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衛國的“國樂”是什麼風格,它大多數是輕快的節奏,某些時候的演奏聽著還比較悠揚。
魯國對衛國的“國樂”評價是靡靡之樂。
概括起來就是衛國的“國樂”明顯不符合正統,顯得特立獨行。
魯國的評價已經算好了,日後晉國會有一個人來衛國接受招待,享受了極高的待遇,轉眼間卻是翻臉,詛咒衛國遲早要完。
光聽音樂就判斷這個國家要完蛋?在這個重視“禮”與“樂”時代,隻能說有一定的合理性。
隻不過,晉國的師曠喊衛國要完蛋,結果其餘諸侯先後完蛋,衛國倒是幸存到了秦末,算是給預言失敗了。
欒書之前已經發現樓令在發呆,並沒有因此而高看樓令一眼,心裡想的是“也對,樓氏才崛起多久,根本不懂欣賞。”
那倒也不是詆毀,更沒有多少看不起的成份。
事實是什麼?當代九成九的人,他們一生中都未必聽過音樂,彆說是聽過大型樂團的合奏了。
晉君獳想起了諸侯對衛國“國樂”的評價,尤其是“權威”的魯國有正式做過評價,哪怕再想聽完也不能繼續坐著,沒有多久向衛君臧進行請辭。
衛君臧當然知道怎麼回事,要說心裡沒有埋怨屬於不可能,隻是不敢當著晉君獳直接發飆。
幸好,欒書以及其餘晉人留了下來,倒是不至於讓衛國君臣太過難堪。
從走神狀態回過神來的樓令發現現場眾人的臉色不太對,心裡訝異到底是什麼回事,問當然是不會問出來。
在演奏結束後,進入到吃吃喝喝的階段。
哪怕是吃喝,現場的氣氛仍舊沒有回暖,到最後用非常尷尬的形式結束了這一場宴會。
“僅是用音樂就判斷一個國家的前途,魯國才是輕浮的一方。”郤錡不喜歡魯國,一直都不喜歡。
欒書想阻止郤錡已經來不及,隻能發出苦笑。
其餘人卻知道郤錡的為人與性格,沒有對郤錡再一次發表對魯國不爽的看法,感覺到有什麼好意外。
眾人回到營區,沒有多久卻是接到晉君獳的指示,他們要當即拔營繼續南下。
“是楚國有什麼動作嗎?”
“沒有聽說啊。”
“那為什麼來往匆匆?”
“你問我,我問誰。”
大家對晉君獳的舉動是真心不解。
而晉君獳其實是因為衛君臧派人來特意道歉給弄得羞愧難當,才會以這種跑路的方式趕緊離開。
說來也是,彆人隆重招待,結果自己因為音樂半途離席,哪怕不是惡客,起碼也顯得極其不禮貌。
事後再不表現出羞愧的一麵,以後誰還敢輕易接待晉君獳啊?
而樓令知道是因為音樂的關係,講真話就是覺得莫名其妙,聽一聽不過腦子,更不會去進行多想,注意力放在了趕到“平丘(開封以東)”的齊國一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