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的金、銀、銅、鐵等各類物資以及倭女進入大漢,這一次,李翔、朱元璋、趙匡胤、劉備、竇建德這幾位諸侯可謂是賺得瓢滿缽滿,看得這天下的其他諸侯無不眼熱。
而且,這還隻是第一批而已,接下來,這些東西將會源源不斷的被從倭國運入大漢之內,更準確的說,是運入這幾位諸侯的治下。
曹操與蚩尤這兩個人本身就不怎麼富裕,剛看到趙匡胤發了這麼一筆橫財之後,那就一個眼熱,竟然也商量著參與到這個征倭小聯盟之中,甚至不惜為此而付出一些利益。
隻可惜,卻遭到了李翔、朱元璋、趙匡胤、劉備、竇建德這幾位諸侯的一致反對。
一來,曹操與蚩尤他們兩個人並沒有水師力量,東渡東瀛還得使用他們的戰船,坐著他們的船,分本該屬於他們的金子和銀子,眾位諸侯怎麼可能答應這種事情?
二來,蛋糕就那麼一大塊,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分到的越少。李翔、朱元璋、趙匡胤、劉備、竇建德這幾位諸侯,不論是哪一個人,都不希望再來多一個分蛋糕的人!
特彆是趙匡胤,他不希望多一個來分蛋糕的人,更加不希望分蛋糕的人是曹操或者是蚩尤。
他們三家都是競爭中原之地的,是潛在的對手,甚至說是生死大敵也不為過,任何一家想要統一中原兗、豫、徐三州之地,剩下的兩家是絕對邁不過去的坎,是絕對要將他們解決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趙匡胤怎麼願意讓曹操和蚩尤這兩個人來分他的蛋糕!
趙匡胤少分一點蛋糕,他就得少發展壯大一絲。而相反,曹操和蚩尤每分一點蛋糕,他們二人就能借機發展壯大一絲。
如果趙匡胤答應了曹操和蚩尤加入這個征倭聯盟之中,那豈不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找麻煩嗎?
趙匡胤預計著,從倭國得到的各類資源等到他消化結束之後,它的潛在實力絕對遠遠超出了現在的曹操和蚩尤。到那個時候,他統一中原的機會也就真正的到來了。
倒是秦政那一邊,他雖然也有自己的水師力量,雖然也對李翔、朱元璋、趙匡胤、劉備、竇建德這幾位諸侯從倭國得到的收獲眼熱不已。可是,這個時候的他確實分心乏力。
一來,劉邦才剛剛被他消滅不久,他才在不久前才全踞了整個幽州的地盤,他還要一些時間來穩定和梳理這裡。地盤這種東西,從來不是僅僅光是用武力打下就結束的,甚至用武力打下之後,也才隻是開始罷了,得真正治理好才能對自己起到真正的幫助。
二來,秦政東麵和李唐之間,那是老毛病了。秦政剛好堵在了李唐唯一的擴張路線之上,李世民也隻能不停地追著秦政打,如果無法將秦政打趴下的話,他就根本沒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確實,李唐和北麵的草原接壤的。可是,對待草原,偶爾打一把秋風搶一批戰馬還行,以李唐現在的情況,想占領人家的地盤,實在是不現實。
李唐說到底和大漢一樣是農耕民族,而不是遊牧民族,是農耕文明,而不是遊牧文明。
李唐就算可以打下一點草原的地盤,但想要穩固這點打下的地盤勢必要建立城池,而是想要建立一座城池難道不花錢嗎?在這一過程之中,又得需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
李唐真要是這麼做的話,那秦政恐怕做夢都要笑醒了。李唐這麼做,那秦政東麵的威脅將會直接下降到最低點,那到時候他就可以放心地謀奪冀州了。
在草原之上建立城池,不僅在這一過程之中需要耗費巨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等到這些被占領的地區可以反哺整個勢力,這中間還指不定要花費多長的時間呢!
彆說是李唐了,就算是李翔在平定天下之前都不會對草原下手!現在主動搶草原的地盤,從某種意義上就是拖慢自己統一天下的步伐!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不是沒有主動和草原爭過地盤,可與草原之間的對戰,基本都是成本大於收益,無論是漢朝還是明初的時候都是如此。
而且,從古至今,也都是處於大一統的情況下,中原勢力才會主動進攻草原。要不然,中原本身都處於諸侯混戰的狀態,那個時候哪有精力進攻草原!
因此,李翔一直以來的戰略目標也是先將大漢全部之後再來集中解決草原問題。而且到了那個時候的時候,李翔才能夠調動起充足的人力物力來解決草原問題。
在此之前,草原要是真敢惹他的話,他大不了就在草原上放上一把火罷了!
好在,這個時候的草原實力也在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北邊雖然當然不可能是處於安定的狀態,但也基本是小打小鬨,草原人偶爾來大漢這邊去打打秋風,而大漢這邊有偶爾悄悄派人去草原上搶一批戰馬回來,暫時並沒有出現大的爭端。
除此之外,秦政之所以抽調不出多餘的力量針對倭國出手,還有一方麵就是袁紹的原因了。
在劉邦還沒有滅亡的時候,袁紹當時倒是非常沉得住氣,麾下好幾個謀士勸說都被他給搪塞了回去,真真正正做到了“穩坐釣魚台”。
可如今,劉邦都被秦政給滅了,袁紹反而才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雖然還沒有出兵,但有一絲火藥味卻已經開始醞釀了。
當然,李世民在得知大漢諸侯在倭國搶奪了大量的金銀之後,他同樣是屬於眼熱的那一方。隻不過,他這個時候卻並沒有實力和大漢五位諸侯爭奪倭國!
大漢五位諸侯聯手,彆說是李世民還有秦政這麼一個對手在,就算是沒有秦政,他也沒有那個實力一次性剛五路諸侯。
不過,既然實力不夠,無法和大漢族候直接在倭國上開搶,而李世民對於那些金銀又實在眼熱的不行,那他乾脆反其道而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