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有三種立生基的手段,單獨立一個牌位,叫做生位,通常為恩人、前輩所做,日夜以香火供奉,虔誠感念。
擇一處風水地開辟窟室,或給自己、或為父母。若能得到朝廷冊封,萬民敬重,就可以造生祠。真正接受香火,與城隍老爺類似,好處多多。」忙活數個時辰,天色由淡轉濃。
那幾個土夫子終於將衣冠及葬品齊齊填進大墓,再以斷龍石封死內外,撫平四周留下的泥土痕跡。
手法頗為嫻熟,顯得很是專業。
看得紀淵連連點頭,露出滿意之色,隨即勾動皇天道圖,再次倒映這處風水地。
【日照天門青)】
【命數】:【金水彙流白)、文武氣成白)、聚煞白)、養命白)、增運白)】
「一座風水地,才隻有五條白色命數,果然是聊勝於無。」紀淵眸光垂流,心下略有幾分失望。
可忽然靈光一閃,他念頭微沉,照見古樸玄奧的皇天道圖。
隻見熊熊道蘊如烈火騰起,蕩漾大片光華,落向【日照天門】風水地上。【可進階】
【甲遁
入戊青)】【太乙進位青)】【壬水空亡青)】
「居然是這個!《天髓法》中有雲'太乙進位守東皇,乙庚和合阻刑傷;甲乾顛倒連山震,戊中隱遁閉玄關;壬水空亡先天死,申儀麾下魄歸藏——三者齊聚,豈不就形成了'天地雷圖、三奇貴命'?!」
紀淵眼底掠過一抹異色,他怎麼也沒料到,最多算是中等的【日照天門】風水地,其進階路線大有說法。
「【甲遁入戊】乃橫空遺世之相,【太乙進位】代表孤立不凡,【王水空亡】為刑衝破害,三者都不是什麼好命,可若同時兼有,便就牢牢占了一個奇字。
無論這人是否飛黃騰達,亦或者落魄潦倒,皆不同凡俗。」
紀淵想得清楚,元天綱所著的《天髓法》裡頭,就有明確記述。聲稱「人命若得三奇貴,三元及第冠群英」!
意思是,倘若命中注定聚齊【甲遁入戊】、【太乙進位】、【王水空亡】這三大象數,而且凝聚至尊貴氣。
就好比科舉考試的三元及第,摘得當世魁首,足以冠蓋天下群英!「想要把這三奇都拿到手,至少耗去七八萬道蘊....不是個小數目。」紀淵眸光沉凝,古往今來的風水命格,向來有十大貴人之說。
其中以洛與貞的【天乙貴人】為最吉祥,【太極貴人】為最隆重,【天德貴人】、【月德貴人】最旺至親。
而【福星貴人】、【文昌貴人】、【魁罡貴人】、【國印貴人】、【德秀貴人】,分彆又代表財氣官運陰德等。
這九種風水命格,皆為不凡。
唯獨【三奇貴人】重在一個稀罕,極其難得,想要湊齊【甲遁入戊】、【太乙進位】、【壬水空亡】這三種象數,已是殊為不易。
還要命中顯貴,化解刑傷、克害及衝破,如此方能稱為「披戴榮華」,當得起襟懷卓越,無法預測四個字。
「機不可失,還差四五萬道蘊餘數,須得想個法子。」
紀淵深吸一口氣,僅【三奇貴人】的運勢來曆無法預料,如同橫空出世的這一點特性,就足夠吸引他了。
再加上,自個兒最近剛得罪一尊道武雙修的大宗師,憑天運子的本事,掐指測算的手段多半不俗。
倘若能夠屏蔽天機,遮掩蹤跡,護住自身性命就更為穩妥,不必時刻提防截殺、暗算等事。
「這方風水地的進階勢在必行,道蘊之物,我也收集不少,到時候再看夠不夠。」
紀淵眸光閃爍,心神沉入皇天道圖的那一瞬,懸掛中天的紫色命數熠熠生輝,迸發精芒。
正是血神賜下的【群英冠冕】!「斬滅天運子的七魄,也算一次麼?那麼,第四件煉血玄兵會是.....」
紀淵望著徹底封死的那座大墓,心神照見大片玄奧光影。
除去已經鑄成的大限刀、撼天弓、無極箭,還有幾道模糊的虛像。斧鉞、大槍、古劍...
「殺伐兵器,我近有大限刀,遠有撼天弓和無極箭。倒也不缺。
如今隻差....就是它了!」
紀淵眸光轉動,徐徐定格於逐漸清晰的那襲法衣之上。
寬袍大袖,雲氣繚繞,隱有日月星辰之相,於表麵浮現而出。
張奇山與幾個土夫子緊隨其後,一邊小心照料那副衣冠,一邊取出夜明珠驅散黑暗。
唰!
「像是虞國時候的墓葬,距今六七百年左右了,棺木被人搬開過.....你們下的手?」
紀淵衣袖一揮,掃去大墓內裡的腐朽之氣。
「沒,摸金一派有規矩,開墓不動棺,免得招惹邪祟,平白害了大夥兒性命。」張奇山搖了搖頭,如實答道
:
「我剛進來,這裡還四散著七八具屍身,骨頭都快化掉了,應該是百年前的一夥盜墓賊。
摸金一派的土夫子將那些收斂好了,燒成灰放進甕裡。」
紀淵繞著這座大墓行了一圈,值錢的隨葬品都被拿走,就連棺中屍骨也不見蹤影。
他讓土夫子點燃三炷香,拈在手中,閉目念誦幾段往生經文。
「你將衣冠置於中間,再放幾卷備好的丹書寶卷,內外封死大墓,幾個盜洞也都填平乾淨。
布置幾個摸金一派的機關走獸,差不多就成了。
紀淵平靜吩咐道,給活人安放衣冠為墳塚,並不是什麼晦氣的事情。恰恰相反,它還有個正經說法,叫做「立生基」,又被稱作「活死人墓」。這是一種古今流傳下來的祈福感恩之法。
可為生者求五福,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命書有雲,少兒種生基,生神聰好德;
青年種生基,生美滿康寧;中年種生基,生平安富貴;老年種生基,生健康長壽;百年種生基,生善終裕後。
究其根本,無非就是借風水之氣,加持己身,累積福澤。道家也有類似說法,人稟天地之氣如性,受父母遺體如形。若以生基之法,厭星之術,可以改命延壽!
因此古今帝王才喜歡在生前,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寢,且要求諸多,條件繁瑣。
恨不得傾儘天下之資糧!
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慶皇。
於驪山大興土木,造長生陵、不死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