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詭異的是,全真教在武林中並未有任何的大動作。
全真教這邊除了既定的想西南、西北發展之外,就是接收了武當的勢力範圍,但是,也並沒有窺視武林的舉動。反而是,全真教有名的高手,紛紛閉關消失無蹤。
終南山上,除了張三豐坐鎮之外,全真教有名的高手全部不見蹤跡。
全真教情況不明,明教行蹤不定。武林各大門派也無心他顧,借著天下局勢混亂,大肆的招收門人弟子,擴大影響了。
盛世文治,亂世學武。
眼看天下烽煙四起,亂世已至,無數地方豪族,紛紛派遣族中弟子,前往各大門派求學,並且,托庇於武林大派之下。
對於武林中的情況,玄陽並未在意。
數年來的不斷融合,全真教、明教、青龍會,已經逐步融入到漢軍集團之中。全真教保留的隻有一個殼子,終南山上除了教授新弟子的門人外,其他的早已加入漢軍。
並且,隨著漢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各方豪傑,草莽英雄,文人謀士,加入漢軍。
一個政權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的包容並蓄。
玄陽搭好的漢軍的主體,無數的能人異士,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來完善整個漢軍集團的未來。
三年來,漢軍集團少動刀兵,大部分時間都在修養生息、積聚糧草、訓練軍士、培養大量的基層政務人員。
剛開始,漢軍在江南的收地行動,遭到了江南文人的強烈抵抗。
有玄陽這位擁有強硬手段的領導者在,可不會慣著這些不配合的人,隨著屠刀的落下,敢於在明裡反抗的人逐漸消失。
當然,雖然沒有人敢明裡抵抗。
但是,我輩讀書人自有傲骨,你漢軍馬上打天下可以,還能馬上治天下嗎?我等不與漢軍為伍也就是了,沒有我等文人相助,江南如何能治理好。
大多數的人抱著這種想法冷眼旁觀,甚至,有不少先前投靠漢軍集團的文人士子,也脫離漢軍而去。
士農工商,士人治理天下,這是文人的傲氣所在。
不少人,在期待著漢軍的傾覆,或者向文人低頭。
當時江南士林的背棄,差點把李善長嚇死。
但是,玄陽仍舊不疾不徐的坐鎮集慶,堅持推動征地運動。正是有玄陽的強硬意誌和支持,江南收地才會順利徹底地進行。
不過,江南士林的背棄,也導致了漢軍集團治下的官吏大大的不足。
不過玄陽並未著急。
調撥麾下所有的人手,終於在江南把政務院最基層的統治結構,保甲製度;保——甲——村,建立起來,並且,建設的越來越完善。
保甲製度推行到哪裡,就代表哪裡的黎民黔首,獲得了土地。也代表哪裡徹底地成為漢軍的領地。
隨著基層政權的完善,漢軍集團的統治也越發的穩定。
縱使現在漢軍集團下的府、縣官員依舊不全,也不會影響漢軍集團的整體運轉了。
漢軍集團內部,有極其完善的晉升機製。
這三年裡,已經有不少優秀的村長,脫穎而出,進入到鄉裡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