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
大明六部尚書,除了工部尚書朱衡和左都禦史葛守禮外,其他幾位尚書都是最近才升上來的。
比如戶部尚書王國光、兵部尚書譚綸,刑部尚書王之誥都是去年才上任的,禮部尚書張翰剛剛下了旨意,人都還沒趕到京城。
就這樣的資曆,要想接任楊博的吏部尚書之位,自然是差點火候。
因為吏部尚書潛規則的存在,朝中百官也沒有多想,自然都在葛守禮和朱衡兩個人身上下注。
以往葛守禮都給人一種隻儘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官職無欲無求的態度,所以一開始魏廣德就不認為葛守禮會參與對吏部尚書這一職位的爭奪,所以覺得朱衡上位概率還是很大的。
大明六部權利的分配,吏部管官吏,政治權利極大;戶部管財政和賦稅,掌握政府經濟命脈;禮部管外交及一切組織活動,是門麵,是皇帝的臉;兵部管軍事國防;刑部管理天下公檢法;工部則管理天下所有營造工程。
在政治權重上來看,工部最弱,可是他是唯一一個純消費部門,油水極大,是肥差,其他幾部要想得到些好處,一定需要仰仗工部通融。
雖然工部是六部衙門裡油水最足的,可魏廣德還是擼起袖子打算幫朱衡爭奪這個位置,看重的自然是巨大的政治權利,可以幫助老鄉謀求更好的出身。
鄉黨是天然的小集體,也是所有官員沒得選的。
雖然魏廣德不指望重現嚴嵩時期“朝堂半江西”的盛況,可多幾個人在朝中幫自己,等熬倒張居正後,自己可不是要他們幫忙嗎?
隻不過注定魏廣德這次要失望了,張居正在發覺此題無解後,最先做出的選擇就是寧願支持葛守禮也不會讓朱衡上位。
葛守禮是誰,當初就是因為在徐階和高拱爭鬥時不願反對高拱,被戶部官員集體針對,最後隻能黯然致仕。
高拱複起後,他才有機會重回朝堂。
可是在這兩年裡,他和高拱的關係還是算密切。
至於高拱被罷官為什麼葛守禮不出來說話,自然也是看到高拱在朝中囂張跋扈的樣子,何況罷免旨意是得到兩宮太後一起支持的,根本就翻不了天。
不過最讓葛守禮不滿的還是,當初針對高拱的王大臣案上,楊博和葛守禮都是堅定站在高拱一邊,希望他能幫高拱說話。
當時張居正不說,但心裡多少還是不痛快的。
更彆說之後,張居正還打聽到新鄭可是沒少給他們送禮物,還包括呂調陽那裡。
張居正討厭葛守禮,認為他是自命清高,也討厭朱衡,因為他在朝中仗著內閣有人,也是很傲慢。
本來無解之題,不管他如何掙紮都不得不在二人之中選擇其一,但是在今天收到馮保遞話後,張居正打算做票大的。
朝中不是都認為吏部尚書會在葛守禮和朱衡之間選擇嗎?
何不如自己賭一把,偏偏不選擇此二人,另外提拔一個做吏部尚書,反正馮保說宮裡他能搞定。
隻要他提的人能夠進入吏部尚書人選名單,送交宮裡請皇帝、太後勾選就夠了,剩下的就看馮保的手段。
失敗,那不過是理所當然的事兒,但若是成功,他張居正在外朝百官心目中的地位可就大不相同,威望遠遠拋下魏廣德等人。
可以打破曆任吏部尚書的潛規則,他這個首輔在宮裡強大的影響力,相信接下來六部五寺各個衙門對自己都會馬首是瞻才對。
至於提拔誰做吏部尚書,這個人選自然得足夠老,否則也鎮不住朝臣。
雖然老不代表能力強,反而因為年紀大了的緣故,可能能力還有所下降,但是隻要是科舉前輩就行。
官場上,中進士的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中進士才是官場區彆前後輩的關鍵。
人選,張居正在剛才就已經想到了,他選擇了嘉靖十四年進士張翰,資格比他都老。
張居正和張翰並無太多聯係,不過此人早年和他老師徐階關係卻是不錯,算得上自己人。
徐階是鬆江府華亭縣人,而張翰則是浙江杭州人,兩地相距不遠,前兩年徐階出事兒,也是跑到浙江避禍。
隆慶元年的時候,張翰督兩廣軍務,之後高拱複職,為了針對殷正茂布局,將張翰從兩廣調離,去了南京掛上工部尚書的閒職,將兩廣軍務全權轉交給殷正茂。
之後兩年,張翰就一直在南京任工部尚書。
京城的官員,若是沒人提及,誰會主動考慮南京那邊那所謂六部。
但真要說起來,張翰這個南京工部尚書,其實也是有資格競爭吏部尚書之職的。
張居正在書房裡反複思考推敲,終於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廷議之時,自己就舉薦南京工部尚書張翰出任吏部尚書,若是成功,不僅自己建立在朝臣心中巨大的威望,張翰因自己舉薦得到吏部天官,對自己應該也會感恩戴德才是。
六部因為管理朝中主要大事小情,所以推舉掌部尚書自然是重中之重,不能耽擱。
當初高拱就是以閣臣身份兼任吏部尚書之職,提拔黨羽門人,快速凝聚出一股勢力,張居正是不會讓這樣的事兒再次發生。
現在內閣次輔魏廣德,頭上不就帶著吏部尚書的加銜。
若是拖延了,萬一宮裡腦袋一抽,讓魏廣德兼了吏部的差事兒,那可就麻煩了。
於是在宮裡同意楊博致仕的第三日,內閣召集朝中四品以上及六科和都察院禦史三十餘位官員齊聚文昭閣內進行廷議。
因為隻是推舉人選,所以魏廣德隻是在那裡坐著,根本就用不到他發言。
該拉攏的人都已經拉攏,到時候把自己的名字列在支持朱衡的官員名單裡呈送上去即可。
因為朝中對此早有議論,所以很快就有人把朱衡和葛守禮的名字提了出來。
這兩人本來就是朝中為數不多有資格競爭吏部尚書之位的人,自然也沒人反對,所以廷議中很輕易就成為候選人。
整個明朝,廷議或者朝議是很普遍的,其中朝堂議事,說白了就是君王的日常早朝。
明朝的廷議製度,其實是古代處理國家大事的最普遍最重要的方法,可以說廷議製度並非明朝獨有,但明朝的廷議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那麼明朝的廷議製度有何特點呢?
那就是明朝的廷議是為皇帝作決策提高參考意見的,所以皇帝一般不出麵,隻是由內閣會同五寺、六部、都察院及六科給事中商議大政方針,推舉文武大臣,然後將情況具體上奏給皇帝,由後者裁決。
對於廷議結果無異議的,根據規定一般由某部的侍郎擬稿撰寫,然後由參會人員一起署名,再由廷議召集人上奏皇帝以達天聽,由皇帝最終決定批準。
對於存在分歧的廷議,一般也會將存在的分歧寫進奏章中上呈皇帝,而且,這些分歧是必須上呈禦覽的,由皇帝來裁決取用。
而且對於那些不能在廷議中明說討論的事情,與會人員有權將自己想法重新寫成奏章上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