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說到裕王和正德皇帝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叔侄,不過講到正德皇帝的時候,魏廣德還是覺察到裕王眼中的一抹不屑。
魏廣德心裡明白原因,不過這不是他該管的,要是去講這裡麵的關係,那就會有損文官集團的利益,其中也有他的利益。
至於魏廣德當初在翰林院裡看到《實錄》中對正德皇帝一些荒唐事兒的記載,他也沒有去尋根究底。
要說民間流言也不少,魏廣德哪裡能管得過來。
不過既然是講大明和蒙古之間的事兒,不僅有使節往來,民間交易,最主要的還是戰事。
自然而然,當魏廣德講到正德十二年十月發生的應州之戰的時候,裕王之前玩世不恭的態度開始變得鄭重起來。
魏廣德心裡有些奇怪,可並沒有問出口,而是按照自己查到的資料和理解進行講解。
“應州之戰前,通過走回人帶回的消息和明軍哨騎的發現,就判斷出了韃靼的大概進攻路線,是以從容調兵遣將”
魏廣德當然不會和裕王講超綱題,直接按照《實錄》記載來說,雖然還不是最終定稿,但是大概率不會有太大變動了。
當魏廣德大略講完這場持續數日的大戰,從一開始明軍在應州城周圍和韃靼騎兵遭遇,後戰場逐漸圍繞應州城展開。
講完後,魏廣德剛打算說此戰對明蒙兩國政局影響的時候,裕王忽然開口問道“魏先生,此戰皇叔親至戰場,是為何?我曾私下聽人說過,皇叔廟號武宗,也是因為此戰武功所致。”
應州之戰爆發前後,魏廣德並沒有多說,不過既然裕王問起,他覺得還是有必要提一嘴。
其實在後世,魏廣德也看到過此戰的一些說法,很多人為正德皇帝抱不平,魏廣德以前也是如此,不過到了這一世,了解了更多信息後,他的看法才逐漸有了一點變化。
“應州之戰爆發其實並不偶然,在正德十一年的時候,邊軍事先偵查得知韃靼人到了威寧海子,預判其騷擾方向為偏頭關,兵部對此做了嚴密規劃,從團練中挑選精兵良將充實宣大前線,又暗中調集遼東精兵、延綏精兵埋伏,張開口袋靜待蒙古人。”
魏廣德開口說道“之後的戰果也很大,韃靼二萬騎分路掠偏頭關等處,被我明軍追襲敗之於岢嵐州,斬首八十餘級,此戰由都禦史山西巡撫李鉞指揮,是為鎮西大捷。
由此戰勝利,兵部總結韃靼往常出兵慣例,所以事先對韃靼部然罕大八弓王子(達延汗)下一步軍事動向有了防範,進行籌劃,武宗正德皇帝恰在此時巡邊,怕是從兵部泄露了消息。
讓他知道兵部的規劃,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到宣大巡邊。”
魏廣德答道。
後世說起應州之戰,大多說是韃靼軍兵臨城下,正德皇帝從京城跑出來召集周邊兵馬在應州擊敗韃靼,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以前魏廣德還信,現在就不信了。
古代打仗,調兵遣將可不是傳令過去兵馬就馬上可以動員出發,光是準備就要兩三天,每天還隻能行軍幾十裡,沒有長時間的準備,大戰是打不起來的。
有了保安州的經曆後,魏廣德已經對這一時代的戰爭有了充分的認識。
“有人說是役僅斬虜首級十六級感到困惑,認為記載不真,還有皇叔親斬虜首一級。”
裕王又問道。
魏廣德笑笑,這事兒後世也說的老多了,大多認為是古人糊弄傻子。
幾萬人交戰的大場麵,自辰時至酉時打了多久?
按照中間的時間來說,就是早上8點打到傍晚6點,多少個小時。
不過在保安州一戰後,魏廣德也大概有了點猜測,或許十六級還真沒有亂說。
“首先,此戰傷亡絕不止《實錄》所載人數,我明軍陣亡和重傷數百人為真,可輕中傷未載,或許數千,上萬可未可知。
而《實錄》所載斬首十六級,並不代表僅僅殺死十六人,而隻是砍下十六顆首級,剩下的韃靼被對方帶走。
要知道,應州之戰我大明並未大勝,雙方其實打的旗鼓相當,韃靼是退走而非敗走。
先前所說鎮西大捷,我軍以優勢兵力追襲分兵的韃靼部,也才獲得斬首八十餘級的成果,但實際擊殺傷數千人。
兵部查驗軍功,隻有斬獲的人頭為證,所以屍體被帶走或者首級損壞,兵部都不會承認。”
說道這裡,魏廣德看著裕王淡淡說道“所以,殿下不要看到《實錄》初稿中所說斬首十六級,就認為此戰隻殺死敵人十六人,這僅僅是被兵部驗明承認的首級。
北方邊鎮,士卒大多好重武器,因為無論是我大明將士還是對麵的韃靼人,都身穿皮甲、鐵甲等護具,槍矛難傷,重兵器的威力顯得更大。
不過這重兵器在戰場上好是好,可要是一錘打到敵人頭上,這顆首級可能就廢了。
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場仗打下來,打贏了還好,可以好好搜刮戰場,不放過一個首級,可要是敗退就顆粒無收,雙方打個旗鼓相當,往往最後收集到的首級也因有損壞而不被兵部查驗所認可。
對了,首級上如果有銃矢所傷痕跡,首級也不會算的。”
“這樣啊,我知道了。”
裕王聽了魏廣德的解釋微微點頭,算是消除了他之前很多的不理解。
也就是魏廣德上過戰場的緣故,深知其中要害,所以才能給裕王解釋清楚,否則就隻能按照書麵字意解釋。
之後,魏廣德又說了此戰後對雙方的影響。
“韃靼部然罕大八弓王子在此戰後不久就死了,具體是否為戰場流矢所傷不得而知,武宗正德皇帝也未提及此事,可見當時戰場混亂,已經分不清楚敵酋所在,不過此戰後,大明邊境倒是消停了些,至少數萬人的大型軍事攻勢再未形成。”
魏廣德繼續說道。
“此戰皇叔居功至偉,應州之戰的勝利,不管然罕大八弓王子是不是在此戰中受傷殞命,至少韃靼部沒有繼續進攻了。”
裕王當即有些高興的說道。
不過魏廣德聞言臉色古怪,裕王一下子把功勞都套到正德皇帝頭上了,這可不是他要表達的觀點。
魏廣德不知裕王是有意還是無意這麼說的,不過還是開口道“此戰兵部功勞甚大,戰前運籌,武宗正德皇帝在側也極大激勵了士卒的士氣,說居功至偉也不錯。”
魏廣德隻是淡淡這麼說了句,他可不想去和裕王爭論什麼,“不過,之後韃靼部不敢大舉南下,其實和此戰關係不大,主要原因應該是然罕大八弓王子的死。
他的死,他所留下的部族被其子孫分彆繼承,由此草原上各方勢力混亂,為了各自利益相互攻伐,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不會對大明構成威脅。
這樣的局麵一直持續到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在其兄長吉囊死後成為部族首領,也是花了數年時間才重新統一其他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