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新人新船_不明不清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不明不清 > 第389章 新人新船

第389章 新人新船(1 / 1)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翊坤宮之變389新人新船“哦……那就等下次吧。禮卿,沈有容這幾個月表現如何?”這個回答讓洪濤很失望,就像是費勁巴拉挖了個坑,結果獵物沒踩。至於說是不是牧民們太不抗打,投降的太早,還是彆繼續追究了,聊點彆的吧。

“……李參將本就是悍將,思維敏捷且心思縝密又識文斷字,隻待熟悉過戰艦即可登船出海。若是要獨立指揮,還得看其對海圖的把握程度再定。”

袁可立本以為今天沒自己啥事兒,透過窗戶看著院子裡的幾名太監往一張巨大的桌子上擺弄沙子很是好奇,忽然被皇帝點名差點沒反應過來。

“太慢了,讓他直接上船邊熟悉邊學習,有領航員和參謀盯著出不了大事。朕不打算讓他指揮戰艦,海圖可以慢慢熟悉。”

聽了袁可立的評價,洪濤多少算是舒坦了點。看來曆史書上也不全是瞎寫,這位曾經與女真、蒙古、倭寇、荷蘭人都做過戰,且水陸兩棲的將領確實有點真才實乾。

“陛下,有了疍民加入,海軍目前已無人員羈絆,新式戰艦最早也要明年底才能建成第一批,時間上很寬裕。”

讓沈從容加入海軍袁可立並不反對,這位老將也算得上久經戰陣經驗豐富了,且並無太深的派係背景,在海軍裡擔任比較高的職務很合理。

但他不希望皇帝被眼前的暫時順利迷住雙眼,過於樂觀並盲目擴張。還是像以前那樣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才更利於海軍的發展。

因為海軍與衛所、邊軍、京營的軍隊有很大不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專業知識比較複雜,沒經曆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並熟練把握,很難適應新的作戰和指揮係統。這時候年歲大、經驗豐富反倒成了阻礙,學習時間會比年輕人更長。

海軍自打建立至今隻有7年,成長速度可謂有目共睹,基本是從無到有完全新建,已經牢牢掌控了渤海、東海和部分南海水域,不僅護衛了大明沿海地區的安全,還對周邊國家給與了足夠的威懾力,趨勢相當不錯。

從去年突襲升龍府開始,更適合製造遠洋戰艦的南洋柚木,正從暹羅通過安南源源不斷的運抵鬆江、海河兩座造船廠,第一批六艘新式戰艦正在加緊建造。

這種由皇帝親自設計並命名為秦級的戰艦,除了用料更高級之外,還在船體比例、內部結構、船帆形狀、索纜係統方麵做了全方位的改進和創新。

更大的長寬比與更鋒利的船體橫截麵,可以提高轉向能力與大洋適航性;新增的肋條與加厚的船板使船體更堅固,增加了抗海浪衝擊和炮彈攻擊的能力。

最大的改動就是帆,目前的戰艦不算船艏斜桁是三根桅杆,布局從前到後是橫、橫、橫加斜,前桅杆和主桅杆各有三層橫桁帆,後桅杆是一層斜桁帆和一層橫桁帆,船艏斜桁上有兩麵小支斜索帆和一麵平時不怎麼使用的大球帆。

秦級戰艦的桅杆布局沒怎麼改動,但帆型變成了橫、斜、斜,前桅杆三層橫桁帆,主桅和後桅杆取消了橫桁帆,由兩層支索三角帆代替,艏斜桁支索帆和球帆保留。

為什麼做這種改動,皇帝做出了詳細解答。他說海軍舊戰艦和大部分歐洲戰艦、武裝貨船,都屬於全裝帆型,橫方帆占主導地位。

這種帆型非常適合在順風和側後風狀態下飆高速,推重比高,能裝載更多貨物、武器和人員。但遇到逆風或者風向不穩定的情況,動力會明顯減弱,轉向和掉頭非常吃力,要不停收放橫桁帆調整帆向。

在阿拉伯海域和地中海南部,還流行著一種以三角帆和斜桁帆為主的帆船,其特點與全裝帆正好相反,操作簡單適應各種風向,但推重比小,順風高速性差,不適合用於排水量大的船隻。

秦級戰艦的帆型皇帝說叫混合型,說好聽點叫博采眾家之長,說難聽了就是大雜燴。前桅杆的橫桁方帆有順風推重比大的優點,主桅和後桅的斜桁支索帆則繼承了三角帆的靈活已操作特性,中庸也。

對於這種解釋,袁可立當場就提出了質疑,如果秦級戰艦在順風的時候不如全裝帆型跑得快拉的多,逆風時又不如全裝三角帆跑得快轉向靈活,這不等於遇到歐洲橫帆戰艦吃虧,碰見阿拉伯三角帆戰艦依舊吃虧,要它何用啊!

但皇帝的回答很巧妙,也很無恥。他說作戰勝負往往不是比誰的優點突出,更多時候取決於誰的缺點少,誰更容易揚長避短。

秦級戰艦在順風時不如歐洲戰艦速度快,但在逆風和弱風狀態下速度和轉向都占優。遇到阿拉伯戰艦,逆風和弱風狀態下不夠靈活,可順風性能又成了優勢。

總之一句話,不管對上任何一種風帆戰艦,秦級都能找到自身優勢並加以利用。剩下的就隻能交給艦長、水手和炮手們了,當然還有運氣。

另外減少橫帆增加斜桁支索帆,還可以解決目前大明海軍的最短板,人員!一艘舊戰艦不算炮手,最少也得有70名船員才能滿足遠航需求,但秦級隻需要40名。

用一半的人手操作同等級戰艦,哪怕防禦和攻擊性能都不變,依舊是大優點。這樣一來海軍等於擴編了一倍,戰鬥力增加了一倍。

同時皇帝還指出一個普遍存在於海軍和造船廠工匠頭腦裡的錯誤認知,在帆船海戰中,戰艦的噸位、火炮的數量並不是製勝的唯一指標。

按照造船、鑄炮、航海技術的高低,還有對海權的不同理解,各國海軍的發展方向都不太一樣。具體到大明海軍,船隻大小以四千料左右最合適。

為此皇帝還發明了一種衡量船隻大小的新單位,叫做噸。一噸差不多等於1675斤,而兩千五百料的新式戰艦,約等於240噸的排水量。

至於說排水量怎麼計算,船廠裡的大部分匠人都不會用,但沒關係,皇帝派了幾名內官常駐,啥也不用乾,每天就拿著圖紙跟在大匠身邊,隨時隨地解答圖紙和模型的區彆,還有噸和料之間的關係。

四千料的戰艦是個什麼水平呢?答案很讓人沮喪,即便拉到濠鏡澳也算不上大船,但也不算小,屬於中等偏上。但聽葡萄牙水手講,真正的西班牙大帆船很多超過了萬料,和它們相比,秦級就有點顯小了。



最新小说: 穿越阿鬥,相父這把咱能贏 修仙之古姑姑與萊過兒 迷霧世界:我覺醒山海經征服諸天 主子快逃,洲主她要招你做贅婿 逆天屈起 少年快馬揚帆,畢業直接入職保安 逗比仙途之爆笑逆襲 離譜!這個家族仆人都是大帝! 婚禮現場妻子投入前男友懷抱 交易嗎?我是萬界供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