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並非天京城,山高皇帝遠,再想搬動靠山,借東宮壓人,這一套未必管用。想當過江猛龍,不僅要拳頭硬,還得腰包鼓。
太子殿下分下來的這樁差事,確實是燙手山芋不好拿。」
紀淵眉頭微皺,片刻後按下心頭雜念,取出那份珍珠米的稻種糧方。
社稷二字的古義非凡,「社」是土地,「稷」是五穀,都是曆代帝王祭祀的對象。「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當兵為的就是吃餉,沒有誰會餓著肚子出生入死!
周紹成從殘缺古籍補全而來的珍珠米'真要種植出來,比起尋常靈藥都要養身。每天吃上一大碗,不僅管飽,雜質還少,很快就能完成外煉、內煉。」
紀淵將玉簡貼在額頭,念頭閃動之際,就把改善過後的珍珠米了解清楚。隨後,他眼底掠過一絲遺憾之色,輕聲道:
「可惜,條件過於苛刻,需將美玉搗碎成泥,滲透混入田地,再用靈泉澆灌才能長出穗如珍珠圓潤飽滿的大米。
這一看就是上古時候,靈機極為充裕,那些大宗大派內門弟子才能用上的好東西。」珍珠米固然是
好,但種植成本太高,隻能提供極少部分,無法惠及千萬人!
難怪至今也沒見市麵上有任何靈米販賣,這等傳家傳代的貴重之物,根本不可能流落出來。
「千年世家,人才輩出!原因竟在這裡!
族中子弟吃的是靈米,補的是藥膳,天生就比常人更易入門!各房中人開枝散葉,足有成百上千,總有一兩個拔尖的!」紀淵輕吐一口氣,想到各府州開設的講武堂。
聖人本意是打破望族高門的壟斷,給寒戶貧民一個上進的梯子。
可迫於資糧分配上的不平均,最後還是讓將種勳貴占住盤子大快朵頤,分割名與利。就像紀淵金殿丹陛之前賜座,力壓京城一眾驕子。
換作什麼出身不凡的大族子弟,早就已經名滿天下,風頭無兩。可紀淵直到幼鳳榜上名列前十,方才真正的為人熟知。
沒甚背景的微末之輩,想要一鳴驚人,遠遠沒有話本上那麼順利。
「據說,燕王麾下的衛軍,吃的是黃芽米,稍微比珍珠米差上一些,但勝在於能大範圍推廣開。
還有鎮守招搖山的宗平南,也有丹參米供應隨行親兵。
傳言吃一碗飯,如同服用老山參,長久以往,令人氣血澎湃,陽氣旺盛。」
紀淵眸光閃動,景朝十七衛軍縱橫天下,所向披靡,壓得六大真統都要低頭俯首。武廟的練兵之術、掌兵之法自然極為緊要,以戰陣形勢彙聚氣血汪洋,從而撼天動地,鬼神辟易!
可要論及根基,養兵才是重中之重!吃什麼?
看似隻是小事,實則關係甚大!
否則的話,為何踏入換血三重天,就要經常吞服大丹,煉化凶猛藥力,才能增加功力?整日就靠白米清粥度日,經曆九次伐毛洗髓的強橫武夫,也會變得虛弱,無法突破境界。
「正所謂,食水者善遊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紀淵念出這段武經摘錄的深刻道理,四重天開辟氣海,開始由內而外,吞吐天地元氣。五重天逆反先天,煉化日月星辰的精光毫芒,才能真正擺脫丹與藥,轉而追求更高層次的靈材器物。
「此稻種出自上古、銘刻種植方法的玉簡來於周紹成。不知能否用道蘊進階?」
紀淵隨手把玩著那份玉簡,忽然突發奇想。
道蘊是皇天道圖吸收存留於天地間的種種烙印、諸般痕跡。可用作薪材拓印、抹消、鍛造、進階命數。
比起張奇山經常提及的風水大術,萬會人元和替天改命,其實要厲害得多!「投入三千道蘊,瞧瞧能夠進階成什麼.....」
紀淵閉目思索,心神沉下。
勾動識海的皇天道圖,道蘊如同薪材投進火爐,騰起大片焰光。喀啦啦,那方玉簡被包裹進去,如同一片鴻毛載沉載浮。
其中許多古字紛呈變化,好像被打亂重新排列。....
......
深邃虛空,冥冥漠漠,日月星辰的光芒流轉,宛似湍急的激流橫衝直撞。倏然間,滾滾黑雲如大江漲潮迅速地擠壓過來,籠罩方圓數千裡!
墨色濃鬱,粘稠似油,好像一片滑膩膩的血肉泥潭,其中翻湧著觸目驚心的斷肢殘骸,極為可怖。
乍一看,宛若那陰司的十八重煉獄!
無窮生靈痛苦哀嚎,散發衝天怨念,化為大團的霧氣。如同一顆顆猙獰的豎眼,掃向四麵八方!
最深處,巨大的白骨蓮台被下方的滾滾黑雲托住。
端坐的那尊佛,生得方麵大耳,極為富態,坦胸露腹,好似彌勒佛。周身金光千重,瑞
氣萬條,儼然充滿清淨意蘊!
「百世經綸為何不降下法紙!?
如果說踏出天京之前的紀九郎,隻是無關大局的小卒子。
可他如今離開大名府,才叫奇士門下的天運子栽了大跟頭,又把本座手底下兩個法王像屠狗似的宰殺掉了。
而且因果被斷得一乾二淨!
就連動用化生池,將其再造出來都難!這都不該死麼?」
彌勒似的那尊大佛端坐白骨蓮台,許是因為忿怒,那天女散花、法螺法鼓的勝景忽然一變。
大腹便便的肚皮上,長滿數千萬的瘡癤,巨大的膿包像氣泡一樣,不住地起伏。裡麵還有一條條血紅肥大的蟲子鑽進爬出,仔細看去,它們竟長著一張張人臉。這便是怒尊麾下的大不淨菩薩!
隨著祂的話音落下,虛空如同千百團陰雷齊齊震爆,炸出劇烈的波動。許久後,待到四散紊亂的元氣平息。
一張鎮壓十方的金色法紙飄飄蕩蕩,憑空顯化。幾個時隱時現的龍蛇道文烙印其上。
「真靈未錄,真名未錄,天機未定,暫且觀之。」
大不淨菩薩皺緊雙眉,好像並不滿意那座百世經綸的回答,卻也無可奈何。「觀之?本座賜下去的瘟部真君道則權柄,落到那個紀九郎的手裡頭!
那可是天庭八部之一!
補全的話,有望執掌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