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刑科那個孫枝,最近聽說在衙門裡得罪了戶科的人。”
酒桌上,魏廣德看著歐陽一敬笑問道。
“他又不是兵科的,可不管我事兒。”
歐陽一敬回道,“不過因為京師九門稅課一事,確實得罪不少人。”
大明朝的鈔關,可不一定都是在交通要道上,比如九江、比如大運河上的鈔關,北京城也有,就是京師九門。
但凡進出城的貨物,都有官吏負責對其進行課稅,原有成例早已形同虛設,近年以來倍征橫索,弊孔滋多。
這些問題,其實朝中大臣大多心知肚明。
可朝廷缺銀子,商人把貨物運送進京城銷售自然也是有利可圖,自然沒人拿此事說事。
可是這次刑科左給事中孫枝不知發什麼瘋,卻把此事給抖開。
奏疏到了隆慶皇帝手裡,自然大筆一批,自今分屬五城禦史各委兵馬一員監收,年終會同部官複奏,其原設監生吏典悉行裁革,並令申明原定則例,張掛榜文。
好吧,一批監生吏典因此失業,同時戶部也少了一筆進項,相關的官員也少了一層灰色收入。
可以說,張枝的奏疏得罪了朝堂上一大批人,這些天是被罵慘了。
不過人家的奏疏有道理,恢複成例,所以這罵還不能是當麵罵,隻能背地裡罵,因為當麵罵,講道理講不過。
“是不是有人找你們吏部出手整治他?”
歐陽一敬這個時候湊到魏廣德身旁,低聲詢問道。
魏廣德點點頭,那意思不言自明。
“怎麼處置?”
歐陽一敬好奇道。
“外放,還能怎樣,自己不想留在京城享福,那就讓他去地方,免得再要恢複什麼成例。”
魏廣德笑笑說道,對於這些請求,魏廣德覺得他答應下來其實是在幫助這些人。
他們不知變通,留在京城遲早闖禍。
與其把人都得罪光了,被人陷害致死,還不如自己做個好人,早早的吧他們調走,到地方上去,還能造福一方百姓。
當然,前提他確實是這樣的人。
順道,自己也收獲一幫官員的感激,何樂而不為。
魏廣德有時候都覺得自己變汙了,可是生在大明朝,似乎想出淤泥而不染,好難!
隻希望孫枝看到吏部遞上去的建議,能看穿自己的好心,不會惱怒吏部吧。
“聽說調戚繼光到京營是你的主意?”
歐陽一敬忽然也問道。
“嗯?你哪兒來的消息?”
魏廣德心中一驚,知道此事的按說也就是陳以勤和隆慶皇帝,推動此事的是陳以勤,怎麼會扯到自己身上。
“猜的。”
歐陽一敬答道。
“怎麼猜的?”
魏廣德好奇問道,不過這話出口,其實已經此地無銀三百兩。
“裕袛之人,知道這些的除了你就沒旁人了。”
歐陽一敬答道,“何況,調走戚繼光,江南官軍鎮壓倭寇和山匪就全依靠俞大猷,那幫子官兒,原先對俞大猷可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你這一招調虎離山,以後他們要多仰仗俞大猷,自然再不好背後使袢子。
不過我還知道,俞大猷在下麵是真不會做人,經常得罪上官不說,也不知道該孝敬孝敬,回頭你還是給他送個信好點,彆把關係處的那麼僵。”
歐陽一敬在兵科,知道的還真不少,俞大猷在南方和當地官員之間的關係都一清二楚,倒是魏廣德還不大清楚這些。
往往都是惹出禍事兒,俞大猷兜不住了才給他來信。
“主意是我提的,不過卻不是為了保俞大猷。”
魏廣德淡淡開口解釋了一句,這話他可不能承認。
最起碼,要是讓隆慶皇帝知道了,怕是會對他有意見。
你想保你的人,居然不給我說實話,還給我說戚繼光會練兵,彆人不行。
“陛下是因為石洲之事氣惱,打算重整北方兵備,問我要將,我才舉薦的戚繼光”
魏廣德就把之前的事兒小聲和他說了遍。
“原來如此,兵部這邊也在考慮調譚綸到薊鎮總督薊遼,不過我提出反對。”
歐陽一敬小聲嘀咕道,“據我所知,俞大猷在兩廣就這麼一個稍微對他好點的人,要是真調到薊鎮來,俞大猷在兩廣的日子怕是難了”
當晚從歐陽一敬這裡得到消息,魏廣德就有些發愁。
之前自己給譚綸寫信的時候,也曾請求他幫忙照看著俞大猷,要真是北調
早知道,就讓俞大猷跟著譚綸到薊鎮來了。
魏廣德這個時候後知後覺想到。
不過顯然,此事應該是楊博、霍翼在推動。
山西局麵穩定後,兵部尚書郭乾就被免職,由霍翼擔任兵部尚書。
隆慶元年,兵部和戶部的掌部都兩易主官,由此可見在隆慶皇帝上台第一年,朝堂爭鬥之激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