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東從軍行!
後金軍沿著拒馬、鹿砦之間的通道繼續前進。這些通道不僅狹窄還七拐八扭的,迫使他們的隊伍變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長龍。有些地方還造成了擁堵,這讓一些戰場經驗豐富的牛錄額真憂心忡忡。
目測此處距離城牆也就一裡半,正處在對方火炮射程之內。而明軍此時還沒有動靜,實在是反常。與其他地方的明軍相比,靉陽明軍顯得極為沉著冷靜,可其中卻隱藏著危險和狡猾。
牛錄額真們再怎麼擔心也沒有用,他們隻能沿著這些通道前進,彆無他途。否則他們隻能從拒馬和鹿砦上爬過去,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通道裡並不是一馬平川,裡麵不僅有炸炮和鐵蒺藜,還有三尺多寬兩尺多深的淺溝和露出地表兩尺多高的矮牆。
這種地形對步兵來講還算將就,可對攻城器械和車輛來講簡直就是噩夢,因此他們隻能沿著被開辟出來的幾條通道直線前進。沉重的重量本來就行動緩慢,再加上厚厚的積雪,讓他們的行進速度遠遠落後於步兵。
步兵的隊伍還沒走出多遠,隻聽得“轟隆”一聲悶響,最前麵的後金軍踩翻了護城壕的頂蓋,一腳掉了進去。緊跟在後麵的人來不及停下,被後麵的人一擠也“撲啦啦”的掉下去不少。
溝底埋設的尖樁、竹簽和炸炮這時發揮了作用,它們就好比嗜血的巨獸不斷吞噬著這些倒黴蛋的生命。頓時慘叫聲、哭喊聲大起。嚇的後麵更多的後金兵急忙刹住腳步,定睛看去隻見一道又寬又深的壕溝橫亙在眼前。
“大家往後退,快往後退!是壕溝、是壕溝,裡麵有尖樁!”有後金軍大聲呼喊著給同伴們示警。他們已經看到溝裡的慘狀,不禁感到極為震駭。
另一麵,推著盾車、撞車等攻城器械的後金軍也遇到了護城壕的阻礙。其中有兩輛盾車連人帶車直接掉到了溝底,情形極為悲慘。
不過護城壕難不住後金軍,他們開始把雲梯架在壕溝上,然後一個接一個跑過去。同時又把盾車和撞車推進溝裡,為其他攻城車輛前進形成通道。
護城壕後麵十幾步遠的地方有一堵矮堤,這是由壕溝裡挖出的土夯築而成。它的上麵就是兩道拒馬和鹿砦。這讓跨過壕溝的後金軍既沒法攀越,也沒法展開隊形,隻能沿著堤底向兩側尋找出路。
楊林為了達到大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的目的,以三道護城壕內外邊緣為中線,依據地形將拒馬、鹿砦等障礙物各自延伸出不等的距離。爾後猛的向裡麵收緊,形成一處很空曠的空間。在空間的底部邊線是橫豎交錯的通道和密集的障礙物。從上麵看去,整體形狀就好象一個葫蘆。讓敵軍進來容易出去難,也便於己方遠程兵器“集火攻擊”。
跨過護城壕的部分後金軍為了給後麵的同伴騰地方,隻能按照楊林設計的通道繼續前進。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人家“葫蘆形”的空曠地帶裡。
現在後金軍的情形是步兵大部分越過了第一道護城壕,而攻城器械卻被遠遠的落在後邊。望著遙遙在望的靉陽城,許多人竟情不自禁的發出歡呼聲,甚至還有人還打起了呼哨。因為按照以往的經驗,距離城牆越近,火槍火炮打不了幾下就被衝到眼前了。等攻城長梯架起來搭在城頭的時候,一切就都晚了。
後金軍們難以抑製住心中的興奮,開始逐步加速,由快走變為小步跑。古時攻城士卒的體力分配很重要,一般順序是行進、快走、小步跑、慢跑、快跑和猛衝。如果從一開始就快跑猛衝,那麼等跑到城牆下體力就耗費光了。甭說攻城,就是能不能拿起武器都難說了。
第一道的後金軍在牛錄額真、達旦章京們的鼓舞下,不顧各種城防工事和地形割裂了他們的隊形,加快腳步向前衝去。他們知道明軍的火炮厲害,所以誰都不敢大意,一心要衝進它俯角的限製之內,這樣其就失去了威脅。
直到此時靉陽城上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後金軍心中不由大喜,許多人一想到城破之後可以得到豐厚的戰利品和女人,心裡都樂開了花。一些老兵也忘記了昨晚對靉陽的擔憂,眼冒藍光跟著人群加快前進。
