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如實招來?”閆師鬼臉嚇人,冷喝一聲差點沒要了那柴夫的命。
柴夫如實交代,確實是有人找到他,要他在北山堆放引火的乾燥鬆毛,他花了好幾天的功夫,日夜不停地忙活才終於堆完四處。按照約定,他放了火。
聽完這些,花老頭子問閆師“就憑這些,你怎麼判定這場山火跟我有關?”
閆師道“山火是人為縱火,說明不是你口中說的神罰。你殺木子丘,又主動敲鼓跑來喊冤,煽動民心,如此明顯,還想狡辯嗎?”
花老頭子嘴硬,不認罪,閆師暫且將他收押大牢。
不過,自這次升堂後再也沒有人議論天降神罰的事了,如果世上真有因果報應,還需要典獄司做什麼?還需要王法做什麼?
柴夫也被關了天牢,他沉默不語,一有機會就衝撞門牆柱子,一心尋思。後來閆師才弄明白,他之所以答應點燃北山,是為了得到一筆錢安葬女兒。柴夫的女兒被鄴城紈絝小混子武正陽看上,那武正陽主意賊,直接把人給擄走了。武正陽沒打算怎麼著她,隻想跟她成親。但那女娃受驚不小,一頭撞在柴房灶頭上死了。武正陽嚇壞了,把屍體悄悄扔到柴夫門口就逃離了鄴城。
柴夫哭得嗓子啞了,想好好安葬女兒卻沒錢。剛巧,有人找上門,讓他做這件事,事後給他一大筆錢,不僅能安葬女兒,還能離開鄴城尋仇。
柴夫動心了,一一照做。
山火亂竄的那天,柴夫遙遙看著鄴城受到牽連,人們哭號逃竄,心中悲痛,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
“我這麼做,和那千刀萬剮的武正陽有何區彆?”
柴夫隻想以死謝罪。
花老頭子不肯認罪,他說,隻要沒有充足的證據,閆師就拿他沒有辦法。閆師卻告訴他,單單殺害木子丘這一樁罪就夠判他死刑了。至於山火一案,早晚會找到證人!
閆師話音剛落,衙役就前來稟報說舒小畫和雲哲擰了兩個人漁夫打扮的人來,他們是花老頭子埋在鄴城的棋子,平時從不聯絡,關鍵時刻才會啟用。如今,花老頭子入網,這兩人也露出馬腳被雲哲和舒小畫抓了回來。
三人被分開審訊,證詞有出入的地方全都重新再審。
一開始,花老頭子毫不畏懼,可是,一天審問下來,兩個手下供認不諱。三天審問下來,花老頭子也扛不住了,撒一個謊,就得用更多的謊言彌補。一句補一句,稍有不慎就露出馬腳,最終,他無力圓謊,隻能虛弱地在罪狀上摁了手印。
按照唐國律法,殺人償命,放山火導致半城蒙難者按律當斬,頭顱需懸掛城牆半月以示懲戒。
但閆師在割下花老頭子的頭顱後沒有懸掛在城牆上,而是秘密派人快馬一騎送去了京城,擺放在了丞相的書案上。
丞相,才是真正的幕後做局人!
雖說丞相派了裘公公,又利用了拂衣門染指鄴城,給人一種他無處不在的感覺。事實上,如果他真懷疑真太子在鄴城,一定會親自前來。
可是,他沒有,他隻是坐在相府的高樓上靜觀著一切,仿佛所有人都是跳梁小醜,都被他玩弄於鼓掌間。
丞相為什麼不親自來鄴城?他知道鄴城沒有真太子,隻是派點無關緊要的人擾亂視線。
他為何如此篤定真太子不在鄴城?
因為他知道真太子在哪兒。
“有九魚圖的地方就有唐國天子”這個消息就是丞相放出來的,他的目的是要挑起天下野心勃勃之人敏感的神經,讓他們滋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欲望。
誰找到真太子,誰就有推翻亂世王朝,走上帝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