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發溜達了相當多的地方,親眼看到晉軍在鄭國北部做什麼,一開始看得迷迷糊糊,慢慢搞懂是怎麼一回事。
“他們這是不走了啊?”公子發察覺到這一點,一股涼意從天靈蓋直接蔓延到腳底板。
大批的鄭人正在被晉軍轉移。這點倒不算什麼反常,勝利一方押解俘虜回國是很正常的事情。
存在反常的地方是,晉軍將搜羅來的物資集中,一點沒有運回去的跡象。
另外,晉軍不止在大肆清場,他們還修繕了各處的村莊。
“一定是想長期占有才會修繕,不然晉軍是在幫我們(鄭國)修繕嗎?”公子發渾身都在顫抖。
發現這些的公子發一刻都不想多待,隻是也無法當即回去,要先再去拜訪晉國的那些卿大夫,再當麵提出告辭。
並不是單純因為公子發的隊伍中有不少晉軍,才讓他無法回去。
在當前時代,不告而彆是一種極其沒有禮貌的事情,貴族之間這麼乾有極大的可能性會反目成仇。
我好好招待你,結果說一聲都沒有就跑?到底是在哪裡招待不周,以至於你乾出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對我有了怨懟。
好了,可能會有怨懟,不是等於結仇了嗎?
那……,是不是該做好相關的準備,等著大打出手呢。
所以,作為客人要離開,確實是需要說一聲,免得發生什麼誤會。
公子發去見了晉國的幾位卿大夫,極力偽裝自己什麼都沒有發現,一一拜訪再提出告辭。
“這位公子沒有曆經過風浪,演技壓根不行。”樓令對公子發的行為作出評價。
郤至好奇問道“演技?”
春秋時代確實沒有“演技”這個詞。
應該說,春秋雖然是創造最多成語的時代,但是春秋時代本身的詞彙很稀少。
實際上,現代天朝很多都是“舶來”的詞彙,大多數還是近現代才從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那邊拿來用。包括但不限製於服務、組織、紀律、方針、政策、申請、解決、理論、哲學、原則……,等等超級多的詞彙。
所以,真的有穿越這麼一回事,用現代的遣詞用字去跟古人交流,哪怕學會了古人正在用的發音,古人真不一定能夠聽懂穿越者說的詞彙是什麼意思。
樓令犯了穿越者都會犯的錯誤,不得不解釋“演技”是什麼,又因為春秋時代沒有戲劇等娛樂項目,單單是“演技”這個詞彙卻是說了近百個字才讓郤至搞明白指的是什麼。
畢竟,凡事都要有基礎邏輯,沒有那個基礎邏輯就不存在上層結構。沒有相關的基礎概念,怎麼去做到一點就通呢?
“你這麼一說,顯得極其複雜。不過,他發現對我們是好事。”郤至說道。
他們為什麼同意公子發到處去溜達?不就是要讓公子發自己去發現正在發生事情,再從中明白嚴重性嘛。
今年,晉軍並不撤軍。
隻不過,不撤軍並不代表沒有進行納賦人員的輪換。
部隊不輪換,超過服役期限就要由下達征召命令的人後勤保障,哪怕庫中的積蓄再多,能省怎麼可能不省。
所以了,麾下部隊即將到服役期限的時候,下令征召的人會很有自覺地召喚新的部隊來輪換。
軍隊的輪換方式是,各個家族的家主在封地下達征召命令,等封地的部隊抵達鄭國北部,原本駐紮在鄭國北部的駐軍回國解散。
如果楚國或鄭國關注晉國本土,他們會發現晉國在臨近冬季前有大動作,再被嚇得膽戰心驚。
郤氏、荀氏、範氏、樓氏這四個卿位家族都下達了新一輪的征召命令,其餘當年沒有納賦的中小家族得到命令集結南下,晉國新一輪起碼有八萬將士集結起來,加上在鄭國北部的駐軍,等於晉國一次性發動了將近二十萬部隊。
那是近二十萬有經過訓練的部隊,並不是胡亂拉壯丁湊出來,以所處年代而論,真的是相當恐怖的一個數量。
很明顯的事情是,一次性征召二十萬軍隊並不是晉國的極限,要是列國發現這一點,他們會更加害怕。
同時,幾位卿大夫之中的郤錡和士魴已經啟程回去本土。
郤錡回去,不是國內發生什麼大事。
作為晉國的中軍將,軍事和政務兩手都抓,堆積了一年的公務不能不處理。
再來就是郤錡生病,需要回國去調養一段時日。
不出意外的話,郤錡在來年春播之後,會再次南下來主持對鄭國的討伐。
另一個回去的士魴就是真的碰上了大事。
那是範氏治下有赤狄反叛。
那些反叛的赤狄,他們與鮮虞人勾結,入侵肥國又劫掠範氏的村莊。
士魴回去主持鎮壓反叛的赤狄人,有可能還會去援救到處烽煙的肥國。
本來應該是士匄回去。
隻不過,赤狄人的反叛對範氏來講已經不是第一次,沒有讓範氏感到過於緊張。
士匄決定留在鄭國,抓住機會與郤至、樓令增進彼此的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等鄭國君臣發現我們的部隊進行輪換,他們會再一次派來足夠分量的人,啟動正式的談判。”樓令說道。
“他們會屈服的吧?”魏顆問道。
樓令要回答被狐雍搶了先。
“他們敢不屈服?”狐雍說道。
魏顆近期才來到“管”地,之前在率軍南征北戰。
一同過來的還有狐氏之主狐雍,以及其餘中小家族的一家之主。
郤至看了看魏顆,又看了看狐雍,嘴角微微往上勾。
以統屬關係的話,狐氏是樓氏的附庸,看上去魏氏也靠攏向了樓氏,四舍五入就是郤氏麾下多了兩個實力不弱的家族。
而因為魏氏、狐氏表現出緊緊跟隨樓氏的關係,樓氏看上去不比荀氏、範氏在紙麵數據上的實力相差太大,著實是讓郤錡和郤至都覺得很有麵子。
我的一個小弟,他在實力上跟兩個老牌家族實力相差無幾。
我很強,我的小弟更強。
是不是說明我這個大哥當得很稱職,非常值得驕傲?