阿敏在隊伍後麵看的很清楚,自己的五個牛錄現在都爭先恐後往前跑,整個陣勢顯得亂糟糟的。有的牛錄甚至互相混雜擠在一起,也看不出誰是誰了。如果僅是看旗幟顏色五個牛錄一個也不少,可是位置卻參差不齊。這裡多少都有受地形地物影響的原因,可再差也要保持戰線的一致啊。否則陣勢一亂很容易被敵軍趁機所乘。
阿敏對悄無聲息的靉陽城始終感到不安,他急忙命人告訴五個牛錄先停下腳步整理隊伍,等等攻城器械再前進。牛錄額真們忠實的執行了此項命令。
但蠻族武裝天生不聽號令的缺陷這時開始顯現。一些人按捺不住興奮揮舞著武器大喊著向前衝,任上官怎麼喊也製止不住。因此帶動著其他人也跟著跑,整個隊形混亂形勢依然沒有改變。
再看那些攻城車輛和器械,被拒馬和鹿砦等城防工事阻礙,慢吞吞的隻能一步一步向前挪。沒辦法,直接破障的方法費時費力,他們隻能跟在步兵後麵沿著通道走。遇到溝坎和矮牆,要許多人一起抬著才能過去。而且明軍設的鹿砦、拒馬等物也較為密集,嚴重影響前進速度。
等五個牛錄的後金軍完全進入到“葫蘆”裡後,一直悄無聲息的靉陽城頭突然響起三聲號炮。隻見三點紅色流星騰空而起直衝雲霄,炸裂開來後在天空中綻放出絢麗的光芒。巨大轟鳴聲震人心魄直達數裡之外。
伴隨著號炮的巨響,靉陽南門城樓上升起一麵巨大的紅色戰旗。與明軍的三角形旗幟不同,這麵戰旗呈長方形,上麵正中央繡著一個鬥大的“楊”字,旁邊繡著一行小字——“大明靉陽備禦官”。這正是楊林的指揮旗,也是靉陽明軍的中軍旗。此刻這麵戰旗在城頭迎風招展獵獵作響,顯得極為醒目。
與此同時,原本寂靜無聲的城牆之上頓時湧出無數的人影。他們各執兵器披掛整齊,紛紛出現在城牆之上。一些人將垛口之間那些隆起物的油布和草席扯掉,露出了裡麵物體的真實麵容。原來是弩炮、野驢炮等遠程投射武器。
“弓弩手、火槍手就位!”
“弩炮手、投石機手就位!”
“抬槍手、火炮手就位!”
“夷丁隊、丁壯隊就位!”
刹那間,城上此起彼伏的口令聲響成一片,紛紛向自己的上官報告隊伍的情況。原來為了不過早暴露兵力部署,這些軍民都在城下的屯兵棚、藏兵洞內待命。如今得到號令便登上城牆準備戰鬥。
夷丁隊和丁壯隊是楊林組織起來的民兵,主要職責是配合官兵守城。其中夷丁隊約有三百人,分成三哨。分彆歸屬官兵各哨管轄。其中大部分成員由雅爾古寨反正過來的女真百姓、奴隸組成,也有許多不願接受後金統治而逃到靉陽的女真人和蒙古人。
夷丁們體格壯實孔武彪悍,天生就附帶有戰鬥屬性,熟悉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的使用。這些人都有自身或親朋被後金傷害、欺壓的經曆,對建州女真有著刻骨的仇恨。這也是楊林將他們招入夷丁隊的重要條件之一。他們對與官兵共同守城並不抵觸和反感,相反還很積極踴躍。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城破彆人可以投降活命,他們肯定要被後金當成以儆效尤的屠殺對象,想活下來那是不可能的。為了防止這種悲劇發生,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與後金軍血戰到底。其戰鬥意誌和決心甚至比官兵都強。
夷丁隊的各級軍官由官兵擔任,再從他們中間選一些人擔任副職,這樣就加強了組織性。楊林還給他們發放少量的薪資和物資,以便凝聚他們的人心。
丁壯隊的人數約有五百人,是從城中兩千多名丁壯中挑選出來的。他們與夷丁隊成員的條件一樣,都要有自身或親朋被後金傷害、欺壓過的經曆。這個條件對身處邊地的百姓來說不是太苛刻,這麼多年來那個沒受過後金的襲擾掠奪?
這些人與夷丁隊一樣,戰前都接受過官兵短期的軍事訓練,既裝備火槍、鳥銃、抬槍等火器,也裝備刀矛弓箭等冷兵器。在官兵的指揮下,大部分人負責操作弩炮和投石機等重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