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己也想偷懶,那就沒人管了。
誰來負責考成?
其實隻有事關自身利益的百姓才不會偷懶。
因為偷懶就活不下去……
隻是這一點暫時還做不到那麼快。
考成法的執行和落實,還有各種依據,隻能先交給內閣和給事中,還有各地有名望者手中。
畢竟有清名者不一定好,但有惡名者,大部分是真壞。
因為這年頭,那些惡名者其實根本不會掩蓋。
就像那些藩王,哪個作惡會掩飾了?
大量侵吞民田,是個當地管員都知道的。
而趙涵對此根本沒有功夫去管。
她專心研究番薯和玉米。
“這兩者之所以高產,最大的問題就是玉米相對來說抗旱。”
“而番薯相對來說不占用各種好地。”
“其實它們相對於普通作物來說,高產性能並不是太強,畢竟以這年頭的肥料和耕作情況來說,不能完全發揮出優勢來。”
“抗乾旱,少用水,能在爛地中活,而北方大部分地都是爛地和缺水的地,這才是最根本的。”少女直接說道。
趙涵點點頭。
她也看過書。
知道這兩種作物的澱粉產量,並不比小麥高到哪兒去。
如果真的非常非常高,後世為啥不是遍地地瓜和玉米?
它們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弊端。
地瓜保存麻煩,玉米收割起來緩慢。
相反後世的主糧還是小麥和大米。
地瓜是救急,救荒用的糧食。
隨後開始在少部分地方試驗。
試驗之後,開始逐漸推廣。
尤其是在北方乾旱的地方,在旱地裡麵推廣玉米。
而推廣番薯,則是在各種雜地裡,田間地頭,院落前後,乃至路邊都可以種番薯。
番薯不挑地,這才是它最根本的好處,甚至花盆裡都能種。
其實番薯真正產出的乾物質,比主糧並多不了多少。
番薯渾身上下都能吃。
不像小麥水稻,葉子和莖杆基本不能吃。
番薯葉子和莖都可以當菜吃。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玩意既然能養豬,那就能給人吃。
這也是它的一大好處。
處處都能當菜來吃。
於是兩人費了很大的力氣,先從廣東運來番薯和玉米作物,然後推廣到。
先是在皇莊官田裡麵推廣。
再通過商人傳信的手段,在百姓家裡推廣。
百姓可以先種在自己家裡頭,田間地頭,荒地野地裡麵。
他們沒有驚動百官,也沒有讓它成為百官的功業。
一旦讓百官沾手,那事情就麻煩大了。
好事變壞事。
把人家種的好好的地,變成番薯地。
兩人隻是在皇莊和藩王田裡大量推廣,然後廉價作為糧食賑災和底價發賣。
要知道番薯可以讓爛地的產量趕上好地的一半還多,好地的數量可是很少的,頂多占據十分之一。
而爛地往年隻有好地的五分之一,甚至顆粒無收。
主要是爛地缺水。
數年後。
百姓自然知道這是個好東西。
不好的東西,能在皇上和王爺的地裡種嗎?
這樣一來,尤其是在一些乾旱地方,貧瘠地方,終於暫時緩解了生存的問題。
新帝同樣下令減少各種觀殿工程,保證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的支出,還有驛站的支出。
這三樣工程,是不能停的。
接著他們又開始在各個大城,辦各種報紙。
設置總報分報。
通過雇傭的方式,將大量乞丐流民孤兒,納入報社下麵,每天給兩碗紅薯飯吃,作為兜底。
其實這個時候很多人對大明還抱著希望,還願意把下麵的消息傳遞上來。
最典型的就是還有很多乾實事的管員,不怕死的管員。
他們願意向藩王開刀,向藩王要地。
像徐階、張居正都是這樣的。
雖然說徐階本身也有問題。
但是徐階至少他還能將藩王的土地一次就是四百萬畝,還給百姓。
從這一點來,大明直到滅亡時,還是有不少願意乾實事的人。
這和大清截然不同。
大清要滅時,大家早就擺爛了。
就等著集體換衙門。
對待百官,肯定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
這就是科舉的好處。
總是有熱血人通過科舉上來,保持著三到五年的乾勁。
而皇帝的作用,就在於將這股乾勁和熱血保持的長一些。
沒有這些乾勁的,自然要趕緊換掉。
總而言之人是複雜的。
…………
這一天,聞人升再次看過去。
結果發現,這劇本真的亂了。
這從感情劇本,變成了種田劇本……
不過他突然醒悟,或許種田也是對的。
農夫、泉、有點田,也是一種感情。
兩人互相幫助,互相扶持。
就這樣,兩人靠著報紙加上錦衣衛等體係,總算是將下麵的情況能夠掌握住了。
此時的皇權,加上有仙人的光環在,更加鞏固。
皇權這個東西,就是有英明者,能走在正道上時,那發展是很快的。
當然如果有墮落者,那墮落起來也非常快。
就會形成波浪形狀的起伏。
對百姓來說,自然還是平緩的好。
寧作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而兩人此時也遇到了新的麻煩。
那就是很多東西推行好了,再想深化就難了。
數年過去,百姓好過了,百官也好過了。
人人稱頌,也滿足於明君治理了。
但兩人知道這是不靠譜的。
最多穩定這幾十年罷了。
幾十年之後,再來一個君,必然要推倒重來。
類似於萬曆,這還沒有換君了。
隻是張居正人沒了,就完蛋了。
所以兩人要搞得深。
真正建立起一個穩定的體係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