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樓令堅持認為郤錡當中軍將是最合適的呢?因為郤氏好多次因為私仇而發動國戰,每一次都能夠找回麵子。
所以,若是其他人來當晉國的中軍將,列國固然會害怕晉國,隻是絕不會像郤錡擔任中軍將那樣害怕。
因為冬季到來和雨季的影響,大型的戰事停了將近四個月,重新爆發交戰的烈度超乎想象,僅是第一天雙方合起來的陣亡人數便超過一萬人,傷患多到難以統計。
恢複交戰之後,高強度的交鋒維持了六天之久,打到雙方筋疲力儘才降低交戰的烈度,隻是仍舊沒有分出勝負。
“我們是真的打不下去了。”齊君環臉色非常不好看,哆嗦著嘴唇說道“先投入三個‘軍’,後麵又增援一個‘軍’又三個‘師’,陣亡、失蹤和重傷人數超過一萬五千,我們已經儘了最大的義務。”
齊國出兵約六萬,有那樣的損失,作為晉國的盟友確確實實是非常得力。
衛君衎苦笑說道“我們在‘楊梁’投入三個‘軍’又三個‘師’的兵力,損失的戰鬥力跟齊國差不多。”
隨後便是其他國家的一國之君訴苦。
有些國君說出的傷亡數字或許不大,付出的犧牲卻是極大。這是他們舉國之兵也就千人,丟進戰場後沒了一兩千人,等於全國有一半兵力在為晉國服務期間給消耗了。
“我們要訴苦嗎?”魯君午低聲朝季孫行父問道。
所有參戰國之中,魯國不是傷亡數字最低的國家,隻是一共出動四個“軍”和兩個“師”之後,陣亡、失蹤和重傷的人數約是七千。這樣算起來,魯國的折損就變得不那麼嚴重了。
季孫行父壓低聲音,說道“諸侯都在抱怨,我們不能顯得不合群啊。”
魯君午想想也是,找機會向晉君周訴苦。
晉君周聽了魯君午的訴苦,不解地問道“據我所知,貴軍參戰次數最少?”
魯君午看向季孫行父,用眼神詢問是不是那麼回事。
“君上,晉國下軍將很照顧我軍。”季孫行父趕緊給予提示。
魯君午重新看向晉君周,說道“我部在樓氏之主麾下。”
沒幾句話的功夫,多數列國的君臣看魯國君臣的眼神開始變得奇怪起來。
他們很知道魯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魯國有過風光的時候嗎?那肯定是有的。
魯國最風光的時候是在周公旦時期,當時的周公旦雖然沒有到魯國親自坐鎮,給予的支持卻是遠超想象。
說白了,周公旦是攝政來著,手指頭稍微漏一些就能撐飽任何一個諸侯國。
魯國高速擴張時期便是得到周王室最大的支持,才能夠拳打東夷各部,腳踢北狄諸聯盟。
而魯國和齊國的恩怨怎麼來的?要知道齊國世代與周天子聯姻,看到周王室對魯國不留餘力的支持,再看自己沒有得到多少支持,齊國比較之後能夠沒有意見嗎?兩邊又在勢力劃分上存在不小分歧,時不時發生摩擦,仇恨是越積累越深了。
要說什麼事情讓齊國和魯國變成死仇,應該是得到最大好處的魯國最應該站出來發揮作用的時候,也就是麵對狄人的霍亂之下,魯國坐視列國受苦,齊國站出來扛鼎卻是遭到魯國的各種羨慕、嫉妒、恨,互相下絆子和各種陰招不斷,搞著搞著兩國就變成了死敵。
從齊國坐實了天下霸主的寶座,魯國自視甚高之下就各種酸,逐漸讓魯國變成一個嘴巴很能噴的國家。
時至今日,列國對魯國的印象隻剩下一種,歸納起來就是一個不乾正事又總是喜歡嘰嘰歪歪的國家。
“攤上這樣的君臣,實在是白瞎了魯人的身高體壯。”國書直接出聲嘲諷。
彆說,真彆說,以身高和體格來說的話,魯人的平均值確實要好過大多數列國。
諸夏大地現在不缺一米八到兩米身高的人,接近兩米身高的人大多數是魯人。
要論身高和體格的話,無疑魯人會是很好的兵源。
非常尷尬的地方在於,擁有身體素質最好兵源的魯國,魯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非常一般。
魯國君臣當然聽到了國書的嘲諷,直接讓一些人當場炸毛,張嘴對著齊國眾貴族就是一頓輸出。
論身高和體格的話,其實齊人並不差,至少要優於多數國家。這或許是地域性質上的優勢?
隻不過,當前公認的天下霸主是晉國,一直以來跟晉國爭霸的國家是楚國。
晉人的平均身高應該是在一米七五左右?
楚人的平均身高要矮一些,應該有個一米六五?
