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訂單?”
“對,有這種可能。京東是水平低,可京東是有技術基礎的,隻要把技術團隊升級就好了。蘇寧是從傳統行業向互聯網轉型,根本就沒有技術。在真正有才能的人麵前,錢是沒用的,哪個it巨頭沒有錢?”
“對,夢想。”
周不器點了點頭,招普通的員工,靠著砸錢是可行的,可如果想把一家複雜的流量極高的網站運營起來,普通的碼農根本不夠,必須得有一批高級工程師才行。這種人可不好挖,都在大廠裡呢,都被股票、城市和夢想捆綁著呢。
做任何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得靠人。
沒人,砸多少錢都沒用。
程秉皓道:“這就意味著,對京東的外包項目,咱們隻需要把產品開發出來,然後賣給他們就行了,他們有能力運營起來。蘇寧就不行了,類似的產品賣給他們,他們根本沒有自己運營的能力,後續的運營、維護、升級、改造,各方麵還是得工程院的團隊來做。”
“給人啊!”
“對,一定得派人,而且是長期地派人過去幫忙才行。”
周不器心中對蘇寧抱有了一絲同情。
傳統行業向線上轉型可真困難啊!
什麼戰略轉變、業務調整,這些都容易,決策層認識清晰,找到足夠優秀的谘詢團隊和顧問分析師就足以統籌好。
可是,做任何事情,單靠頂層設計是沒用的,那是空話套話喊口號。想要真正地落實下去,還是得靠人。
如果沒有一支優秀的專業的團隊,事情就永遠辦不成。
在有競爭的市場裡,越是人才越有選擇餘地,尤其是it行業,互聯網大廠才是臥虎藏龍的地方。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蘇寧明顯是行業“低處”,就算是想挖人,也挖不到真正優秀的人。彆說了蘇寧了,就算是國企、中科院、各大研究所都搶不過。
除非是蘇寧真的魄力十足,願意花更大的價錢,除了買技術係統之外,還願意把外包團隊的技術團隊一起買過來!
這花費可就大了。
就像當初華為、中興、海爾等一批國內的大公司想要衝擊國際市場,開始在內部進行組織變革一樣,光是從ib、甲骨文、思愛普這些公司裡買相關的服務是沒用的,還得把人才也承包過來,讓外國人來華手把手地教。
這種外包項目一旦做起來,那幾億幾十億都能輕輕鬆鬆地砸進去。
紫微星工程院不提供那種b端的組織體係的調整業務服務,主要做的是it項目的技術服務,在這個領域,至少在周不器個人看來,比什麼ib、甲骨文之類的強多了。
周不器問道:“成交價大約是多少?”
程秉皓道:“跟市場價對比嘛,京東如果是從甲骨文買,價格是1500萬美元!咱們便宜點,1000萬美元總是可以的。如果是蘇寧,價格也許會更高。”….周不器點了點頭,“嗯,蘇寧如果是找ib,那就得請美國人來華了,那費用就太大了。”
“對,蘇寧要是真找ib……如果隻買係統,售價估計跟甲骨文差不多,也就是2000萬美元左右。可後續的團隊駐場,這花銷才大呢,我估計……至少得砸進去幾億美元。”
程秉皓有點眼紅,這種超級有錢的傳統巨頭向互聯網轉型,就是一塊大肥肉啊!
周不器能夠理解,感慨道:“這籌碼可比創業大多了!”
很多時候,轉型比創業還難。
尤其是大公司轉型,就如同航母掉頭。
創業公司因為沒有過去的影子,可以迅速地喊出口號,建立起企業定位,再加上大手筆饋贈的期權股票,就把人才吸引來了。
像蘇寧這種巨頭公司不行。
首先,就是股票送得少。
蘇寧本身就是幾百億市值的巨頭了,為電商業務送出的股票,要由全國上萬家連鎖店來承擔……這太不公平了。
其實就是信任度。
所有人都知道蘇寧是做線下電器零售的,過去的固有印象太深了,優秀的it人才都沒興趣加入一家線下連鎖店去工作。
這就必然導致優秀的人才不願意去。
不僅是技術人才,也包括互聯網行業裡的管理、市場、營銷等人才,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落後。除非蘇寧能像京東當年那樣,直接壯士斷腕地放棄所有線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