事可不好乾。”
米巴赫道:“是啊,所以她是跟丘吉爾齊名的偉大首相。她以鐵腕著稱,號稱鐵娘子,頂住了壓力,堅定地改革。隻用了7年時間,英國就超過了日本,再度成為了第二大創新國,延續到了今天。”
“哦。”周不器全當聽故事,這都不是重點,“院長先生,那在你看來,創新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真的是簡單地源於國有和民營的區彆?”
米巴赫沉默了一下,緩緩的道:“也是,也不是。創新是來自人的靈感,靈感則來自人的本性。歸根結底,創新得符合最基本的人性。”
“什麼是最基本的人性?”
“自私,利己主義。”
“嗯。”
周不器深以為然。
米巴赫道:“窮人想變富,就可以激發他的商業創新力;讓瀕死之人活下去,可以激發生物醫藥方麵的創新;為了保家衛國,可以激發軍事戰備方麵的創新。目標是追求區域性的知名度,可以激發出區域性的創新;目標是追求世界性的知名度、影響力或者商業能力,就可以激發世界級的創新。”
周不器覺得受到了啟發,“所以想激勵研發團隊的創新力,要因材施教,要區彆對待。分彆去了解到各研發團隊的需求,然後設定一個滿足他們需求的結果。”
米巴赫院長笑了笑,“大概就是這樣的邏輯,精細化管理。”
過去的科研團隊,就是給錢、給期權。
簡單粗暴。
可問題是,那些頂級的科學家們少說都是千萬富翁,一個半導體專業本科畢業生,甚至就可以在矽穀比較容易地找到500萬美元年薪的工作。
這些人不怎麼缺錢。
可是,不缺錢,總有缺的吧?
有的人可能缺愛,就承諾幫他解決婚姻問題;有的人可能崇拜比爾·蓋茨,就承諾項目成功後帶他去見比爾·蓋茨;有的人想要房子,有的人想要首都戶口,有的人想幫父母解決養老問題……
有的人可能虛榮心很強,想要一個顯赫的頭銜,想當院士,以紫微星的實力這也都可以運作,國內的科學院院士當不上,可以當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周不器覺得有些道理,回頭跟沈向陽、許亮傑他們討論一下。創新能力強未必就是技術能力強,技術能力差未必創新能力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