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高覽就率領著幾萬騎兵與張燕碰了麵,隻見他一臉急切地說道“燕兄,子義一人恐怕難以應對閻行那廝,我這便前去增援子義!”
說完,不等張燕有所回應,便果斷地下達命令,帶領著身後的數萬騎兵,如一陣旋風般疾馳而去,揚起滾滾塵土,向著太史慈的方向增援過去。
張燕繼續率軍向前推進,沒過多久,便看到前方有十來萬漢軍步兵正押送著幾萬俘虜,雙方迎頭碰上。
張燕見狀,當機立斷,下達指令讓部隊前往他們原先的駐地等待太史慈和高覽歸來。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太史慈和高覽終於率軍返回。高覽一馬當先,興奮地大聲笑道“哈哈,他娘的,閻行那小子竟然逃跑了!”
……
原來,太史慈追擊閻行時,速度並不快,明顯是有意與閻行所部拉開一定的距離。
而且,當閻行離開高覽羈押俘虜的地點後,他就不再有追趕閻行的意圖。
畢竟,這次追擊隻是為了不讓閻行發現羈押俘虜之地。
另一方麵,閻行在逃亡途中,不斷收集那些被打散的魏軍士卒,因此走走停停,行軍速度也不快。
閻行也知道太史慈在他後方,但隻有太史慈一人,他也不懼。
所以兩支人馬相互都在視線之內。
很快閻行所部人越聚越多,太史慈知道該離開了,不然閻行多半會反殺自己。
當即領軍撤走,路上碰上了趕來增援的高覽。
兩人一碰麵,高覽便迫不及待地對太史慈說道“子義,我等何不趁此機會,再次衝殺魏軍?”
太史慈聞言,稍微猶豫了一下,畢竟他們才剛從戰場上撤下來,士兵們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
然而,看到高覽那充滿鬥誌的眼神,他還是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於是,兩人立即率領著軍隊再次殺向了魏軍。
另一邊,閻行正在努力收攏那些四處潰散的魏軍,嘴裡不停地罵罵咧咧。
正當他無處發泄怒火時,忽然有士兵前來稟報說漢軍又回來了。閻行聽後,頓時臉色一沉,毫不猶豫地下令準備迎戰。
隨著漢軍的逐漸逼近,閻行終於看清楚了對方的旗幟,原來是太史慈和高覽。
他不禁心裡有些忌憚,若是單挑二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如今二人聯袂而來,心裡開始猶豫不決起來。
儘管此時的漢軍兵力不如魏軍,但其中的騎兵數量卻比魏軍不少。
而太史慈和高覽都是實力強勁的猛將,上次就是因為二人聯手,自己才被高覽一槍刺傷。
現在如果再次與他們交鋒,閻行擔心剛剛收攏的魏軍可能又會被衝散。
想到這裡,閻行突然下達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命令——撤軍!
他讓幾個副將帶領步兵先行撤退,而自己則親自率領騎兵留在原地,嚴陣以待。這樣一來,他們可以以逸待勞,等待漢軍的到來。
此時,太史慈和高覽將這一切儘收眼底,隻見太史慈手中大戟猛地向上一挺,身後的漢軍立刻停止前進,與前方的魏軍相距約有二裡多遠。
“敬誌!還要繼續戰鬥嗎?”太史慈目光如炬地看向前方,話卻是對高覽道。
高覽心中其實想要衝殺魏軍,但看到閻行已經拉開陣勢,步軍也已經開始撤退,他猶豫了一下回答道“子義覺得呢?”
太史慈沉聲道“如果現在開戰,隻會導致兩軍陷入混戰之中。”
……
他兩人站在原地商議著,閻行卻感到不安,心想難道漢軍還有什麼陰謀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