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天空一片漆黑,但是在古老的城市裡已經燃起星星點點,許多人家已經有人起來,開始為新的一天做著準備。
現在不過醜時,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個時候他們都還在溫暖的被窩裡睡覺,可是對於大明的官員來說,這個時候就得離開那裡,起來開始洗漱,準備今日的朝會。
好在自正德年間起,皇帝似乎都染上了不上早朝的習慣,之後的嘉靖皇帝更是常年不上朝,甚至都很少在朝臣麵前露麵。
隆慶皇帝稍微好些,可也就堅持了兩年,之後就罷了常朝,隻是在大朝會上露麵。
這個習慣,也保持到了萬曆朝。
畢竟萬曆皇帝年幼,每月初一十五露麵就已經很不錯了。
何況,朝臣們雖然看不到皇帝,可每天內閣和翰林的講官還是能在文華殿見到皇帝的,除了大朝會那天不用講課,其他時間都要跟著老師讀書。
對於現在的朝會製度,彆看科道言官私下裡還是嘰嘰歪歪的,但是大家心裡知道,現在才是最好的。
不用每日天不亮起床上朝,完成全部程序,其實什麼事兒都沒辦。
等天明該上值了,肚子也餓了,還得找地方弄點吃的填飽肚子。
朝會,那真是個辛苦活兒。
很快,東西長安街上就出現了車轎,一些武官還騎著馬趕去上朝。
家人前後打著燈籠,很快就彙聚成一條長龍。
距離皇城不遠處,車轎都漸次停下來,官員們下車的下車,下轎的下轎,步行前往承天門。
路上遇到相熟官員,難免就走在一起,小聲聊天說話。
穿過承天門,在京百官很快就雲集在午門外,等待宮門的開放。
宮門牆角邊還建了朝房,供官員們在此休息候朝。
當然,能進朝房的,也隻有高品級官員,五品一下的是沒機會進入裡麵休息的。
最接近宮門的朝房,自然是屬於內閣的,此時魏廣德和呂調陽人已經在裡麵。
分開時間較晚,這一晚上大家其實都沒休息好,這會兒難免都有些困,寒暄兩句就在打盹兒。
片刻後,屋門打開,張居正走了進來。
“二位”
習慣性客氣一下,結果看到兩人都眯著眼靠在椅背上打瞌睡,於是張居正急忙閉嘴。
隻是畢竟是上朝,兩人其實也隻是假寐,根本不可能睡過去,於是先後都睜開眼,看到是張居正來了,也都起身打起招呼。
張居正坐下後才說道“二位要是困了,就再眯會兒。”
“閉目養神,哪能在這裡誰,嗬嗬。”
魏廣德淡淡笑道。
“嗬嗬”
呂調陽在一邊陪笑兩聲,隨後就聽到張居正說道“我過來晚了點,看到李成梁在外麵候著。”
“他沒進五軍都督”
呂調陽隻說了半句話就住嘴,想起雖然早就安排好讓他掌右軍都督府,可消息貌似並沒有傳多廣,他或許還不知道。
魏廣德隻是瞟了張居正一眼,他心裡清楚張居正話裡的意思。
雖然對於魏廣德安排李成梁回京略有微詞,但是畢竟兵部的事兒是魏他負責,張居正不便多言。
“下來我會和他說說。”
魏廣德順勢就說道。
本來就打算找機會和李成梁畫餅,正好借著這話說出來。
不多時,有內侍進來通知,說時辰差不多了。
三人出了朝房,其他官員也陸陸續續從朝房出來,彙聚在午門外按品級站好。
今日的文管隊列沒什麼變化,隻是武官隊列前排多了個李成梁,而他的兒子李如鬆因為品級偏低,是沒資格上朝的。
也不知道這會兒是在驛站休息,還是在承天門外候著。
不多時,鐘鼓司宦官敲響朝鐘朝鼓,等第三通鼓響,先開東西兩闕門,放官軍旗校先入擺列,百官依舊在掖門前按照次序排隊,等到鳴鐘之後再開門入內。
等朝鐘敲響後,左右掖門洞開,百官按品級依次穿門而入。
官員們開始進入皇宮,文官由左掖門進入,武官由右掖門進入,先在金水橋之南根據品級排列好次序。
鳴鞭之後,依次過橋,到達皇極門丹墀,文官為左班、武官為右班,在禦道兩策相向立侯。
在整齊排列的官員隊伍外,有負責糾察的禦史在旁監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擁擠或儀態不整的都會被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皇極門上廊內正中設禦座,稱為“金台”,台階左右是鐘鼓司的樂隊,殿陛門楯間列“大漢將軍”,穿著全服鎧甲,禦道左右及文武官員身後則各有校尉握刀站立。
鐘鼓司奏樂,皇帝到達禦門,錦衣衛力士撐五傘蓋、四團扇,從東西兩側登上丹墀,立於禦座後左右。
內使兩人,一人執傘蓋,立於座上,另一人執“武備”,雜二扇,立於座後正中。
萬曆皇帝很快坐在禦座上,城樓下再次鳴鞭,鴻臚寺“唱”入班,左右文武兩班齊頭並進步入禦道,此時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行一拜三叩之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公侯、駙馬、伯自成一班勳戚,居武官班前而稍離。
今日的程序早就已經告知,所以在百官行禮後,小皇帝朱翊鈞揮手,讓身旁太監繼續。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城樓上立於小皇帝身邊的太監尖銳的嗓音在場中回響。
明朝的朝會,可不是官員們真的有事直接站出來,其實早在一天前就會向鴻臚寺報備,要奏何事等,鴻臚寺官員會按照大臣們報備事由排序,讓他們一個個出班上奏。
不過每次朝會第一件事兒還是鴻臚寺官員先出班,對皇帝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
這些人也是提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好,如果皇帝要召見,那麼便先行入殿覲見;如果皇帝不見,則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算完事了。
現在皇帝年幼,大小事務都交給內閣,所以隻是報出人數,鴻臚寺官員就退了下去。
之後則是兵部尚書譚綸啟奏,其實就是昨日獻俘大典事宜,奏請給予有功將士封賞。
“兵部奏報朕已經看過,賞功罰責本是朝廷慣例,今逆酋伏誅,自然該對有功將士進行封賞。”
稚嫩童音響起在皇極門上,“宣旨吧。”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逆酋王杲,誘殺我裨將裴承祖等,督府張學顏與總戎李成梁鼓行而前,乘勝直搗封李成梁右軍都督府左都督,掌府事”
在太監宣旨前,武將班列中的李成梁已經出班跪倒在台闕下,心中欣喜非常,不過也很好奇這次朝廷會給他什麼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