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誠王就這樣無形之中將其餘幾位給坑了一把。
誠王這一表態,可以說是將其餘幾方勢力也給逼到了一定程度上,逼迫他們也不得不進行表態。
但是,一旦表態的話,他們又該如何表?畢竟,誠王弄出這一手,如果剩下的兩王不和他站在一起的話,他們的這個聯盟也就名存實亡了!可以說,剩下的兩王已經被逼到了一個騎虎難下,進退維穀的境地。
而在這之後,王應看又適時出讓了一些利益給那兩王,將大家的麵子裡子都儘量照顧好,經過了這一番波折之後,總算是讓這三王勢力最終都同意尊肅王皇甫明澤為帝。
事情最終發展到這個程度之後,最開始選擇當做突破點的軒轅黃反而不再那麼重要了。
隨著三王同意尊肅王皇甫明澤為帝,不久之後,一旦肅王皇甫明澤正式舉辦奠天大典,登基稱帝之後,大蒼就會進入一朝兩帝的狀態,天師道除了站在其中一方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三王共尊肅王皇甫明澤為帝,整個大蒼自然是都震驚不已,完全沒想到肅王皇甫明澤會這麼剛硬,居然拉攏起三王一起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麵。最為關鍵的是,三王竟然還真的被他拉攏到了。
朝廷願意為什麼之前會對肅王這麼一個人物進行懷柔政策?
一方麵,當時的肅王實力確實足夠弱,而且他的威脅更多是在未來,而不是現在。相比之下,三王的威脅才是最迫在眉睫的。況且,肅王的實力雖然相對較弱,但是當時朝廷手中卻已經沒有了多餘的力量。
另一方麵,朝廷也是在等,等等看,這一切的背後,究竟還隱藏著什麼?
朝廷曾經調查過,已經可以確認的一點,那一道所謂的聖旨,根本就不是出自肅王皇甫明澤本人的手筆,那麼,這一道聖旨又究竟來自何處呢?這一切的背後,那個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但是,實在是不曾料到,肅王皇甫明澤居然還有這個本事,和三王這些勢力綁到了一起。這下子,一旦肅王利用那一道所謂的聖旨登基稱帝,並且正式和朝廷打起擂台,朝廷麵對三王勢力最重要的大義也會失去作用!
這天下之中,雖然很多人可以看得出,甚至猜得到,那一道所謂的甚至絕對是子虛烏有,根本就是彆有用心之人的產物。
但是,同樣會有一些彆有用心之人,以及一些野心家選擇在這個時候裝作不知來承認這一道“聖旨”,來打倒他們巔覆朝廷以及是其他的一些目的。
而且,百姓多愚昧。這一道聖旨,就算欺騙不了其他人,但隻要宣傳到位,欺騙一下那些最底層的百姓,絕對是一騙一個準。
而肅王皇甫明澤這一邊既然都已經出招了,那麼,那接下來就要看大蒼各方,以及大蒼朝廷的反應了。
天師道這一邊,既然作為盟友的三王都已經全部達成了統一意見,他們也隻能隨大流走。尤其是,軒轅黃本來就是作為支持的一方而存在的。
這個時候,就算是張角也知道他們並沒有其他多餘的選擇,隻能選擇和軒轅黃在這個問題達成了統一。
一旦等到不久之後肅王皇甫明澤正式登基稱帝,天師道接下來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是大蒼朝廷皇甫明昭那一方!要麼,就是肅王皇甫明澤的那一方了。
至於獨立在這兩方之外作為單獨的第三方,實力不夠,他們可沒有那個資格!而且,有些局,也是不允許這第三方存在的,一旦出現了這第三方,多半就是一個被雙方合力牽手出場的下場。
更何況,這一直大戰以來的幾位主角之中,其他各方都是屬於皇甫家的血脈,就隻有天師道是一個異類。
這一直大戰以來的幾位主角之中,不管是哪一方,最終成為了最後的一家,是代表朝廷的皇甫明昭也好,也是三王勢力之中的任何一位也好,甚至是最遲入場的肅王皇甫明澤也好,不管是他們哪個人勝了,這大蒼依然是皇甫家的大蒼。
可是,如果軒轅黃卻成了最後的贏家的話,那麼………
因此,一直以來,彆說是作為敵對方的大蒼朝廷皇甫明昭這一方了,就算是迫於局勢,不得不和天師道走向聯盟的三王一方,對於天使到了殺心,都一直不曾減弱。
而不僅外部的條件無法讓天師道投向朝廷的一方,就連內部的情況也不允許天師道做出這個選擇。
天師道,具有宗教的成分在,但也同樣是一隻妥妥的根正苗紅的農民起義軍。能夠作為農民起義軍的,上上下下對於朝廷的觀感當然不太可能好。如果他們選擇倒向朝廷的話,他們內部的危機也就很可能無法避免。
因此,其實,天師道也隻有那麼一個選擇,誅貪官,除奸佞,扶新君上位。
而大蒼的那一些頂級的家族之中,先說四鎮,沒有一個願意搭理肅王皇甫明澤的。
他們不太關心這些皇甫家自己人爭鬥的事情,除非是那個人涉及到他們自己的利益,否則,最終勝出的是哪一個,哪一個上位?對於他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彆!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忠於的隻會是現在坐在帝都皇帝寶座上的那一位。如果未來有朝一日,現在帝都皇帝寶座上的那一位被踢下去了,轉而換成了三王中的某一位,或者是皇甫明澤上位,那他們的忠心也會相應的轉移到那個人的身上。
四商這裡,北冥與西門不為所動,該乾什麼就乾什麼。而南宮家原本因為他們家族所在位置的關係就倒向了三王,他們的選擇也就清楚明了了。
而東方家,倒是有一係人馬公然倒向了皇甫明澤。
但是,就算是如此,朝廷又能夠說什麼?東方家這樣龐大的家族主係和旁係加起來不知道有多少,其中一係根本就連累不到整個家族。
更何況,東方家乃至是四商的其他都相當會做人,在錢糧這方麵從不吝嗇,能用錢解決的,那就不叫事。
朝廷這一仗都打了多長時間了,其中消耗的物資又豈可計量。在這其中,四商可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