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開大車開始!
翌日淩晨,寒風凜冽。
李衛東穿得跟狗熊似的,臉上戴著紗布口罩,手裡拎著一盞帶玻璃罩的馬燈,行走在京城街頭。
前兩天剛下過雨,地麵上了凍,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清脆聲響。
道路兩旁的路燈,散發出昏黃的燈光。
李衛東沿著昏黃,走了足足五裡地,來到一處逼仄的小巷子前。
巷子裡也是一片死寂,卻有無數螢火蟲在裡麵迅遊,置身其中就像是來到了人間鬼蜮般。
不過這鬼蜮卻是人們的希望之地。
這裡就是京城的一處鴿市。
鴿市的起源已經無從考據,產生的根源卻很明確,那就是物質配給製度。
建國初期,物資匱乏,糧食和工業用品都無法滿足民眾的生活所需。
於是上麵采取票券製度解決這一難題。
原則很簡單,每家每戶按照不同的標準發放票券。
有了票券,才能購買商品。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有些居民家裡人口多,票券不夠用,而有些居民票券則富裕。
鴿市就此產生了。
在這個灰色地帶,居民們可以交換票券。
隨著時間的推移,鴿市的規模越來越大。
京城近郊的農村社員們也會把農產品拿到鴿市上出售。
專門從事倒賣票券的票販子,收售古董的古董販子,也都來到了鴿市。
派出所自然知道鴿市的存在。
不過考慮到民眾所需,隻要不鬨出大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是偶爾派人來巡一次,抓幾個票販子。
由於是灰色地帶,不會得到上麵的管理,鴿市上的買賣雙方都很謹慎。
賣家一般是攤一張舊報紙在地上,報紙上擺上‘樣品’。
賣小米的就放一小把小米,賣花生的放一小把花生。
當遇到買家,雙方達成一致後,賣家才會把貨物拿出來。
李衛東沒有‘樣品’,隻能把礦石機擺在舊報紙上,提著馬燈讓‘逛街’的人可以看清楚。
礦石機在民間很少見,更沒有在鴿市上出現過。
很快就引來不少人的圍觀。
大家夥都很好奇,卻沒有出聲詢問。
因為按照鴿市上的規矩,買賣雙方是不能交談的。
李衛東早有準備,扯上天線,打開礦石機。
很快冰冷的空氣中就響起一陣悠揚的音樂。
鴿市十幾年的沉寂被打破了。
一位頭戴氈帽,身穿灰色中山裝的中年人忍不住說道“這,這收音機沒有電池也能響?”
李衛東沒有理會他。
礦石機雖然很小眾,總有人懂得的。
果然,中年人話音剛落,一位鼻梁上架著玳瑁框眼鏡,渾身散發著斯文氣息的年輕人就說道“同誌,這是礦石機吧?”
圍觀民眾對不用電池的收音機很感興趣,紛紛圍著年輕人問東問西。
“礦石機是什麼?”
“沒電池也能響?”
“能收幾個台?”
當聽年輕說隻能收到一個台時候,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隻能收一個台,有什麼用?”
“一個台怎麼了?就算是收音機也不能一次播兩個電台的節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