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個風險很大的項目。
雖然個彆電影能夠大賣,一部電影就能賺上幾億美元、十幾億美元,可是平均下來,收益率就很低了,因為大部分的電影都處於虧損狀態,收益均攤下來就會很少。
所以好萊塢電影公司會逐漸的多元化、巨頭化的發展。
就是通過多渠道來分攤電影業務的風險。
美國的金融體係很強大,其實有著專門針對電影投資的一整套機製,主要就是「借貸+保險」服務。就是一部電影,沒錢投資了可以去找金融機構借錢,同時購買保險公司的服務,由保險公司監督和保證投資方的收益。
這對好萊塢就不太友好。
保證了投資方的收益,這是什麼意思?
就相當於把好萊塢的錢,轉給了投資人,好萊塢這邊賺錢就少了。
所以相比於「借錢」拍電影的模式,好萊塢這邊更喜歡「融資」拍電影的模式。
從早年的日本和歐洲的熱錢,到前些年華爾街搞出來的拚盤投資,都是這種策略。
好萊塢不欠投資人的錢,而是拿出一部分的電影股份賣給他們。
賺錢了以後,大家按照比例來分。
看起來挺好,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因為這個過程充滿了不公正。
做蛋糕的時候,是好萊塢和投資人一起參與。
等到了分蛋糕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投資人完全沒有話語權,好萊塢說怎麼分就怎麼分。而且以好萊塢的霸道和現在巨頭模式下的內部交易,投資人想監督都沒法監督。
一旦出現了不受監督的分配權,就必然就是誰分配,誰就會拿到最大的一份蛋糕。
賺錢了,好萊塢分的多,投資人分的少;
虧錢了,好萊塢虧的少,投資人虧的多。
這才是好萊塢最喜歡的電影資本的運作模式。
這就導致外人想來好萊塢混,想來好萊塢賺錢,真是太難了。彆說外人了,哪怕是好萊塢的自己人,獨立電影公司也要受到好萊塢巨頭的壓榨。
現在,日本熱錢、歐洲熱錢和華爾街的熱錢都消退了。
誰來補充這塊空白?
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火爆,熱錢紛紛湧入了電影行業,一些有誌向有野心的國內大公司,就按捺不住的要衝殺到好萊塢來了。
這麼大一塊肥肉送上門來,好萊塢這邊都是紅著眼睛想吃呢!
周不器卻不好意思這麼明目張膽的坑人,說道:「外麵的熱錢來到好萊塢做電影,就沒有賺錢的可能。我做生意這麼多年,在各行業裡都結交了很多朋友。之所以能夠受到這麼多朋友的尊敬,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做生意的原則是堅持互利共贏。靠著外麵的熱錢來提高收益,這是短視的投機行為,還是應該從製度層麵做建設,在製度設計上去化解電影製作的風險。」
傑森·基拉爾點了點頭,「現在主要依靠的還是周轉債,靠保險公司來承擔部分風險。可保險公司承擔的還是太少了,一旦遇到了失利的項目,更多的虧損還是會由製片方來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