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族從隻狼歸來的路明非!
陰麗華,劉秀的第一任老婆。
史書上記載,劉秀在家鄉種田的時候就很仰慕陰麗華的美貌,還說出過“娶妻當得陰麗華”這種話。
兩者的身份差距十分巨大,劉秀雖是漢室後裔,但隻是偏門旁支,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平民,而陰家,則是當地有名的富強世家。
陰氏家族是非常顯赫的家族,曾經輔佐了齊桓公成就了一代霸業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後,到了第七代子孫管修的時候,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之後才以“陰”氏為姓。
而劉秀的二姐夫鄧晨和陰家有親緣關係,借助於這層關係,劉秀才有機會接觸到陰麗華。
兩人初次見麵之時,陰麗華隻有14歲,而劉秀對人家14歲小姑娘一見鐘情,心裡暗自仰慕,常常掛念著,每逢二姐夫家要去陰氏家族做客,他都會跟著一同前去。
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那時的劉秀就是一個純屌絲,而陰麗華則是當地白富美排行榜上第一名的榜首,根本沒人認為他們能走到一起,說出來彆人都要笑話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但劉秀這個人,是出了名的運氣好,後來還真給他抱得美人歸了。
視角又忽然轉變,長安的繁華街市變作新野的農田。
“三弟,這竊國賊王莽將私田改為王田,奴婢改稱私屬,又改革幣製、官製,規定鹽鐵官營,當真想天下大亂麼?”這是劉秀的大哥劉縯在說話。
“你從長安學成歸來,大哥想聽聽你的看法。”劉縯負手而立,居高臨下地看著劉秀。
“大哥,今年各地出現旱水之災,南陽現饑荒之亂,你豢養的那些賓客宗族,不如遣散一些。”劉秀拱手回應道。
用直白的話翻譯今年本來田裡的收成就不好,你若是還要養著那一群吃白飯的人,怕是我們連自己的生計都成問題。
“愚鈍!”劉縯忽然大聲嗬斥一聲“三弟,我本以為你學成歸來會懂得家國大事之重,卻依舊油鹽未進半分,你當真是如那漢高祖次兄劉仲般目光短淺,這天下大亂之勢已不可攔,亂世將至,我若不結交有才之士,怎能像漢高祖一般做出一番實業!我等乃是漢室後裔,劉氏宗族,這天下,終究是漢室的天下!”
劉秀不語,隻是哀歎了一口氣。
隨後劉縯和劉秀算計起家中財產來,說道“我已召集各方豪傑來此議事。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連年,兵革並起。此亦天亡之時,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也。”
“可家中錢財見底,唯有米糧稍有富餘,怕是不足以支撐起義之勢。”
“無妨,你且去宛城賣穀。”劉縯拿出一封書信,“你帶著此信去宛城找一個叫李通的人,他有個弟弟名叫李軼,此去乃是商談起兵之事,我與你二姐夫鄧晨將於十月起兵,你與李通等人起兵宛城,我們會兵舂陵,務必推翻王莽亂政!”
劉縯硬是將這封書信塞入劉秀懷中,擺著一副“長兄如父,父命不可違”的架勢。
換在現代,可能大部分人不會鳥他,但劉秀的父親已經下葬了,在漢朝那個宗族至上的朝代,劉縯的話就相當於一家之主的話,他作為三弟,是沒有辦法違抗的,這是時代的局限性,劉秀隻得應聲下來,前去準備此事。
他其實也看得出來天下大亂的征兆,自王莽改田製私有為公有,又三番五次地改鑄錢幣,百姓早已哀怨連天,今年各地又逢天災,饑荒鬨得民不聊生,積累已久的怨氣定會爆發出來。
屆時若是手無寸兵,真的難以保證在這亂世之中保全性命。
他倒是不反對大哥劉縯起義,隻是擔心將來的是非禍端。
畫麵轉到了劉秀前去宛城賣穀的場景,他駕著牛車,數十名賓客相伴。
遠處紅日升起,地麵乾黃龜裂,儼然一副旱災的模樣。
一個小男孩隨他一同坐在牛車上。
“唉,哥哥,你明明隻是想混個官,取個老婆回家種田,怎麼會遇上這種事呢?”小男孩一臉遺憾搖頭“這樣下去彆說老婆了,種田的活都要丟了,這起義可不是件好差事,指不定把命丟了呢,那多浪費啊。”
“丟了就丟了,丟了我也不和你交換。”劉秀冷哼一聲。
“話怎麼能這麼說呢,要不然我把契約的條件放寬鬆一點,你把命給我,我讓陰麗華做你老婆,再讓你當二十年的皇帝,享夠清福。”
“我又不想當皇帝,不換。”
“哥哥你還真是倔,這麼優渥的條件你一點都不心動麼?”
