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貝有自家的大型數據中心,也在嘗試著雲端化,但做得並不太好。做電商平台,最大的技術難題其實就是短期內的高並發線程。
比如,易貝的服務器承載量上限是100,正常每天的流量是10,網站就可以很流暢、很完美地運行。
可網購需要有促銷活動。
一旦促銷的時候,流量就會暴增,流量就可能會達到200。易貝自家的服務器就頂不住了,就會造成頁麵的崩潰甚至整個平台的癱瘓。
這個時候,就需要跟紫微雲合作,來購買短期的彈性雲服務了。在促銷的時候,超出100的那部分超負荷的承載,由紫微雲來承擔。
易貝平台就可以如故地運行起來了。
在這方麵,易貝跟亞馬遜存在著巨大的技術差距。彆看易貝也是矽穀的科技巨頭,但技術水平著實不夠看。
周不器在這方麵就很了解了。
因為許亮傑曾經就是易貝的全球副總裁,主管工程和技術,一度是易貝技術領域的核心負責人。
實際上,許亮傑加入紫微星之後,就沒怎麼真正地主管過技術,他這水平跟王建博士、沈向陽博士、康紅波博士、杜濤博士這種級彆相比,真是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甚至王小船的技術水平都比許亮傑強。
所以許亮傑在紫微星的時候,更多的是做管理方麵的工作;從紫微星跳槽到紫微星國際之後,更是轉崗到了人事領域,成了主管人事的高級副總裁。
做電商,技術差了根本就玩不轉。
易貝跟亞馬遜的競爭處處劣勢,技不如人也有這方麵的原因。亞馬遜可以轟轟烈烈地開展各種噱頭十足的促銷活動,吸引來了大量的流量,易貝卻很難做到。
跟紫微雲深度合作,就可以把這個硬指標問題給解決了。
就是花銷有點大。
目前雙方的合同是簽約3年,總合同金額是2億美元。
對紫微雲來說,這也絕對是一筆大訂單。
消息官宣,易貝和紫微雲達成了戰略合作。
市場給出了積極的信號,當天易貝的股價開盤就大漲5.5,市值增加了23億美元。跟資本市場的收益相比,未來3年向紫微雲支付的2億美元的費用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周不器很重視跟易貝的合作,這天也跟著陸器、凱文·約翰遜、庫裡安、蔣帆等人一起,來到了灣區東部的阿拉米達縣,易貝的大數據中心就坐落在這裡。
大家一起來參觀易貝和紫微雲合作的進展。
主要是數據遷移。
紫微雲想要為易貝提供服務,首先得擁有合作部分的相關數據才行。易貝需要把這部分的數據都遷移到紫微雲平台上。
這可是一個宏大的工程!
數據規模會大得超出想象。
如果是利用互聯網傳輸,靠著光纖把易貝的數據中心跟紫微雲的數據中心對接起來,靠著光纖來傳輸……那成本就大了,不耗費一兩個月的時間,花掉大幾十萬美元的電費,根本傳輸不完。
好在周不器也不是小白了,他此前也了解過相關情況。
他知道解決方案是卡車。
物理方式的傳輸成本最低。
就像兩台電腦之間傳輸文件,怎麼最快最方便?用在線網絡傳輸?靠著藍牙傳輸?用局域網傳輸?
都不是!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一台電腦的硬盤拆下來,安裝到另一台電腦上。
不過,運輸的材料引來了周不器的好奇。
一共五輛大卡車。
運輸的不是硬盤,而是磁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