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撿漏開始,奇珍異寶儘收囊中!
陳勇沒在航空母艦上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整條航空母艦都被海水腐蝕得相當嚴重,早已沒有了原來的模樣。
他沒有逗留多久就繼續往前遊去,陳勇也不知道遊了有多遠,他在海裡遊泳的速度實在太快,海洋中魚類遊泳速度鯨的遊泳最高速度每小時75公裡,是人類的20倍,但陳勇的速度要比鯨魚快上好幾倍,這就是他的身體吸收了五色石頭能量的結果。
陳勇看看手中的腕表,現在已經是早上8點鐘了,他在海裡遊了有3個小時了,他心想今天也沒什麼事。
愛德華一時半會也死不了,讓他多受一點折磨。
既然自己下海了,就一定要把沉船找到,不能半途而廢。
陳勇開始思索,這樣漫無目的的走下去不是辦法,應該找到那些貨輪的航線才行,不然這樣找下去明年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接下來陳勇的目標就是海底的沉船,看能不能在沉船找到航線圖。
陳勇很是幸運,在一艘二戰時期被擊沉的軍用船隻駕駛艙裡,找到了一隻鐵箱,陳勇撬開鐵箱在裡麵找到了一張航線圖,還有一本筆記本。
因為這個鐵箱是防水的,所以筆記本還有海航圖表麵看來沒有受到什麼損毀,可是不管再怎麼防水的鐵箱,在海底裡經過幾十年的浸泡,裡麵還是非常潮濕,陳勇翻開筆記,發現紙張上的字跡很多已經模糊不清,很難辨認得清楚
陳勇現在也沒有時間去看筆記本裡麵的內容是什麼,隻能把它放進網兜裡回去再看。
他主要的就是看清楚這張海航圖,能不能找到自己現在所在的方位,然後按照航海圖去尋找沉船的下落。
陳勇知道航海圖是依照水文、地形和參照物所畫出來的,這張航海圖是二戰時期以前的,那時候的航海圖都很不標準,想要精確定位很難。
現在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依靠自己的眼力,對照著航海圖中的地形和水文流向,往前遊去。
陳勇一邊遊,一邊在腦海裡搜尋上一世的記憶,看能不能找出更好定位方法。
陳勇記得,最早的助航儀器是我們華夏國人發明的航海指南針,也就是羅盤。
15世紀到16世紀之間,西班牙、葡萄牙等航海大國開始研製一種可以通過測量天體高度求得緯度的助航儀器,它就是象限儀。航海家借助它進行“等緯度航行”。象限儀之後是一種圓圈測天儀,是一個有刻度表的圓盤,裝有一個可活動的觀察裝置。
16世紀中葉,西方航海家又從阿拉伯人那裡學到了十字測天儀,英國的航海家約翰·戴維斯對十字測天儀進行了革新,發明了反向天體高度觀測儀,即戴氏象限儀。
僅有緯度仍無法精確地定位,於是人們開始研製能求出經度的助航儀器。1755年,《月球預測表》出版,這是一種通過月球觀測來測量經度的方法。此後,t·戈弗雷和約翰·哈德利在八分儀的基礎上研製出六分儀,使用求月距法來求經度。利用六分儀,加上天文鐘和航海天文曆,人們就可以求出船舶所在的緯度和經度,準確的船位也就求出來了。
船用天文鐘是一種要求嚴格的、能夠不怕船舶顛簸運動影響的計時器,它與六分儀的研製幾乎同時完成,幾經改進後的船用計時器到19世紀初時已經相當準確了。
1843年,美國人發明了一種“船位線航法”,就是將即時的天文測天與早測的天文測天進行比較,可以同時求出經度與緯度。
這是什麼算法天文測試法陳勇哪裡會?那些什麼儀器陳勇現也沒有。
陳勇也不知道遊了多久,看見前麵有一條很深很長的峽穀,黑乎乎的一眼看不到底,峽穀上方有各種大大小小不同顏色魚類,成群成堆在來回的穿梭遊動,這裡的海洋生物特彆繁多,各種珊瑚海草長得比人頭還高。
陳勇從航海曆圖裡了解到,這裡已經很接近英吉利海峽,心裡猜測難道這裡就是英吉利海峽的峽穀?
英吉利海峽,法語稱拉芒什海峽。位於英國和法國之間,西連大西洋,東北經多佛爾海峽通北海。西界為錫利群島和韋桑島(阿申特島)的聯線向東通多佛爾海峽,東西延伸563公裡。西寬東窄,平均寬約180公裡,最寬處220公裡。麵積平方公裡。平均深度60米,西深東淺,最深點172米。近法國一側海底多淺灘,水深約6米。航道水深約35米。兩岸平直陡峭。海域內島嶼主要有懷特島、錫利群島、海峽群島、韋桑島。
海峽位於盛行西風帶,氣候溫和濕潤。2月水溫約5c,8~9月16c左右。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季節分配較均勻,冬季因氣旋活動頻繁帶來陰濕大風天氣。全年雨日150天左右。海峽呈向西開口的喇叭形,在西風控製下,海水由西向東流,海峽緊縮,造成很大的海潮。盛行半日潮,潮高由西而東增加,錫利群島附近潮高49米左右,法國一側聖馬洛灣9~12米,是世界上潮汐發電潛力最大地區之一。
1959年10月法國在聖馬洛灣建成第一座試驗性潮汐發電站;1966年底在聖馬洛灣朗斯河口上溯4公裡處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發電站,按其裝機容量每年可發電54億度,鹽度自西向東由353‰降到348‰。全年霧日30~80天。海峽水域盛產比目魚、鱈、鯖等魚類。
海峽地處國際海上航運要衝,為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全年通過海峽的船隻約20萬艘左右,居世界各海峽之冠。主要港口有英國的樸次茅斯、南安普敦以及法國的勒阿弗爾、瑟堡等。兩岸港口間有定期汽車輪渡往來。海峽風大、浪高、霧多,輪渡航運不便。1986年2月英法兩國簽署了聯合開鑿英吉利海峽隧道條約,在海峽最窄處多佛爾和加來之間海底開鑿3條50餘公裡長的隧道,供高速列車和專載汽車及卡車的列車運行。開鑿計劃從1987年中期實施,1993年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