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怎麼會如此”
此時,欽天監內,一名身穿青袍的官員衝出官署,提著官袍前擺快速跑向院子裡的一處高台,胸前的繡著白鷳的補子不斷律動。
他一邊跑,一邊不是抬頭看向天空,而在他身後,陸陸續續有官員跑出。
上了高台,他就急不可耐的開口問道“怎麼回事,今日有日食,為何沒有推算出來。”
此時高台上,三個青袍官員正站在渾象儀前不知所措,聽到來人的詰問卻是張口結舌,不知道該怎麼說。
“楊靈官,你來說。”
“監正大人,今日天空異相,我也不知該如何解釋。”
“怎麼會推算不出來?”
“監正大人,自古天象難測,從古到今許多都無法預測”
在監正和靈台郎對話的功夫,身後的人也陸陸續續到來。
“保章正,天象可記錄了?”
看兩個五官靈台郎都解釋不清楚原因,欽天監監正把目光轉向旁邊站立的一人問道,他是欽天監五官保章正,專事記錄天象,而先前所問的五官靈台郎則是專門觀測天象的官員。
那保章郎捧著手裡的記錄念道“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陰。”
“咚咚咚”
正說話間,遠處西苑方向隱隱傳來陣陣鼓聲。
“陛下在擊鼓救日。”
身後人群中有人用顫顫巍巍的口氣說道。
隨著西苑鼓聲的響起,整個京城各處城樓和鼓樓裡,守衛的官兵馬上按照規矩跟隨敲響了大鼓,一時間整個京城鼓聲隆隆。
“完了完了完了”
已經有人被嚇傻了,隻知道嘴裡不停念叨著“完了”倆字。
古人比較迷信,而且天人感應學說隨著儒家的不斷發展壯大,深入人心,所以在他們看來日食的發生代表的是老天爺示警天子。
明太祖朱元璋曾說“吾自起兵以來,凡有所為,意向始萌,天必垂象示之,其兆先見,故常加儆省,不敢逸豫。”
將政治活動與天象聯係起來是曆代帝王強調統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帝王對“天垂象,現吉凶“的深信體現在天文曆法機構的設立和對天文曆法工作的重視。
為此,朱元璋還專門頒布了救日月禮,規定了發生日食的時候官員們應該怎麼去救助日月。
在救日月禮上,朱元璋以高規格禮樂來進行救護,並且佐以文武百官恭敬的救護禮節,這些都說明了朱元璋對於“日食”和“月食”現象發生的看重。
對於日月食的救護逐漸製度化和複雜化,從最開始的麵對日月蝕,到天子敲鼓來嚇退天狗再到皇帝需要穿常服,不能再正殿居住等,都可以看出封建王朝對於日月食的看重。
日月食的測算主要依靠欽天監這樣的機構,而由於曆法的偏差,經常會導致欽天監在測算日月食的具體時間時出現偏差,所以很多欽天監的官員會因為測量時間的失誤而獲罪,這也可以看出古代王朝對於日月食現象的看重。
如景泰元年正月辛卯發生了月食,但是由於欽天監的官員預測時間比實際發生時間晚,被皇帝關進了大獄。
而這次的日食則是完全沒有推算到,想到可能遭遇到的處罰,此時高台上眾人無不瑟瑟發抖。
一半是在高台上被寒風吹的,一半則是被嚇的。
欽天監是明代的天文曆法機構,執掌天文占卜、製定曆法、推算節氣、擇日堪輿、報時等事務。
明朝欽天監的前身是太史監,太史監設立於元至正十六年,次年改監為院。
明朝建立後,繼承元朝的機構設置,於洪武元年改太史院為司天監,後改名欽天監,形成欽天監下轄天文、漏刻、大統曆、回回曆四科的格局,“掌天文、定曆數、占侯、推步之事”。
就在這個時候,剛剛還在發呆的監正猛然間抬頭看向天空,高掛天穹的紅日雖然大部被遮掩,可並未完全被掩去,而此時,監正隱隱感覺似乎天色正在逐漸由暗轉明。
“日食是不是要結束了?”
監正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好像亮了。”
“是亮了。”
在七嘴八舌中,監正猛然想到什麼,隨即搶過五官保章正手裡記錄天象的冊子不禁念叨起來“朔日食,是日微陰是日微陰”
隨著日食現象的逐漸消失,天空重新恢複了光明,太陽依舊高掛天穹之上,短暫間慌亂的京城也恢複了秩序。
此時西苑鼓樓上,嘉靖皇帝把手中的鼓槌往黃錦身上一拋,雙手一揮衣袖,背著手氣呼呼的下了鼓樓,黃錦雙手捧著鼓槌緊緊跟在皇帝身後。
“馬上派人去欽天監,朕要解釋。”
今日的日食事發突然,之前完全沒有得到欽天監的示警,相應的救護儀式根本就沒有準備。
日食發生後,嘉靖皇帝才慌忙衝出寢宮來到這裡,此時心中火氣升騰。
“派人快馬把王今、劉文斌、藍道行他們都給朕請來,快去。”
邊走,嘉靖皇帝一邊吩咐道,同時自己也在腦海中思索著,這日食到底是怎麼回事,最近朕有做錯什麼嗎?
猛然間,嘉靖皇帝忽然站定,抬頭看向天空,嘴裡喃喃道“難道朕遵從祖製不對,不該是裕王嗎?”
嘉靖皇帝的低語讓他身後緊緊跟隨而來的黃錦就是眼皮子直跳,他一直跟在嘉靖皇帝身邊,對宮裡宮外的事兒自然一清二楚,皇帝嘴裡念叨的話他也聽明白了。
換誰做皇儲,其實和他關係真的不大,他都多大年紀了,六十的人了,比嘉靖皇帝還年長幾歲,又能再活多久?
可是他更清楚,若不是裕王接位,天下的文官都會集體反對,到時候的情形可能比當今剛剛登基時候還要複雜。
嘉靖皇帝回到永壽宮裡,黃錦則是被打發出來辦事。
出了宮門,黃錦就把陳矩等幾個近侍招過來,“你們馬上出宮,去請藍仙長、王仙長、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