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望著一乾心腹,經過一番天人受戰後,終於下定了決心道,“再拖下去,死的就是我們,左右都有風險,不如乾一場大的,如今人手也已準備就緒。明天父親會讓吾與大哥進宮當麵對質,三弟勢必會跟隨大哥。隻是,吾等應該從何處下手,又該如何下手!”
李世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可容不得半分差錯,若是成功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失敗了,那恐怕結果必然是要涼涼了。
因此,他們在事前必須有周密的布置,考慮到儘可能多的影響因素。現在考慮的越多,到時候產生意外的幾率才可能越小。
“殿下,太子與齊王欲要進宮,必定經過玄武門,吾等可在玄武門處下手!”李光弼一邊仔細地思考著國內城的路線情況,一邊冷靜地做著分析。
國內城便是曾經高句麗的王城,也就自然而然變成了李唐的都城。而玄武門是國內城皇宮的北宮門,這裡乃是李建成與李元吉兩兄弟每日上下朝的必經之路。
曆史中,我國地方少數民族政權首領朱蒙在西漢玄菟郡轄地內建立了地方政權,號高句麗。初期都城為紇升骨城,西漢元始三年高句麗向東遷都國內城,直至北魏始光四年再次移都平壤。而在這425年間,國內城一直是高句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啟稟殿下,末將與鎮守玄武門的契苾何力將軍曾有舊交,且契苾何力將軍對殿下早已仰慕已久,若能說得契苾何力將軍相助,必可助殿下成其大業。”這個時候,執失思力猛然進言道。
而執失思力的這番話,也再次打消了李世民的一個顧慮,令得李世民對於他們接下來的行動信心大增。
若是真能說得契苾何力相助,屆時,他們的人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埋伏在玄武門周圍,一旦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到時候便可以關門打狗,李建成和李元吉即便是上天入地也再無路可逃。
而且,若是他們控製了玄武門,並將李建成與李元吉困於其中。到時候,即便是李建成或者是李元吉的手下發現了什麼不對,想要出兵營救,短時間之內也絕對無法破開城門。而在此時間之內,絕對已經足夠他們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好幾次了。
“好,若是真能說得契苾何力將軍來助,吾便為汝記一大功!”李世民略微有些激動地道。
“諸位兄弟,明日,我們提前埋伏在玄武門,等李建成與李元吉一到,就立刻動手,取下他們兩個人的首級。贏了,你們就是我的功臣,吾與爾等共享榮華富貴。敗了,世民與大家就一起赴死。”李世民扭頭再次向著帳下眾將打氣道。
李光弼、乙支文德、侯君集、執失思力等人異口同聲道,“臣等唯秦王殿下馬首是瞻。”
“李光弼,乙支文德,你們二人先留一下,其餘人先下去做準備吧!明日行動,我等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李世民揮了揮手道。
明日便是決定誰能笑到最後的時候,而留給他們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們必須在這短短的時間之內為了明日的行動做好充足的準備。
這一場行動,不允許他們有半點人為上的失誤,否則,任何一個不注意都可能會導致最終功虧一簣。而行動一但失敗了,他們要丟掉的不僅是他們個人的性命,還有他們全家老小的性命。
皇權爭鬥,向來都是最殘酷的事情之一,這是一條隻能成功不能失敗的道路。
“殿下留下吾等二人可是為了魏王與夏王?”李光弼試探著問道。
畢竟,這兩個人都有一定的實力,而且對於那個位置同樣野心勃勃,李淵父子隻是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才暫時沒有向他們動手。
而明日的行動,必然是要將這兩個人考慮進去的。若是這二人趁機作亂或者是想要來上演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來,對於他們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對於這兩人必須要有所防範才行。
而也是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些因素,李光弼對李世民留下他和乙支文德二人做出了這樣的猜測。
李光弼,他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為平息安史之亂的主帥,史稱其“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他雖名氣不如郭子儀大,但其軍事才能卻不在郭子儀之下。李光弼足智多謀,在其戎馬生涯中,善於出奇製勝,以少勝多,且其治軍威嚴而有方。其被譽為“自艱難已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中第一”。
在《舊唐書·李光弼傳》認為,即使是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知我者,光弼也!”李世民望著這一員愛將,不由得心情大好,對於明日計劃的那一份沉重的心情也被不由得被衝淡了幾分。
李光弼加入他麾下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卻在最短的時間內表現出了他的才能,並快速地超越了侯君集那一批老人,成為他麾下數一數二的大將。
“不錯,明日吾會讓元霸跟著你們二人,你們一旦發現李密與李元昊二人有何異動,立即殺之!另外,須派人穩外城外大營,萬不可於此時生亂!”李世民冷漠地道。
李光弼與乙支文德二人都是他帳下足智多謀之輩,而明日玄武門這邊有他自己盯著便足夠了。有他李世民本人在的情況下,李光弼與乙支文德二人即便是去了,也不見得能幫上多大的忙。
與其如此,倒還不如讓他們二人盯緊了李密與李元昊二人,以防止這二人對他們明日的計劃造成什麼影響。
更何況,那李密和李元昊二人絕非易與之輩,若是這二人簡單的話,也不至於能夠活到現在。而他李世民帳下的將領之中,最有能力執行這個任務的,也就隻剩下李光弼和乙支文德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