“不心動。”劉秀像是趕鴨子一樣擺手,“去去去,彆打擾我,一邊涼快去,你個小妖怪一天到晚就知道跑我這來煩人,真當我和你一樣吃飽了沒事乾啊。”
小男孩聳聳肩,身形隱去。
劉秀來到宛城,和李通商量起兵之事。
十月,他們在宛城起兵,而劉縯在舂陵率領七八千人起兵的消息也傳了過來。
打著“漢室後裔”的名號,很快他們就聚集起一群有誌之士。
路明非看著劉秀騎牛作戰,沒辦法,他們的資金和裝備實在太差,連一匹戰馬都沒有。
劉秀早年在監獄裡的經曆讓他練出一股狠勁,他在戰場上絲毫不畏敵,下手非常狠辣,經常對著敵人的雙股之間發起重擊,精通各類要害部位的所在地。
不過他的刀法還是太差了,路明非看他的操作,時常會有命懸一線的感覺。
十一月,劉秀和劉縯的“柱天都部”會師於舂陵,然而會師之後,氣氛卻有些不太對勁。
劉縯將劉秀約入營中密談,一臉焦慮“柱天都部已有萬人餘,但王莽威入人心,各宗族心有恐懼,多有觀望之意,不願出兵出財,如此以往,起義軍怕是要分崩解離,三弟,你可有策”
這種話和外人是說不得的,劉縯也隻有在麵對親兄弟劉秀之時,才會吐露真心。
“這三弟無策。“劉秀搖搖頭。
“唉”劉縯焦頭爛額地踱步,又與劉秀聊了些心事,隨後讓他離開,說自己會想對策。
劉秀夜在營中,望著油燈發呆。
“哥哥,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幫你解決嗎?”油燈上的火焰搖晃,一個影子忽然出現。
“妖怪,你且去一邊去。”
“哥哥,你可記得你那日為何出獄?”
“當然記得,那賊子良心有愧,去官府自首,我才從牢獄中釋放。”
“那你可記得你如何入得太學?”
“我親自投書國師,自是國師推薦我入太學。”
“你可想過,那國師劉歆位高權重,怎會理會你一鄉土之農?那賊子多日在外瀟灑,又怎會官府自首得牢獄之災?”
“自是國師良善,念我是漢室後裔,賊子良心突起,怕得報應,心有愧意,後去官府自首。”
“你真當你的運氣有這麼好啊,什麼好事都給你撞見了。”
“此話怎講?”
“唉,罷了罷了,你若是看不慣我,我走便是了。”小男孩負手搖頭,直朝外走。
“等等”劉秀叫住了他,“你可有策。”
“有啊,我當然有。”小男孩微笑著轉過頭。
“若非又要讓我拿命來”
“不不不,這點小事怎麼值得你的命呢。”
次日,一套紅色的將軍服出現在視角裡。
“妖怪,這東西真的有用?不過是一套衣服而已,怎麼穩住人心?”
“你試試就知道了,試了又不會出什麼事。”
說著,劉秀便取下那套絳紅色將軍服。
“這衣服怎麼穿的?”
“彆亂動,我來幫你。”
片刻後,他走出營帳逛了一圈,在眾人麵前露了個麵,隨後又回到營帳中。
“這有什麼用嘛。”他嘟囔著抱怨,取下頭盔。
“晚上你就知道了。”小男孩笑道,身形逐漸透明。
到了傍晚,劉縯又找上了劉秀,一臉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