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樓令之前沒有進行教育,獲得了“下大夫”爵位和封地,外部並沒有那麼多人才可以招攬,自己累到死都不可能將偌大地盤管理好。
春秋時代的人才是什麼?首先必然識字,然後一般有渠道識字的人,他們一定有自己的家族,或是祖上闊過,到了他們這一代落魄下來。
那麼,即便是有一些落魄的人,他們掌握知識與一些實際管理技能,憑什麼要接受樓令的招攬,來跟老樓家在吃苦中進行發展奮鬥,不是去一些大家族尋找更好的機會?
受限於家臣再怎麼樣都是家臣的關係,真的沒有多少人願意願意去玩什麼“苦儘甘來”,期間耗費的時間足夠長,再來就是未來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在樓令進駐城池之後的第七天,派出去的人陸陸續續回來,他們帶回了幾個村莊擁有一定話語權的人。
“我去的村莊,人口數量約兩百,可耕作農田約一千八百畝。”
“我這邊好一些,人口約四百,農田應該達到三千七百畝。”
“我……”
樓令聽著彙報,腦子裡進行累加計算,慢慢也就有一些譜了。
根據一係列的探查與統計,留在“平陵”本地的人口約是一千八,現成可耕作的農田約有九千畝。
講實話,以那樣的人口,隻有九千畝可耕作農田根本就不夠。
這一點,樓令見了被召喚過來的當地人,看到他們一個個臉黃肌瘦,哪能不知道本地出產的糧食根本不夠吃呢。
“主人,不是我們不想開墾,主要是……”黑兔後麵的話沒敢往下說。
樓令理解。
要是屬於各個貴族的封地,貴族為了自己的家族發展,他們一定是極儘所能將可以利用的資源給用上,才不會丟在一邊不做利用。
吃公家飯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隻是替誰代管,尤其是做好了或做壞了都一樣,反正就是混日子而已,怎麼可能用心……或者有主動做事的意願?
“現在還真的沒有考績這一回事……”樓令所知道是無論國家或是家族,真的沒有考績那麼一回事。
在國家層麵,有再強的能力都比不上血統。
在家族的層麵,其實也是血緣優先。
因此,不是一開始就追隨初代諸侯外出拚搏的人,基本上沒有出頭的機會,哪怕是機會來了多數人都是把握不住。
那是大環境所決定,不由個彆幾個位高權重的人想改變所能夠改變。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掌握話語權的人,他們壓根就不想去變,個彆想改變的人所能做到也太少。
那樣一來,隻有大環境出現變化,例如隨著各諸侯麵臨不變則亡的情況,到那個時候才會出現頻繁打破常規的事情發生。
“湖泊是國君的‘專利’之一嗎?還是隻有河係算啊。”樓令認為自己需要搞清楚這一點。
短時間內開墾出足夠多的農田屬於不可能,隻有持續投入人力與資源經年累月做去。
在“平陵”的南麵有一個大湖泊,樓令來時特地去考察了一番,裡麵的魚多到了泛濫的程度,不利用起來簡直就是一種天大的浪費。
“先打探清楚,要是湖泊也算……,怪不得我乾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了。”樓令就不信誰都嚴格遵守‘領主權利’這種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