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要搞一個跨國足球集團,人選有兩個,一個是三德子,負責商務和集團管理;一個是朗尼克,全權負責競技層麵的事務。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構想,不過也不算是標新立異,已經有人在這麼搞了——紅牛集團。
從四年前開始,紅牛集團就開始布局足球產業了,收購了好幾家俱樂部,打造一體化的足球生態。
當年周不器競購曼聯時,就有泰國華商資本想要買下曼聯,核心就是紅牛集團。當時紅牛是想讓曼聯作為他們這個紅牛足球王國的核心。
不過,曼聯的價格太高了。
紅牛也買不起。
就隻能讓給了周不器。
紅牛就隻能退而求其次,一方麵打造奧地利的薩爾茨堡紅牛,一方麵努力地運作現在處於德國第三級彆聯賽的萊比錫紅牛衝上德甲!
然後,把萊比錫紅牛作為紅牛足球生態的中心,來把這個足球產業做起來。
不過做得不是太好。
前世,紅牛足球集團遲遲沒發展起來,後來找來了朗尼克幫忙,才讓他們這個跨國足球集團真正地做起來。這一世則不必了,周不器已經先下手為強。
這件事已經基本敲定了,接下來就是尋找好的俱樂部,然後買過來,進行一係列的改造就行了。
國內這邊已經選好了,就是東亞隊。
不過,這件事不能急。
得有一個更大更全麵的戰略性體係設計才行。
足球這玩意不賺錢。
徐根保在崇明島搞足球基地,彆說貸款還不上了,連每年的利息都還不上,要不是周大老板出現,他甚至都要淪落到賣孩子求生的窘迫地步。
這不是國內足球的問題,是全世界都差不多,除了英超的商業化搞得挺好有利可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足球聯賽,幾乎都處於虧損的狀態。
絕大部分的俱樂部,都要依靠著投資人的熱情去不斷地輸血,不斷地投入才行。一旦投資人失去熱情了,不給錢了,球隊就要破產了。
對有著世界第一大運動的足球來說,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周不器做曼聯,這是他的愛好,他有熱血;讓他在國內做足球,雖然不太情願,可隻要做了,他就會帶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願意不惜代價地投入。
可是,讓他去花錢投資巴西、澳大利亞、葡萄牙等國家的球隊,源源不斷地給錢助其發展……憑什麼?這些國家跟他屁關係都沒有,也不是興趣所在,他根本沒這個心情和動力。
所以得想出一種自力更生的辦法。
慶幸的是互聯網時代來了。
新媒體之下,誕生了網紅經濟。
足球是第一運動,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很廣泛的受眾。尤其在有足球文化的國家,球員在球隊當地都像英雄一般。
正常的門票收入、轉會費收入和讚助費收入,養活不起一家俱樂部。
那就要進一步的創收!
就要利用互聯網的新媒體,有更多渠道的商業收入,把足球商業化。可這又出現矛盾了,商業和競技之間很難掌握好平衡。商業好了,競技就會下滑;競技好了,商業就不會太好。
想要把商業和競技做到平衡,需要極高的管理藝術才行,世界上也就是皇馬、巴薩、曼聯、拜仁等區區幾家球隊能做好。
對一些小球隊來說,隻要加大了商業化運作,就必然會影響到競技成績。
這不重要。
周不器在巴西、澳大利亞、美國、葡萄牙、南非這些地方做足球,根本也不是為了幫助那些國家提高足球水平,是為了在當地選拔球員,為更高一級的球隊提供好苗子,降低高級彆球隊的人才成本和試錯成本。
如果這些低級彆球隊既能夠提供好苗子,又能夠自力更生,那就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朗尼克,他隻需要重點關注一兩家頂級俱樂部的競技成績就夠了。
這是一個超級龐大的產業布局。
放眼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能玩轉。
紅牛集團也不行。
他們太弱了。
周不器想試一試。
當然,這不僅是為了幫助發展他的跨國足球集團,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足球的內容、品牌和影響力,提升紫微星最核心的互聯網產業的國際地位。
周不器已經讓秘書發出了邀請,麵向了紫微星、紫微星國際、愛斯達、婕妤傳媒、紫微星環球、紫微星數媒、潮玩公社、奈飛,以及曼聯和霍芬海姆兩家歐洲頂級俱樂部,於8月25號齊聚黃浦灘!
他要把這件事的思路捋順!
不過,現在首先要確定一件事,就是這個新搞的跨國足球集團,到底叫什麼名字?叫紫微星嗎?
這其實沒有什麼附加意義。
“紫微星”隻是公司名,而不是產品名,直接麵向用戶的是產品,而不是公司。就比如現在紫微星讚助的曼聯球衣廣告,每年5000萬美元,使用的讚助品牌是“o”。
可是,總不能用o去命名吧?
巴西o,南非o,美國o……有點不倫不類,也不符合命名宣傳的要義。足球的生命力很強,很多球隊都有著百年曆史了。
可o是一款互聯網產品,能活幾年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