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朝廷又出大事兒了。
雖然大部分官員都無法在為藩王選擇封地一事上發表意見,似乎事不關己,可是嘉靖皇帝命令還是進入了所有京官的視線。
就在當晚,許多酒肆花坊的掌櫃老鴇發現,往日喜歡往自己這裡來消遣的老爺們似乎一下子全部消失了。
官員們當然不是因為手頭拮據或者良心發現,選擇遠離這些場所,而是三三兩兩彙聚在好友家中,談論起藩王封地的事兒。
在外麵說起這些事兒來,免不得人多嘴雜。
而此時,大明朝內閣閣臣嚴嵩和徐階的府上,就來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都是來拉近關係和打探消息的。
而像吳山、楊博這樣的六部堂官家裡,來的人也是不少,甚至太常寺卿高拱家裡,來客也是絡繹不絕。
拉近關係,自然是因為這些人都是當朝的頂級權貴,他們即便是隨意的一言一行,可能就會決定官員們未來的仕途。
打探消息,則是想知道他們打算推薦哪些地方成為新的藩王封地。
他們當然不是想推薦自己的家鄉成為新的藩王封地,事實上,朝廷每當冊封藩王都繞不過幾件事兒。
一是在封地建造標準的親王府邸,選址自然是封地城中心最佳位置,至於這些地方原來的房主都會被以極低的價格強行收走他們手裡的房契。
二則是親王的采邑,親王前往封地之前奏請,皇帝會直接賞賜大片土地這樣的慣例。
皇帝賜予親王的土地,少則百頃,多者數千頃。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賜予的土地並不是產權的轉移,也就是土地所有權轉移到藩王頭上,而是把依附於田地之上的賦役轉給王府。
原來此前賜與王府及內外勳戚的莊田已有定例,即每畝由官府征銀三分,交足了王府應得的數量之後,其餘部分歸官府,當地百姓往往以這塊土地上的剩餘收入來支付官府的其他賦役。
但是到了弘治時期,弘治皇帝打破了以前的定例,批準王府在新賜與的土地上自行收稅。
這樣不僅減少了國家的部分收入,同時也大大加重了當地百姓的負擔。
弘治皇帝下令這塊土地完全歸王府“管業”,就意味著該地的全部收入都要歸於王府,王府可以任意規定相當高的收稅額,當地的百姓幾乎沒有剩餘的土地收入來支付其他賦役,最終隻能將土地低價賣出。
實際上,明朝皇室大規模兼並土地就是由此時開始。
擁有這樣的土地,除了賣給王府,也不會有第二個冤大頭願意出手購買,而這些土地的原有地主自然會因此遭受巨大的損失。
大明朝的土地,除了皇莊王田,絕大部分其實都是在各地士紳手裡,被劃出去的王田,雖然以民田居多,但是當湊不夠田地數量的時候,他們的田地也是會被納入到賞賜當中。
隨著皇室不斷的賞賜,民間田地俞少,地方上賦役的攤派也會逐漸成為一個大難題,自然不管怎麼考慮,地方士紳都不希望有藩王被封到自己這裡來。
所以,他們來打探消息,雖然在選擇封地上有多少發言權,可是卻能夠提前獲知信息,然後派出家人給老家送信,手裡的土地該賣就早些賣掉,免得遭遇損失。
實際上,在中原藩王冊封比較密集的省份,已經出現土地不夠分封的情況。
大明朝的文官集團一直想要對宗室的一些定例進行改革,但是無奈一直都遭遇皇室的對抗,皇帝根本不鬆口。
在封建王朝,土地就是生產財富的基礎。
嘉靖皇帝盯上了戶部籌集的那批銀子,打算用這幾十萬兩銀子建造王府,這個他們還真沒法反對。
至於賜予新冊封藩王土地,貌似也是沒法反對的。
在這個夜晚,許多人還沒來得及去想到底是裕王就藩還是景王就藩,但是他們已經被封地的事兒攪得雞犬不寧,夜不能寐。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至少魏廣德就很安穩的入睡。
隨後兩日,京官們已經搞清楚了狀況,知道禮部尚書吳山和戶部尚書高耀已經就新冊封藩王封地一事達成了一致,那就是送到安陸去。
為什麼是在哪裡?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在安陸,現在空出來的親王府就有三座,選擇其中一處整修一下,就可以做為新的親王府使用。
第二,則是安陸及周邊本來就有大片土地曾經被劃作藩王封地,有足夠的土地讓皇帝進行賞賜。
當然,最重要的是,安陸及周邊地區,連續經過幾次藩王封地之後,當地的士紳大族許多都已經處理掉了那些土地,現在的土地大多屬於官田,“不會擾民”。
甚至,兩人在去內閣進行初步磋商之時,把理由都想好了,那就是新王封在安陸,作為嘉靖皇帝的子女,可以代替皇帝祭祀睿宗朱右杬,也就是興王朱佑杬,嘉靖皇帝的老爹。
讓孫子及子孫世世代代祭祀,想來嘉靖皇帝也不會不同意。
要知道,嘉靖皇帝對他勞資和母親還是很孝順的,想想當初的大禮議。
對於吳山和高耀的想法,內閣大學士嚴嵩和徐階都沒有表示反對。
其實安陸這個地方,其實現在應該叫承天府,畢竟嘉靖皇帝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可這並不代表著這裡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實際上,明初是明太祖朱元章第二十三子郢王朱棟就被封在這裡,但是永樂十二年去世,因為沒有兒子,郢藩被廢除,開了不好的頭。
之後的梁王朱瞻垍,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第九子,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永樂二十二年被封為梁王。
宣德四年,朱瞻垍赴安陸府就籓,距離第一位來此就藩的郢王朱棟去世僅僅過去15年,梁王朱瞻垍用的王府是郢王朱棟的舊王府,住死人家的王府,這個梁王能睡得踏實?
不踏實。
梁王朱瞻垍走了郢王朱棟的老路,於正統六年英年早逝,沒有兒子,有2個女兒。
和郢王朱棟相同的原因,因為沒有兒子,梁藩被廢除了。
至於封在這裡的第三位王爺,那就是興王朱佑杬,新建的王府,這次有了血脈,留下了嘉靖皇帝。
被封在安陸,貌似隻要不是使用郢王、梁王使用過的王府就可以避開無嗣絕後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