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寧王、懷王,皆如此。
就連譚文鷹那樣的大宗師,也要收起氣焰,恭敬以對。
許是,千戶多想了。
刺殺北鎮撫司六品百戶,等同造反。
一旦事發,滿門抄斬!”
秦無垢搖頭道:
“我知道太子殿下做得好,東宮大位不可動搖。
我擔心的是,墜龍窟的消息傳出,外人都以為洞天落在你的手裡。
加上之前得罪國公府,殺楊洪座下客卿。
搗毀鹽、漕兩幫,惡了戶部。
上門捉拿羅龍,又牽連上半個兵部。
如此種種,累加之下。
萬一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膽,鐵了心要除掉你。
返程回京的路上,就是最好的機會。
至於滅門大罪?未免小瞧了那些勳貴門閥,專門養士的手段。
你信不信,隻要楊洪一聲令下,威武衛、鷹揚衛、豹韜衛,不少人都願意為他效死!”
紀淵神色依舊淡定,好像沒有聽進去。
秦無垢其實還少說了一樣,那就是四神爪牙。
潛藏於天京腳下的孤弘子、餘東來、何愁飛等人。
都是被他識破身份,揪了出來。
如今天京還有十一座鼎爐,可以供滅聖盟和奇士驅使。
“我若是涼國公楊洪,或者四神爪牙,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徹底絕了後患。
沒有欽天監,沒有東宮,殺一個初入換血的武者,並不算難。”
紀淵心頭閃過一連串的念頭,麵上卻噙著笑意,反問道:
“既然這麼危險,千戶覺得該如何做?”
秦無垢娥眉蹙得更緊,不假思索道:
“自然是等!留在此地,發信回京,請東宮調動衛軍,來黃粱縣接應!”
紀淵玩笑道:
“會不會有些過於興師動眾?容易落人話柄?
區區正六品的百戶,讓精銳衛軍護送?兵部尚書都未必有這個待遇。
況且,怎麼就能擔保,太子身邊不會有其他藩王安插的諜子。
殺了我,栽贓嫁禍給楊洪,或者兵部、戶部,讓東宮與之對立。
也不失為一條好計策。”
“……”
秦無垢鳳眸流轉,似是反應過來。
這小冤家分明早就想到,已有主意。
卻在這裡故意調戲,真是可氣!
“你若曉得這一趟出京危險,為什麼還要答應太子殿下?
以你的本事,日後遲早接掌北鎮撫司,何必一門心思去投東宮?”
秦無垢好像心生惱怒,輕哼一聲問道。
欽天監和黑龍台,都是隻奉聖人之命。
即便太子監國,也無權直接下令。
“千戶怕是誤會了,我沒有投靠東宮,更不打算尋太子做靠山。”
紀淵笑了一下,直截了當道:
“我入墜龍窟,一為踏破換血關,煉化靈機成異象,
二為元天綱的半部煉字訣。
至於楊洪要伏殺,亦或者戶部、兵部要報複,
甚至其他幾位藩王黨羽,想要渾水摸魚,挑起東宮怒火。
放馬過來就是!難道你我攀登武道高峰,見到有狼蟲虎豹擋路,就不往前走了?或者遠遠避開?
提刀殺得它們再也無處躲藏,方是正理!”
今時不同往日,他已經煉化那座九竅石人。
雖然精神念頭不夠強大,暫時駕馭不了。
但真要遇到無法勝過的大高手,也可以作為保命之物,強行動用。
天底下的五境宗師就那麼多,無論是楊洪,亦或者四神爪牙,都不可能憑空變出一位。
“好個殺得狼蟲虎豹無處躲!這才是武道中人,該有的心氣!”
秦無垢眼中浮現激賞之色,迎難而上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卻極難。
回顧這小冤家一路走來,所經曆的風風雨雨,確實是無比貼合。
“不瞞千戶,我也很想知道。”
紀淵望著識海內的九竅石人,皇天道圖的二十多條命數,以及體內的十道氣脈,凝聚的周天道場。
心頭升起一絲莫名的期待與冷冽,而後說道:
“這京城之中,究竟有多少座山頭,有多少位大人,想要將我殺之而後快!”
……
……
“那個遼東泥腿子,我恨不得親手殺之,以泄義父的心頭之恨!”
京州城外,軍帳之內,身披精金山文甲的趙無烈遺憾道。
“可惜,不能做成。”
這位好似猛虎凶惡的鷹揚衛大統領,立於大纛之下。
他身邊站著一位頭戴儒冠的中年文士,輕輕捏著頜下三縷胡須,笑道:
“此事牽連太深,乾係太大,大統領沒必要卷進這趟渾水。
太子表麵寬仁,可真要動了雷霆怒火,多少顆腦袋都不夠砍!”
“周大先生說得對,殺人,尤其是殺有背景、有靠山的朝廷命官,最好是借刀!
關於孟長河勾結嚴盛,竊取調兵手令的罪證,可弄好了?”
趙無烈輕聲問道。
“已經準備妥當。孟長河與紀九郎有深仇大恨,於是請托嶽丈嚴盛,伺機伏殺。
並且還從帳中,盜走大統領的調兵手令……人證物證俱在!”
中年文士慢條斯理答道。
“那遼東泥腿子,若是死得不明不白,
東宮、黑龍台、六扇門,會一直查下去。
拿孟長河和嚴盛去頂罪,可以消一消太子的怒氣。
哪怕之後這位殿下把帳算在鷹揚衛上,算在我的頭上,也沒什麼大不了。
朝堂之爭,無論怎麼鬥,最後遭殃的、受罪的,
永遠都是那口刀,而非握刀的手!”
趙無烈眺望西北方向許久,翻身上馬,冷笑道:
“義父不倒,國公府這杆大旗也不會倒。
我的大統領之位,穩如太山。
太子要整頓九邊,要肅清勳貴,注定是做不成的。
沒有我等武將撐著,景朝這片天都得塌掉一半!”
中年文士拱手笑道:
“大統領所言極是,九邊軍鎮尾大難掉,尤其以遼東為最。
無論太子是治罪也好,殺頭也罷,一旦穩不住局麵,遼東局勢大亂。
承平一甲子的景朝,就要舉起烽煙。
最好的情況,是聖人出關,平定天下。
這樣一來,太子失去監國之權,地位岌岌可危。
最壞的情況,是聖人不出,兵部上書請燕王鎮遼東。
手握兩大衛軍,再加上五軍都督府,太子還能睡得安穩麼?”
趙無烈聲音淡淡,卻有殺伐之氣。
“所以,一個百戶的死活,根本無足輕重,若非那泥腿子得罪國公府的話。
未來十年的天下大勢,在於遼東。
遼東亂,九邊動,烽煙就起,燕王趁勢,二龍相爭……義父亦有起複的可能。
天下太平,對於我輩武將而言,不是好事。
也是時候該讓朝廷,再聽一聽大涼龍騎的馬蹄聲了!”
------題外話------
ps: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