這也就說明一個國家強不強,不完全取決於兵員的身體素質。
當然了,要是在兵源素質上占優,其它配套不是太過差勁,國家再弱也弱不到哪去。
在任何時代,官兵的素質都是最為重要,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作戰意誌。
齊國和魯國都是屬於高層變爛,國家虛弱下去再也無法恢複巔峰的典型。兩個國家的高層各有各自的爛法,隻是魯國接受了現狀,齊國仍舊還有雄心壯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好好的一場會議,變成了魯人和齊人互噴。
樓令在魯人和齊人開始互噴之後,移動位置來到郤錡邊上。
“楚軍垂死掙紮差不多要結束了。”樓令先說這一點,不是這樣也不用開大會。他看到郤錡認同地點頭,才繼續往下說道“我的意見是楚國如果尋求談判,要求他們割讓陳國與蔡國,其餘賠償按照舊例加兩倍。中軍將的意思呢?”
郤錡沒有馬上回答。
這一場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年多,屢屢爆發規模很大的交戰,哪一邊的損失都不少。
晉國先後投入的兵力接近二十三萬,永久損失的戰鬥力接近五萬,不能說傷亡不夠慘重。
什麼叫永遠損失的戰鬥力?即是陣亡或殘廢。
戰爭還沒有結束,疫病也在繼續蔓延,無論是哪一個國家,損失都還沒有完全停止。最後到底是損失多少,講實話就是誰都無法給出一個最終的數字。
郤錡在了解相關的傷亡數字之後,哪怕是為人心很硬,還是吃了一大驚。
晉國很強大,不代表戰死或殘廢五萬人無所謂。
那可是五萬的納賦之人,儘管“羨”占到的比例最大,每一名“士”或“徒”戰死就代表一個家族失去家主,怎麼可能不會對國家產生影響。
“這一戰,我們戰死了四十多名‘大夫’,可謂是損失慘重。”郤錡說道。
從未有過這樣的戰爭,也就是大批的貴族戰死。
以往的戰爭之中,戰死十來名有大夫爵的貴族都足夠駭人聽聞,光是晉國就有四十多名有大夫爵的貴族戰死,楚國那邊戰死的貴族絕對更多,再加上其餘參戰各國,也許死在這一場戰爭的貴族會超過三百?
那就是擁有不小封地的家族,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家主。
以為隻是失去家主嗎?還意味著各個家族出現了人脈上麵的難題。
在當前年代,一家之主在出征前,他們不會刻意跟繼承人轉交人脈。這是因為有交戰規則的存在,要非常倒黴才會戰死疆場。
沒有事先做好交代和部署,新的一家之主上任,無論是恢複或是重建人脈關係都需要時間。
要是家族之間存在借貸,好多借和貸可能沒有被記錄,隨著一家之主的死去而不存在了。
那些一家之主戰死,不止是影響到了各個家族,國家也失去了經過實戰考驗的中層或高層將校。
“老夫本以為你會請求攻入楚國本土。”郤錡真的那樣認為。他嘴角扯了一下算是笑過,轉瞬即逝恢複了麵無表情的模樣,說道“如果楚國主動求和,便按照你的建議來辦。”
攻入楚國本土?要是情況允許的話,樓令肯定想要那麼做。
現在的情況是,晉國的一眾小弟完全撐不下去,再要求他們硬撐,幾乎跟撕破臉差不多。
鬨到撕破臉的話,晉國再強也不再是公認的天下霸主。
什麼是天下霸主?以當前的時代而論,主要是一眾諸侯臣服,願意每年進行上貢,得到召喚出兵參戰。
那麼就是說,晉國再是武德充沛,一旦多數國家不願意臣服,一樣不是得到承認的天下霸主。
其實,這一項規則一直通用到現代,不是實力多麼強大才是霸主。當然要有實力,隻是光有實力不夠,需要多數國家甘願臣服。
樓令為晉國規劃了兩條道理,要麼是取代周王室的地位,不然就是極力對列國進行兼並。
無論想達成上麵的哪一個目標,晉國不能夠變成天下公敵。
現在還有一個特殊情況,疫病正在持續蔓延,以楚軍爆發的疫病最為嚴重。
如果楚軍被打得潰敗,跑得動的人給跑掉,傷患和病患卻是留下,聯軍很難什麼都不做,不可能將楚軍的傷患或病患丟在原地等死,該有的救治和安置需要做。
那無關什麼規則,純粹是作為一個人該表現出來的人性,哪怕是假裝出來的。
樓令希望楚軍能夠安然撤退!
要是將事情做絕,擊潰楚軍之後,派人將疫病而死的屍體丟到楚國各地?敢做出這樣的事情,再怎麼想保密都不可能辦到,下達命令的人就等著遺臭萬年吧!
楚軍正常撤退,一眾病患被帶回國,隨後楚國各地爆發疫病。這是楚國自己所造成,與他國之人無關。
“這一戰打贏,我們確實有必要獲得陳國和蔡國。”郤錡隻是懶得動腦子,不是沒有大局觀“我們已經實際控製了鄭國的北部和西部,距離陳國和蔡國更近,有條件將陳國和蔡國設為橋頭堡了。”
以前晉國不能要陳國或蔡國,怕的就是會被勞師遠征搞得疲於奔命。
經過這一戰之後,哪怕是後麵楚國爆發的疫病不嚴重,僅是以當前的損失來講,楚國已經是事實上的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