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朝廷嚴審請假,那麼請到假期的官員就大多選擇逾期不歸,難得有個放鬆休息的時間,而且仗著官身也可以做很多事兒不是。
時間到了明武宗正德三年,光祿寺丞趙鬆省親逾期未歸,時間長達四五個月,趙鬆因此被罰奉三月。
明武宗正德皇帝還是心有不滿,命吏部徹查到底有多少官員逾期不歸,這一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竟然有多達一百四十六名官員省親、托病告假親逾期不歸。
法不責眾,正德皇帝也沒辦法一下子處理這麼多官員,隻好下令,以後逾期未歸者,時間達三個月者寬宥,達四五個月的罰奉三月,達六七個月逮問,達八九個月的致仕,達十個月以上的削藉致仕。
有了這條法令的存在,其實就是給了魏廣德一個逾期不歸的時間,那就是假期兩個月,實際上卻是放假五個月,來回路上的時間還不算在內。
想想國內那些名山大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名人寫詩題字留跡,大概率就是這麼回事兒了。
急急忙忙趕路和一路遊山玩水回去,貌似沒多大區彆,反正不占請假時間的。
魏廣德身上兼著三個差事,翰林院的差事本來就是吳清的活兒,魏廣德覺得輕鬆就繼續擔著,現在和尹台那裡說了以後,自然也要去吳學士那裡走一趟。
之後還有太常寺和詹事府兩邊,雖然都是掛的閒職,可魏廣德還是老老實實去拜見了掌部官員。
時間已經進入十月,天空中一輪圓月高掛,灑下無邊銀色月光覆蓋整個江麵。
北風呼嘯中,天氣逐漸開始轉涼,安靜的江麵上這時候卻傳來“嘩嘩”的船隻破開水麵的聲響。
由遠及近,一條張著兩張帆的大型漕船出現在近前,破開水麵上倒影的月色繼續前行,灰蒙蒙中第二條,第三條漕船陸續出現,它們緊跟著前麵的漕船順著北風一路南下。
魏廣德要回九江府完婚,消息在京城傳開,自然也傳進了在京江西商人的耳朵裡。
魏廣德這次回鄉是打算走京杭大運河的,上次來京城時,因為天寒運河封凍,他們是走陸路進的北京城。
到了大明朝,要是不能走一趟古色古香的大運河,那就太可惜了。
對此,商人們自然是歡喜的,無他,他們之前囤下的北方貨物可以順道一起南返了。
京杭大運河的修建始於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邗溝,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
其實所謂的京杭大運河,就是充分利用沿途水係構建起來的一條水路,水係之間用人工開鑿渠道的方式打通,從而保證漕船可以從杭州直達通州甚至是京城。
隻不過修建和維護這條大運河開支巨大,所以曆朝曆代也在運河上收取來往船隻的關稅,在大明朝由於征管得力,鈔關稅成為中央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每年直入內廷和戶部本色和折色銀二十多萬兩。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大明朝此時在運河上來往船隻上萬艘,可卻是隻有商船才需要繳納關稅,而作為南北交通的重要來源漕船其實也是重要的載體。
因為吃拿卡要幾乎成為大明朝公開的官場潛規則,這導致漕兵生活困苦,可他們身上擔的乾係卻很大,所以大多不願意跑船運送漕糧。
為了補償他們朝廷也給出了優待,那就是漕船可以私帶兩成私貨,而這些貨物的運費和逃避的關稅其中一部分就進入這些漕兵的腰包。
這上萬條漕船才是運河上主要貨物的載體,承載著大明朝南來北往巨大的商品貿易,而私人商船反而少了許多。
運河鈔關都直屬京城衙門,所以來往商船很難逃過繳稅,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最簡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請進士、舉人利用他們的身份避稅。
從北京到九江,他們的貨物沿途要經過河西務、臨清關、濟寧關、徐州關、淮安關和上新河關六個鈔關碼頭,至於最後的九江鈔關,對於到了地頭上的他們來說就有的是辦法規避開。
六個鈔關,一條船跑下來就需要近百兩銀子的過路費,他們這一趟可是湊了五條大型漕船運送貨物,這就是幾百兩銀子。
商人們選出代表找到魏廣德,來人自然就是彙通商行林二爺,目的自然就是希望他們的商船可以和魏廣德一起南下,順道照應一二。
作為回報,商會會給魏廣德在船上準備船艙和一百兩銀子的酬勞,也就是魏廣德回鄉不僅不需要船資,還能淨賺一百兩銀子。
這年頭,大家都怎麼做,魏廣德也入鄉隨俗一口答應下來。
不答應不行,按照林二爺透露的消息,貨主大多是九江商人,要是不答應,指不定老家那邊會傳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傳言來。
有的時候,不是說人人都想占朝廷的便宜,損公肥私,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就說那百兩紋銀對魏廣德來說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其實這點錢魏廣德打心裡是真的看不上,可是他還是不得不答應下來,臉上還得是笑嗬嗬的。
魏廣德的座船自然是走在船隊的最前麵,過河西務和臨清關等鈔關碼頭的時候,就直接由魏廣德出麵和鈔關官員接觸。
鈔關作為朝廷直屬外派機構,雖然沒有在京衙門傳播消息的速度快,可還是事先就知道魏廣德南下的消息,實在是近些年對蒙古俺答部少有驕人戰績,最亮眼的貌似就是去年保安州一戰了。
魏廣德現在已經小小的名揚天下,隻是他還不自知而已。
一切都很順利,魏廣德身上攜帶的手續齊備,不管是官印還是公文隨手就能拿出,鈔關官員稍微檢查確認身份後就自然放行。
對於這樣的事兒他們早已經駕輕就熟,來往運河的官員可不止魏廣德,無數官員都這麼做,他們自己也做這個事兒,所以,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這,似乎就是大明朝文官集團內部的一條不成文規則,就好比有功名之人的免稅,大家其實都是心照不宣的。
在北風推動下,船隊很快就過了淮安,還有幾日就會過鎮江進入長江水道,距離家鄉已經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