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封貢和互市,其實高拱也覺得可行。
當初,朝中其實支持互市的聲音不小,隻是當時嘉靖皇帝強行拒絕了這個方案,根本不和朝臣進行辯駁。
或許,這事關皇帝的臉麵,到死他都要堅持。
就在這是,張居正也走進了首輔值房,看到高拱先一步到達也不奇怪,隻是拱手向二人行禮。
“叔大,這裡有大同總督王崇古和巡撫方逢時的奏疏,你先看看再說。”
李春芳開口說道,把高拱剛看過的奏疏又遞給了張居正。
在張居正還在看奏疏的時候,魏廣德和殷士譫也聯袂進入屋裡。
等幾個人都看完奏疏後,沒有預想中的激烈議論,屋裡陷入了沉默,都在思考奏疏裡的建議。
俺答汗的孫子降明,俺答汗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交換嗎?
魏廣德表示有點懷疑,甚至一開始他都不認為哪怕能夠換取到一個白蓮教徒。
在魏廣德的意識中,俺答汗應該會要大明放人,不是談條件,而是要求,否則就直接開戰。
除了武力脅迫,魏廣德不認為俺答汗會談條件,所以看到這份奏疏後,他第一反應是王崇古、方逢時異想天開了。
不過看到後麵,王崇古陳述了從把漢那吉嘴裡知道的更多草原事,以及“庚戌之變”前後發生的事兒,魏廣德又有點拿不定主意了。
互市,似乎是俺答汗一直追求的,求而不得自然就隻能搶。
甚至,王崇古把“庚戌之變”發生前,邊將為迎合聖心擅殺蒙古使者的事兒都有詳細介紹。
“若是上策可以實現,自然最好,可以平息戰火,甚至結束九邊之危。”
終於,魏廣德還是率先開口說道。
殷士譫也是出聲附和了魏廣德的意見,倒不是他沒主見,而是既然是上策,自然有可取之處。
不管張居正的建議還是王崇古的中下策,都勢必有一場大戰要發生,能夠避免而大明又能達成自己的目的,自然是最好的。
張居正此前認為大同可以決戰,但現在看到這份奏疏後,態度也有所變化。
因為對邊境實情的不了解,他和魏廣德一樣,根本沒想過能夠談判解決此事。
“若是能以此為契機,和俺答汗講和,以互市為條件讓其稱臣,確實對朝廷最有利。”
張居正終於還是開口道,“不過,我擔心這消息傳出後,百官會反對和蒙古的和解。”
“自“庚戌之變”後,我大明朝臣幾乎就再沒人說互市了,也是因為先帝態度堅決的原因。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繼續強硬下去,對朝廷其實也是不利的。
如果九邊危機能解,最起碼邊屯恢複,朝廷的負擔就能減輕許多。”
殷士譫卻說道,“所以,不用擔心百官反對,有反對必然也有支持,主要還是陛下那裡的態度。”
殷士譫的話正好說中重點,隻要隆慶皇帝有心答應,百官反對其實也無用。
當然,前提是內閣也支持,並且願意全力推動此事。
而殷士譫也恰好說出了和談帶來的最大好處,能夠緩解大明窘迫的財政之危。
如果沒有來自蒙古的威脅,十數萬客軍就沒有必要滯留在九邊,這就可以省下大筆錢糧,還有九邊的糧餉開銷。
因為大明軍隊是軍屯製,因為戰爭原因,軍屯幾近荒廢,全靠朝廷輸送錢糧。
“大家都覺得可以談?”
就在殷士譫和張居正對話的時候,高拱忽然插話問道。
聽到他的問話,三個人都是點點頭。
“首輔大人,如此就可以討論下王總督所提條件了。”
高拱看到三人反應,當即扭頭對李春芳說道。
李春芳聞言點點頭,笑道“其實王總督奏疏中所提條件已近完美,我是沒什麼好補充的,就是不知你們怎麼看?”
高拱聞言又看向魏廣德三人,見三人想想後都是搖頭,當即就說道“既如此,朝廷就應該給大同回消息。
首先,優待把漢那吉,使過所望而歆豔吾中國之富貴,重用勸其投明的奶公阿力哥,使其輔助把漢那吉,而以我所封之名號,使那吉稱雄於蒙古,最終為我所用。
其次,麵對俺答來邊索要其孫時,一方麵加強防禦以防不測,同時派人前往告知俺答其孫現狀,從而行欲行之計。
再者,對於板升趙全等人,要使俺答主動提出,不能將意圖太過明顯。最好令人旁諭為之計,若將趙全等縛以獻,則歸順可成,那吉可得,不者,則無計也。”
高拱這會兒所說,其實就是如何實施,而已經跳過了說服隆慶皇帝這段,似乎是胸有成竹的樣子。
魏廣德聽出來了,但是也沒有說什麼。
隻要內閣意見一致,魏廣德知道,隆慶皇帝就算有意見,多半也不會堅持。
高拱話音落下後,屋裡眾人都沒人接話,見此高拱隻好扭頭對李春芳問道“首輔大人意下如何?”
李春芳這才開口道“肅卿之言有理,隻是,現在是不是該先說服陛下。
若是陛下首肯,自然可以以內閣名義如此回複大同。
同時消息傳開後,百官那邊若是大多持反對態度,還要諸公想辦法從中周旋一二。”
“此事若成,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害,對邊鎮百姓也是大喜之事,陛下乃仁君聖主,豈可不懂其中道理,首輔大人多慮了。”
高拱這話,似乎篤定隆慶皇帝一定會答應般。
不過他看著李春芳絲毫未變的表情,又看了眼張居正、魏廣德等人,又問道“我內閣諸公都是支持態度吧?”
見眾人都是點頭,這才繼續說道“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不妨一起去乾清宮求見陛下,把此事說說。
若陛下有顧慮,我等也好馬上解釋,讓陛下打消顧慮,讓此事儘快實施下去。
此事關係至重,製虜之機實在於此且不可拖延,隻要陛下點頭,此事今日就八百裡加急發文下去,也好讓王總督他們有充足時間進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