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是這話,可是當著裕王的麵說的。
嘉靖皇帝迷信禱祀、大興土木,以及因為南倭北虜導致軍費用日益增加,直接導致國內各個行業凋敝衰落,財政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裕王聽到魏廣德的話,臉上倒是沒有其他表示,隻是苦笑一聲道“好了,孤也知道,在你們心中,父皇那些所為
聖人雲,蓋天下無不是底父母,涉及父皇的都不用說了。”
隨即,裕王看向魏廣德說道“你的意思,孤大概明白了,關於今日所說之事,孤會記住,下來也會思考此事。”
魏廣德聞言,馬上躬身道“是。”
雖如此,魏廣德不由得在心裡想到,裕王也不敢把下一句“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的話說出來。
今日的事兒說的有些多了,又是興化府的事兒,然後扯到俺答部今歲犯邊,然後是海運和漕運。
軍事方麵,明顯魏廣德並沒有上心。
不過想想,裕王也能理解,有楊博在朝,兵部的事兒,壓根就不用他們操心。
楊博,那是連一向自負的嚴世番都不敢輕視的人。
嚴世番奸猾機辯,通曉時務,熟悉國典,毫無疑問是當朝第一人,隻可惜才華被用到歪門邪道上了。
此刻,在裕王心裡,未來自己上台後要做的事兒,除了開海禁,選擇一處市舶外,漕運改海也成為第二個需要做的事兒。
現在朝廷財政困窘,若是能因此節約一筆支出也是好的。
“善貸,興化府那邊,無需多慮?”
最後,裕王準備回後麵休息的時候,臨出門時又對魏廣德問道。
“殿下,興化府有劉顯、俞大猷和戚繼光三位將軍在,當無大慮。”
或許因為有俞大猷坐鎮的關係,魏廣德信心滿滿的開口說道“何況,當前可沒有讓倭寇逃脫的風向,倭寇就算逃上船也出不了海,這也是他們退守平海衛城的緣由。
也就是贛軍和浙軍抵達還需時日,否則早就一鼓作氣殲滅他們了。
說到底,還是早該拿下遊震得,看他把好好的一個福建搞成什麼樣子。”
“嗯,那就好。”
裕王點點頭,隨即笑笑,帶著李芳走出了屋子。
等裕王離開後,殷士譫就開口說道“善貸,漕運牽扯太大,稍不小心可是會惹火燒身的。”
殷士譫雖是山東濟南人,並不怎麼走運河,可在朝多年,也清楚漕運衙門在朝廷裡的話語權那是相當重的。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漕運裡麵的油水太足,足到可以收買朝中無數官員為他們張目。
“我說那些話,都是肺腑之言,朝廷陷在漕運裡太深。”
魏廣德開口說道“二位,不要光看著運河上數十萬人的生計,當知為了他們的生計,還有數百萬人受苦。”
張居正點點頭,“我也聽說過,運河沿岸官府以治理水患,疏浚和開鑿輔河等名義,巧立名目,營私舞弊,借機搜刮民脂民膏,使百姓民不聊生。”
“正甫兄,叔大兄,今日所言到此為止,一切還是等將來殿下繼位以後再說也不遲。”
魏廣德衝殷士譫、張居正拱拱手說道。
兩人也都是點頭,知道事關重大,要是傳出去,怕明日就有無數彈劾奏疏飛入西苑,而目標肯定就是魏廣德。
以往數朝,凡提出海運取代漕運的官員,貌似下場都不怎麼好,而原由不言自明。
不是他們不知道海運的好處,而是漕運給他們的利益遠超海運。
在巨大利益麵前,無人不為其折腰,至於其他的,都是可以舍棄的。
不過,這些,其實魏廣德前些日子的思考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隻是他不覺得這裡麵有太大的問題。
交通便利,對於商人們來說,自然是大好事兒,也符合那幫官員口中不與民爭利的說法。
不過,真正實施起來,其實又是另一回事。
說到底,還是大明朝的商人政治地位太低導致的。
農業為“本”,工商為“末”之說,源自管仲、商鞅、韓非等先秦思想家。
管仲率先將人們的職業劃分為“士、農、工、商”四類,認為“舍本事而事末作,則田荒而國貧”,他還在齊國推行“四民分業定居”的政策;商鞅主張勸農抑商,認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韓非則明確提出“農本工商末”的言論,將工商業者列為“五蠹”之一,屬國家打擊清除之列。
此後,“重農抑商”思想便成為中國曆朝曆代官方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
朱元璋做為一個自學成才的皇帝,自然把古之聖賢的話視為金科玉律,所以在製定大明國策時就是偏向重農抑商,對商人限製較多。
至於商稅極輕,那其實也是因為剛剛結束戰亂,大明百廢待興的需要。
而他嚴令禁止官員對商人進行盤剝,更多的恐怕也是因為他對貪官汙吏的憎惡使然。
海運能否取代漕運,這個其實應該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至少魏廣德是這麼想的。
他當然不會頭鐵的去和漕運利益集團碰撞,那隻會讓他粉身碎骨。
還是隻能用滴水穿石的方法,一點一點的打破漕運集團堅固的防禦。
為此,首先就要明確,敵人,到底是官商還是商官,在這之中,到底是誰在起主要的作用。
後世許多說法,明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甚至有說宋朝就出現了。
但是,對於來到這裡的魏廣德要說,明朝有個屁的資本主義萌芽。
就現階段,他看到的那些商人,那就是完全在巴結他這個小官,許多商人都是予取予求不敢違抗。
這種狀態下,算個屁的資本主義。
不過,為了國家的發展,魏廣德還是不打算做個純粹的貪官,他想要扶持商人起來。
當然,從中,他自然要有一些利益。
他已經不想單純的做這些商人的保護傘,護身符,而是想要直接參與其中,成為官僚資本。
依仗,自然就是自己和裕王之間的關係,自己未來在朝廷裡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