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尊煉妖壺!
聽到拓跋飛雄準奏,韓風直接轉身,大踏步來到大殿中央,麵朝三位鴻儒和滿殿群臣,一臉傲然道。
“方才聽三位大儒,分彆作出《四合歸心》、《詠碳》和《道藏》三首詩詞,在下不才,也作詩詞三首,回敬天元王朝列位。”
眾人聞言,許多人都是露出驚奇的目光,都很好奇。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凝月宮小太監,到底有什麼底氣,竟然將剛才那三首“鎮國詩”評價的如此不堪,他又能做出怎樣的詩詞。
此刻,就連同樣與韓風認識的太子、二皇子,乃至最近夜夜享受韓風全身按摩的四公主拓跋依蘭,都是露出驚奇之色,根本沒想到,韓風擅長按摩揉腿,還會作詩。
而韓風此刻也已經“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皺眉凝思,擺出了一副文人騷客應有姿態。
如此姿勢一擺,就是小半柱香時間,殿內人群都不免有些騷動,覺得這小太監是不是故弄玄虛,根本就不會作什麼詩詞。
就在大殿開始有些騷動,三位鴻儒和天元王朝使團眾人,都紛紛露出冷笑,等待韓風出醜之際。
大殿中央,韓風突然邁動腳步,緩緩開口。
“在下作的第一首詩,名為《炎皇掃四合》”
眾人聞言,都是一驚,高處安坐的拓跋飛雄也不由眸光微微一凝,被這首詩詞的標題所吸引,“炎皇”不就指的是自己嗎?
就在下一刻,韓風鼓動體內靈力,聲音豪邁,如江河滾滾,將殿中一切聲音壓倒。
“炎皇掃四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儘西來。”???biai
隨著韓風鏗鏘有力的聲音,將這首氣魄雄渾,豪邁霸氣的詩句,一字一句的吟誦而出,聲音傳遞到大殿每一個角落!
眾人仿佛看到了一位絕世帝王,仗劍四方,號令諸侯,當世無敵之威,一時間,所有人動容、悚然、呆滯……
而韓風的聲音仍在繼續!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龍威蔽青天,盛世蓋蓬萊!
一首詩詞誦畢,原本哄鬨騷動的大殿,早已經是寂然無聲,落針可聞!
即便韓風的誦讀聲早已停止,眾人卻仿佛還能夠聽到耳中的回響,聽到這威懾天下,豪邁壯闊的詩句,衝出大殿,直上九霄!
這一刻,每一個人都被驚住了,包括天元國師皇甫聖,尤其是皇座之上的“拓跋飛雄”!
韓風的詩句,讓他們看到了一位功蓋古今的絕代帝王,寶劍揮舞橫掃四方,那種一往無前,橫推一切的氣魄與功績,不正是他夢寐以求的達到的目標嗎?
一瞬間,拓跋飛雄仿佛沉浸在了這篇詩篇中,身形不自禁的從皇座站起。
那原本因為國之氣運被壓,心中悲涼而略微彎曲的雄健身軀,此刻豁然挺直,如一柄出鞘的“帝王之劍”,光寒四方!
這一刻,拓跋飛雄似乎找回了自己的帝王之威,甚至那種銳氣直衝雲霄,更勝從前。
比起拓跋飛雄突然煥發的神采,那天道院的三位大儒,卻是身軀俱震,臉色劇變,被韓風這一首《炎皇掃四合》所徹底震撼。
尤其是那做出《四合歸心》詩詞的大儒,此刻瞳孔劇顫,臉色竟是變得一片慘白。
他原本引以為傲,可鎮壓國之氣運的驚世詩詞。
在對方所作的這首詩篇前,竟是黯然失色,積蓄的無邊大勢,竟是土崩瓦解,令他心中那種無上的信念,開始劇烈動搖。
霎那間,麟德殿上空狂風大作,原本積蓄的厚厚烏雲,在這一刻,竟然消散了不少。
卻說大殿中央,萬眾矚目下的韓風,表麵還沉浸在詩興中無法自拔,眼角餘光卻是在偷偷關注著,殿中眾人的反應。
眼見皇座上的拓跋飛雄神采飛揚,大有“拔劍四顧心茫然”的雄雄威勢,而天聖院的大儒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韓風心中暗暗冷笑。
“哼,跟我鬥,你以為你是鴻儒了不起,老子搬出“詩仙”來,還怕弄不死你?”
韓風這首《炎皇掃四合》,正是從前世詩仙李白所著的《秦王掃六合》改編而來,能夠在中華五千年獨占“詩仙”美名,李太白之才,豈能僅用“驚世”二字形容。
韓風以“他山之石攻玉”,借詩仙之才鎮壓一位鴻儒,實在輕鬆加愉快。
並且,韓風絲毫沒有給對方喘息之機,眼看第一首詩的效果已經達到。
韓風再度開口,不過這一回,他的語調一變,卻是從“豪邁勇武”,變成了“沉鬱凝重”,甚至還帶著幾分悲壯之意。
“在下所贈第二首詩詞,名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眾人一聽這個詞名,都是一怔,莫名有種蕭瑟淒冷之意。
而下一刻,韓風沉鬱低沉的語調,已經將詞句娓娓道出。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韓風一字一句,如刺骨錐心,聲音淒涼卻堅定。
尤其是最後兩句,那種願為天下寒士請命,願意一人忍天下饑寒,一往而無前的“赤子之心”彰顯無疑,達到了巔峰!
當韓風最後一句詩詞道出,原本寂靜無聲的大殿不再安靜,有人如夢囈般,重複著最後兩句詞句。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霎時間,人群轟動嘩然,竟有文人灑淚浸透衣襟,有老臣捶胸當場痛哭不已……這是怎樣一種氣結和胸襟,才能做出如此蘊含“赤子之心”的千古文章。
這一刻,不僅僅是大炎帝國的文臣們落淚,就連天元王朝的大儒和國士們,也徹底變色,甚至有人止不住雙目泛紅,眼眶濕潤。
哪怕他們竭力扼製情緒,不願表露在外,但那種被驚世之作,激蕩的胸懷,卻是根本無法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