當然,前提是樓氏沒有想要脫離或跟郤氏敵對的跡象。
至於樓氏會不會跟郤氏為敵?
在世人看來,樓令以及樓氏有當前的成就,離不開郤氏的扶持。
因為世人的看法,樓氏跟郤氏和平分手都能算是忘恩負義,樓氏敢攻擊郤氏則是大逆不道。
有上麵兩種普世價值觀,等於樓氏身上套著枷鎖,多麼失去理智才會乾出那種事情呢。
名聲在很多時候通常顯得沒有什麼鳥用。
可是,往往覺得名聲沒有什麼鳥用的人,他們一定會陷入千夫所指的窘境,乃至於是自己走了一條絕路。
什麼“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類,當然不是因為純粹有一個好名聲,必定是能夠給多數人帶來利益,或是為其剪除威脅,也能是抱團取暖,無法缺失的要素是至少使人願意相信其信譽。
背叛者天然不可信,無論是因為何等理由而背叛,完全是注定的真理。
因此,得是郤氏主動乾出什麼傷害樓氏的事情,樓氏才有理由與郤氏和平分手。
樓氏攻擊郤氏?那得是郤氏對樓氏乾了極其過分的事情。郤至做的事情不到極其過分的程度,樓氏還手一樣會被世人覺得忘恩負義。
當然了,由於樓令發展路線的規劃,郤氏跟樓氏當前不存在什麼衝突,甚至還能夠形成很大的互補。
因為存在很大互補的關係,郤氏的一叔二侄之中,隻有郤犨出於個人原因會時不時調戲一下樓令;郤錡和郤至不說百分百相信樓令,起碼兩人在大小事上願意詢問來自樓令的意見。
“是不是該給鄭國更大的壓力?”郤至問道。
所有人一致看向樓令,等著給出說法。
士匄笑著建議道“或許可以去‘新鄭’附近逛一圈。”
樓令對士匄搖頭說道“我們在入侵鄭國,暫時的逼迫力度已經夠了。”
貪多嚼不爛啊!
這是晉國百多年來,再一次試圖侵占同為封臣的土地。
兩個分封國家在領土主權上進行較量,需要觀察一下其他國家的情緒反饋。
說到底就是,晉國不能成為天下公敵,一旦所有國家都站到楚國那一邊,屆時晉國可以自保卻是要被封鎖在晉地無法動彈。
一般來說,快要進入冬季就不會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今年的晉國卻是不一樣。
複一次集結起來的大軍走“孟津”來到鄭國北部,他們經過周王室地盤的時候,無數來自列國的人看到,消息給擴散了出去。
新一批南下的晉軍將近八萬。
晉國在鄭國的軍隊不少於十萬。
那就是晉國一次性動用超過十八萬的兵力!
新抵達的晉軍接替了各處的駐軍,服役了一年的相當部隊踏上歸國之旅。
並不是所有駐軍都得到輪換,取決的條件是本家族有沒有富餘的兵力。
想走又想得到好處?
比如等到分配鄭國土地的時候,獲得其中的一份?沒有這種美事。
想要獲得好處,封地卻是征召不出更多的兵力,隻能是繼續服役下去。
離開鄭國的晉軍,他們帶上更多的鄭人北返。
在今年的秋季末尾,晉人顯得很忙,忙到不是在肅清抵抗,便是雙腳不停走路。
晉軍以最高效的效率完成了輪換,直至下雪都沒有停止對占領區的肅清工作,倒是沒有繼續擴展占領區。
很忙的晉人,他們不畏寒風修繕各處場所。
如果發現抵抗組織?他們又會在軍官的帶領下出動。
占領某一塊地盤這種事情,幸好範氏力主攻打赤狄,給予晉國各個家族增加經驗的機會。
沒有範氏那一次力主攻打赤狄,說起來晉國已經數十年沒有大舉擴張,真的沒有多少相關的經驗。
同樣的一件事情,有經驗和沒經驗,做出來差距太大。
這一次在攻占鄭國各處城鎮上麵,郤氏率先跟樓氏學,隨後引發了向樓氏學習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