卲方在馬車上一陣搖晃坐不安穩,急忙開口問道。
“籲,籲”
不過馬車夫卻沒有答話,而是專心在控製馬車,似乎是規讓什麼。
等了片刻,馬車行駛平穩起來後,車夫才開口說道“邵老爺,剛才有幾頂大轎從道旁出來,差點和咱們的馬車撞上。”
“大轎,什麼大轎,這麼沒有規矩。”
卲方聽到來龍去脈,心情本就不好,嘴裡隨口就說道。
“邵老爺,那幾乘大轎可不一般,絕對是朝中大官的轎子,可都是八抬大轎。”
那車夫是卲方在通州碼頭雇傭的,來京城自然不能坐馬車,一般都是坐船順著大運河北上到達通州碼頭,下船後再雇車轎進京城。
明朝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車、船、轎,當然也有靠畜力,那就是騎馬或者驢。
而在這些交通工具中,轎子無疑是其中最高級的一種交通工具。
和馬車等其他交通工具相比較,轎子速度雖然慢,但是它乘坐起來平緩舒服,便於在狹小曲折的小路、山道上麵行走。
還有就是轎子需要轎夫來抬,可以顯示出乘坐者的尊貴。
被彆人伺候,才能顯示出坐轎者的高大上。
在唐朝之前,坐轎子的大多是皇室女性和老弱官員。
從宋朝開始,轎子就廣泛流行開來,於是就出現了關於轎子的各種等級製度。
其中官轎的規格,抬轎的人數,都有嚴格的限製。
“轎”的名稱就起源於宋代,在此之前通稱“肩輿”。
到了明朝,轎子的種類也基本固定下來。
比如有兩人抬轎子一般就被稱為便轎,四人抬則是小轎,而需要八人抬的轎子才被稱呼為大轎,之上還有十六抬的轎子,那地位更是非凡,因為這個人隻能是皇帝,即便是親王都不允許。
至於傳說中張居正三十二人抬的轎子是否真實存在,也是值得考究。
有關張居正乘坐三十二人抬轎子的記載最早見於同時代史學家王世貞的《嘉靖以來首輔傳》中的記載。
“居正所坐步輿,則真定守錢普所創以供奉者。
前為重軒,後為寢室,以便偃息。
傍翼兩廡,廡各一童子立,而左右侍為揮箑炷香,凡用卒三十二舁之。”
在禮治森嚴的明朝,如果張居正乘坐三十二人抬的轎子,不可能沒有言官參奏他的記錄,言官在曆史上可謂“瘋狗”一樣的存在。
實際上即便是張居正權勢滔天的時期,他完全掌控都察院,可科道言官依舊不時上奏彈劾於他,即便知道這樣的奏疏送到萬曆皇帝麵前也是無濟於事,皇帝根本就不會因此處置張居正。
但在張居正乘坐三十二人抬大轎這件事兒上,曆史上卻找不到任何言官參奏他的記錄,直到張居正倒台以後,也未有一點言官參他的記錄,這是極不合理的。
要知道,張居正倒台後,朝廷上下官員可是拚命羅織罪名攻訐他,若張居正真坐過三十二人抬大轎回鄉,那些官員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張居正的罪名必然也會增加這逾製乘轎的一條。
那時候,隻要能找到張居正一條罪狀,並得到確認,彈劾者大多會得到皇帝垂青,進而獲得升遷的機會。
由此可見,張居正坐三十二人抬大轎是子虛烏有的事兒,皇帝也不過十六人抬。
至於王世貞為什麼要汙名張居正,那自然是他們二人有仇。
王世貞的官就是張居正罷免的,所以他對張居正的敘述值得考究。
細說起來,王世貞和張居正還是同年,都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
當然,在禮法森嚴的古代,民間也是可以使用“八抬大轎”的,不過需要用在迎親這樣重大場合上。
八人抬大花轎,裝飾華麗,用來烘托出喜慶的氣氛,官府也不會因此認為逾製。
那馬車夫口中的大轎,自然就是陳以勤、殷士譫和魏廣德所乘坐的轎子。
要是那馬車夫一個不慎發生交通事故,說不得他們就有機會提前見上一麵了。
不過即便見麵,魏廣德也不會知道邵大俠這麼一個人,因為在他的意識裡,高拱已經完蛋了,他和陳以勤、殷士譫,甚至包括李春芳在內,沒人希望他還能回來。
至於張居正,魏廣德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張居正會支持高拱回朝,要知道張居正老師徐階正是驅逐高拱的主謀。
三人回了城,而卲方的車隊也進了北京城,安頓好住所後,很快就開始了行動。
帶上禮物,按照高拱給出的名單,卲方連續不斷拜訪高拱的門生故舊以及南直隸的官員,開始試探他們的態度。
不過,在他身上另外還揣著一封書信,乃是高拱親筆所寫,而收信人正是禦用監掌印太監陳洪。
高拱在書房思考一夜後,最終還是把寶押在陳洪身上。
至於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按照《明史》中的記錄,“諸閹滕祥、孟衝、陳洪方有寵,爭飾奇技淫巧以悅帝意,作鼇山燈,導帝為長夜飲。”
可見,此時在內廷之中,最受寵的三人中就有陳洪。
隻是初來乍到,卲方並不打算先去見陳洪,而是要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得多一部分官員支持後再尋覓機會和陳洪相見,送上高拱的書信。
而還在內閣忙碌的張居正其實也是很煩惱,想要融入裕袛舊人中去,卻始終不得其法,終究被陳以勤、殷士譫等人若有若無的孤立。
而他考慮重新拉回高拱做為助力,想要打破裕袛舊人對內閣的掌控,可縱觀內、外廷,他又找不到人幫忙。
即便現在和他關係較好的官員,或者說政治盟友如楊博、馮保等人,在他試探後都發現,他們並不希望高拱能夠被召回。
實在是因為,高拱對隆慶皇帝的影響太大,大到讓所有人都感到害怕的程度。
不過這樣的煩惱在幾日後就得到了緩解,是的,他已經得到一些官員的密報,知道京城出現了一個名為卲方的人在上躥下跳,不斷拜訪邀約在朝官員赴宴,請吃請喝。
而他的目的,似乎就是在詢問他們對於被彈劾去職的內閣閣臣高拱的態度。
門生故舊,雖然大部分還是很支持高拱回朝,可終歸有一些人,在他離開後選擇投靠朝中的其他勢力,張居正一係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隻不過在派人調查卲方之後,張居正也有深深的疑惑。
南直隸丹陽人,為什麼會和高拱攪在一起。
想不明白,張居正就隻能繼續派人暗中觀察,確認他的目的。
不過就當下得到的情報看,張居正已經意識到,似乎新鄭那位有些坐不住了,想要重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