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瘋皇!
,大明瘋皇
誰來當國王?
這個問題著實讓人頭疼。
如果讓印第安部落組成藩屬國,大明就必須給人家封個國王。
問題,泰昌都不知道封誰當國王好。
而且,讓他們自己推選也不行。
因為國王的權力太大了,可以說整個藩屬國都屬於國王,藩屬國的國王也可以定整個藩屬國所有人的生死。
這麼大的權力,誰不眼紅?
國王那就是一國之主,十幾個部落甚至幾十個部落組成的聯盟,讓人家自己推選國王,各個部落真會為此打起來。
如果是殖民者,肯定希望他們打起來,自己人消耗自己人的實力,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就一口把人家吞了。
這是殖民者慣用的手段,甚至,印第安部族或者部落之間不想打殖民者都會挑唆他們打。
曆史上阿爾岡昆部族和易洛魁部族就被殖民者挑起了大戰,結果打得一塌糊塗,最後雙方都被殖民者給吞了。
泰昌當然不希望印第安部落自己打起來,他是想印第安部落聯合起來去打歐陸殖民者。
問題,這國王是真不好選。
那麼,怎麼辦呢?
或許,可以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管理部落聯盟。
想到這裡,他問新晉的禮部郎中陳思明道“思明,各個部族的部落好像都有酋長、酋帥和長老吧?他們平時決定什麼事的時候是酋長一個人說了算,還是大家商量著來?”
陳思明想了想,隨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沒有參加過他們的長老會,所以不敢下斷言,不過,從微臣看到的情況來看,平時長老和酋長的權力好像差彆不是很大。”
嗯,這所謂的長老會應該類似於議會,而酋長大概就類似於議長。
這種方式好像也不是不行。
其實,關於部落聯盟的權力架構完全沒有必要走尋常路,照搬其他藩屬國的模式,用印第安部落自己的模式可能還更好一點。
至少,人家已經習慣這種模式了。
想到這裡,泰昌果斷道“那行,讓他們成立部落聯盟,朕就不給他們封什麼國王了,就讓他們用長老會的模式來管理部落聯盟,有多少個部落就推選多少個大長老出來,部落聯盟有什麼事,讓所有大長老開長老會來決定。”
呃,這麼搞?
一眾隨行的文臣武將聞言,無不目瞪口呆。
他們真沒想到,皇上會想出個這樣的方式來。
這麼搞能行嗎?
孫傳庭愣了一陣,隨即小心的問道“皇上,要是他們因為什麼事爭論不休,誰都不服誰,怎麼辦,這樣不是耽誤事嗎?”
這樣的情況當然是有可能的。
不過,這對於大明來說是好事。
泰昌睿智的道“這是好事啊,我們可以派總督常駐新殷都城,專門管這種事啊,如果他們爭論不休,那就請我們指派的總督出麵來給他們調和調和,下個定論啊!”
這個好像還真是好事,至少對大明來說是好事。
孫傳庭聞言,不由連連點頭道“皇上英明。”
你明白了是吧?
泰昌乾脆道“要不這出麵調和的事暫時由你來負責?”
這!
孫傳庭無奈的道“皇上,微臣鬥膽,水師這邊微臣事也不少,部落聯盟的事微臣恐怕兼顧不來啊,而且,微臣有時候也不在這邊,到時候恐怕誤了人家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