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文化人的嘲諷,一句不帶臟,一句都是臟,老牛吃嫩草居然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但這隻是基本操作,蘇軾在朝堂上,那更是蘇懟懟,一個懟十個,唾沫星子那是能橫飛出去噴十個人一臉的。”
“政治立場上,他最看不爽的便是王安石,懟王安石那是不惜性命的懟!”
熙寧四年,蘇軾接連作《上神宗皇帝書》、《再上皇帝書》兩大奏折,非要把王安石給“懟”下台來,直到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四月,王安石罷相。
這期間,三年的時間,蘇軾整整懟了三年,直到王安石下台,他這才舒坦了。
十個月後,王安石卷土重來,二度為相,蘇軾一看怒作《蓋公堂記》,這次不但嘲諷王安石,還寫段子嘲諷宋神宗“三易而病愈甚”。罵不斷啟用王安石,完全就是用人不當。
眼瞧著沒有把王安石懟下去,又暗戳戳的寫詩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大致意思就是,這花重重疊疊的上了瑤台,幾次都掃不開,剛被收拾,轉眼這煩人的東西又來了。
你以為這就隻嘲諷了王安石一人——
你錯了,這花重重疊疊說的是王安石已經變法一黨的所有人,來路不正,還煩人,而且還隱喻了皇上,兩位太後,全寫進去了。
而且還罵王安石野狐精,當然這個野狐精是調侃的意思,那會兒這兩人的關係已經無關於政治立場。
“但就是這樣在朝堂上一旦不爽就不停懟的蘇軾,他不被貶誰被貶?就這樣,彆說政治抱負,不被砍頭都是蘇轍花了天大的力氣了……”
眾人“……”
辛棄疾“彆把我辛棄疾和蘇軾並列說,這懟人的頻率我不配……”
魏征摸著胡子點頭道“這有我大唐第一噴子的幾分風範了,不錯。”
李二“隔著時空,朕都能感受到蘇轍的不易與壓力。”
幾乎是瞬間,李二的這條評論便被頂了上去。
高陽繼續道。
“這烏台案便是如此,蘇軾寫詩調侃弟弟,開始倒是正常,說弟弟又長高,又健壯了點啊,不錯不錯,結果立刻後麵就不對勁了,說我們兄弟兩為什麼會被一貶再貶,這都是朝堂上烏煙瘴氣,全是小人執行新政,而一些新法更是智障推出來的,不能看。”
“蘇轍看前麵幾句臉上是笑嘻嘻的,但看後麵則是震驚無比。”
“他恨不得捂住自己哥哥的嘴,抓住他的手,不讓他亂寫,那會兒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哥哥,住嘴,這種話不能說的。”
“而蘇軾則是給蘇轍回信,弟弟,你放心,哥哥心中有數。”
“然後蘇轍就握著手中的信看著蒼天,長歎一口氣,他總覺得這樣遲早要出事。”
“然後,心裡有數的蘇軾,就進了禦史台,真如蘇轍所想,當王安石倒台以後,朝廷內儘是小人,蘇軾直接就出事了。”
“他的詩文被朝廷內的小人抓住,說不殺他新法不足以定人心,於是蘇軾被關進了禦史台。”
“這一次,蘇軾要被問斬!”
“而且幾乎是已成定局的問斬!”
“生死之間,蘇軾還算平靜,畢竟自己作的死,自己也能接受,大灑脫者,對生死自然能夠蔑視,但這個時候,蘇軾想起了自己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