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奶包又萌又氣人!
晌午過後,陳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去了田間。
一路走過,稻田間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大人們和大一點的孩子在前麵割稻子,給稻穀脫粒。小點的娃子們就在後麵空出來的地方玩鬨,一個個就跟個猴子似的在田間竄來竄去。偶爾還能聽到小孩挨揍過後的哭鬨聲。
沒多久,陳氏就帶著幾個孩子來到了自家的田地上。
看著幾個孩子跑進田間,陳氏也沒攔著。
不遠處,唐母和大兒媳婦手拿鐮刀動作麻利的收割稻穗,不到片刻便割下了一大片。等割的差不多了,就把稻穗抱到唐老爹他們脫粒的地方。
這個時代的脫粒全靠人工,既沒有方便快捷的脫粒機,也沒有那麼多趁手的工具。一切都是最原始的方法(蠻力)
脫粒的地方,唐老爹父子三人各站一個地方,兩手握住稻穗用力的往鏤空的木板上摔打。拍打上去的瞬間,稻子沙啦啦的掉落在大桶裡。
好在唐老三在家沒出去晃蕩,也給家裡減少了一些壓力。
唐晚在山上的時候,也看過老頭和師兄們種地收稻子。
那產量可是這裡的好幾倍,而且收割的速度也比這裡快。
不像這裡,累死累活大半年,產量低不說,到最後自己種的糧食沒有一粒是吃進自己肚子的。
唐晚不知道的是,今年的產量已經比往年好的多了。
這幾年,原本就不高的產量,因為天氣和其他的原因,田間的糧食產量越加的減少。再加上還要給官府交一些七七八八稅,這麼一來,剩下的糧食還不夠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糧。
大家為了能活下去,基本都是把剩下的糧食賣掉,換成雜糧和其他便宜的糧食。就算是這樣,大家也都要精打細算。
就這樣忙忙碌碌過了十多天,稻子也都收進了糧倉和糧桶。
之前,大家看太陽較好,都是邊收割邊晾曬。
秋收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變天,要是連續下個幾天的大雨,這些糧食可就都壞了。
大家為了不讓糧食壞掉,頭一天脫好的稻粒都會和第二天的分開晾曬,等到稻子收割完,也差不多晾曬完了。
這樣一來,就算是變天,糧食也不會損失太多。
稻子進糧倉的第五天,便到了每年收田地稅的日子。
元啟國一年隻種一季稻子,田地稅一年也隻收一次,按每畝產量的兩成收稅。
要是你家出了個秀才,就可以免除所有的賦稅。
秀才既可以見官不跪,入衙門不受刑,也可以出任官員的幕僚,擔任私塾的先生。
因為這些個好處,條件稍微好點的百姓,就算是勒緊褲腰帶,也會想辦法供有頭腦的孩子進書院念書識字。不過,寒門子弟有出息的人少之又少,不是因為銀錢,就是被官場上的暗箱操作刷下來。
唐家村幾年前也出過一個舉人,不過那人發達後,就再也沒回來過。
唐家村今年的收成都不錯,每畝的產量都在兩百六十斤左右。
收成最好的當屬唐大富家,平均每畝收成都在三百斤左右。唐老爹的六畝田一共收了有一千九百斤。這產量算是村裡這幾年最高的了。
要是不用交稅。這將近兩千斤的糧食也夠一家子省著吃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