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嘗試_隆萬盛世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隆萬盛世 > 第1151章 嘗試

第1151章 嘗試(1 / 2)

明朝的兩京製度其實很早就出現,早在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的時候,除了定都於南京,他還在開封弄了個“北京”,這也是明朝兩京製度的雛形。

後世都以為明朝兩京製度發起於朱棣,其實是錯怪他了。

朱元璋這一製度旨在解決明朝時期南北之間的資源分布矛盾,確保國家安寧,並嘗試在南北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重心南移和軍事力量北聚之間的矛盾,為明朝長期穩定和發展奠定基礎。

但是後來朱元璋發現這樣的設定好像並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就在洪武十一年,撤銷了開封京城的頭銜。

再後來燕王朱棣搞了一場靖難之役,搶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但是朱棣進入南京後,“被迫”處理了一幫不肯降服的建文舊臣,弄得南京城人心惶惶。

等到朱棣在南京正式登基稱帝,他心裡還一直不踏實,總覺得南京不如自己的根據地北平好。

於是朱棣果斷下旨,遷都北平,並將北平改名北京。

雖然北京成為了明朝新都,但是南京也還是名義上的都城,所以明朝在一段時間內,存在著兩個都城。

直到明英宗繼位後,才正式確立了北京“正都”和南京“留都”的地位,兩京製度也就此形成。

“留都”南京又到底起個什麼作用呢?

簡單地說,就是管理著南方的這小半壁天下。

雖然南京沒有都城的名頭,但是南京的政府機構卻保留了下來。包括完善的六部製度和翰林院、督查院等重要機構,北京有的,南京全都有。

比如說南京六部,也算實權機構。

吏、戶、兵、工四部分彆負責南京及其周邊各省的官吏考察、稅糧征收、地區守備和水利屯田等職責。

隻有禮部和刑部有些尷尬,皇帝和朝廷都在北邊,禮樂製度和法律製定自然也輪不到南京的小朝廷。

所以南京禮、刑兩部的職能進行了弱化,隻能管管南京禮製和治安方麵的小事。

錢多事少官還大,整日悠閒自在,看似南京做官貌似很幸福才對,其實不然。

明朝南京裡做官的大多都是什麼人?

做事勸諫惹皇帝不開心,去南京做官。

辦事能力差,達不到皇帝要求的,去南京做官。

老得上朝都困難的,皇帝看著都急的,去南京做官。

可以說皇帝不想見的大臣,又不好查辦的,就去南京做官,所以南京還有一個頭銜“明朝專用養老機構”。

所以南京做官的這一群人,遠離權力中心,基本上政治前途已經破滅了,除了個彆“鹹魚”,其他的官員的內心都是非常痛苦,哪怕是從北京的二品,升到了南京的一品大員,那種心理落差也足以宣告一個人仕途理想的破滅。

現在朝廷貌似想取消這個養老院,可想而知那些不得誌的官員會怎麼想。

到時候民間傳播一些謠言,可不就壞了他們的名聲。

呂調陽把顧慮說出來以後,就看見魏廣德不斷點著頭,就知道他的話,魏廣德聽進去了,就是不知道張居正怎麼看。

等他目光轉向張居正時就發現,他此時雙眉緊皺的樣子,心裡不由一突。

是啊,這是張居正的想法,提出前肯定考慮了許多的。

呂調陽倒是不擔心自己的話得罪張居正,但是為這點小事兒也不值得。

於是,他就想著是不是說點什麼找補一下,不過這時候魏廣德開口了。

“叔大兄,我覺得和卿兄的顧慮言之有理,若發布此事,怕是會在下麵有不好的傳言。”

魏廣德這此地看法,確實和張居正相悖。

些許小事兒,完全不值當和天下官員鬥。

去南京的,雖然清貴,可絕對不是好差事兒。

大家都不願意去,你又何必如此限製南京的官位。

“有些事兒可以做,但沒必要拿出來說。”

最後,魏廣德意味深長對張居正說道。

其實,魏廣德的話已經很直白了,這個事兒可以實際操作,但沒必要公開行文,把他變成潛規則就好。

隻是,張居正緊皺的雙眉依舊沒有舒展,顯然他對魏廣德的提議無動於衷,沒有要更改的意思。

實際上,張居正考慮的比魏廣德、呂調陽要深遠得多。

用南京官職做文章,不過是他第一次嘗試,把一些台麵下可以運行的東西,搬到台麵上來,形成製度。

是的,其實就是張居正對於大明官場很多潛規則改革的一次嘗試。

“潛規則”也叫“錢規則”,是當代曆史學家吳思在研究了明清曆史之後首次創建的這個名詞,並以此為書名全麵闡述了明清的官場生態。

在此時,大家對這些規則都是心照不宣。

古代的“公務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從小就接受孔孟之道和四書五經的洗禮,並且他們每個人嘴裡都高喊著“忠君愛民、清正廉明和仁義道德”。

當然,這些都是假大空的玩意兒,在他們背後卻另有著另外一套獨特的行為準則,這就是潛規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官場上,乾什麼不用錢?

當官的又有誰不是為了錢?

從當官開始,升官、考核、社交沒有一個地方不用錢,大家的俸祿又那麼低,一個月的俸祿都不夠隨一次份子的錢!不貪還能怎麼辦?

再說這官是靠拿錢買著升上去的,不貪怎麼撈回來本錢?

這就是潛規則形成的最初的邏輯,千裡為官隻為財,大家考功名就是奔著錢程來的。

所以,明朝潛規則第一條就出現了,不是讓大家貪錢,而是誰提反腐敗,誰遭殃。

此外明朝官場其實還有一條與眾不同的潛規則,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在明朝,不作為,會被認為是公正,真正乾事的人,多半沒有好下場。

因為真正乾事的人,做事時難免有考慮不周的地方,由此就會有過。

有了過失,官位也就不保。

而在此以前,大明官場上,隻要為官不犯錯,那基本上就是終身製,直到吏部考評認為你乾不動了,才會把你撤職。

官員隻要不犯錯哪怕無作為也不會降職,這種風氣使得官場越來越糅雜,人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大大降低了辦事效率。

說起來,這個潛規則最初形成,大部分人都認為和朱元璋發起的空印案有關係。

空印案是明朝洪武年間發生的一起著名案件,涉及在文書上預先蓋上印章的做法,最終導致大量官員被處決。



最新小说: 楚宮春色 邊軍悍卒 酒後失控,撿個禦姐總裁當老婆 錦鯉奶團爹娘被搶,全京城大佬都來寵她! 萬界主師嶽不群 死後第五年,她在龍床醒來 心魔種道 白龍尋陽傳 校花難追?無所謂,她還有舍友 逍遙醫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