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們願意歸降。”
“我聽大人的,願意隨大人歸降。”
潞江城線府大堂,幾個將領跪在地方不住磕頭,嘴裡不斷重複著幾句話。
而從大堂門口到院子裡,還躺著七八具屍體,都身穿明朝官軍將領的甲胄。
這些人,自然不是線貴的心腹,而是城中其他勢力插進來的人手,不過手裡或多或少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利,也是線貴前些日子打發他們去看守南北門的一些人。
毫無疑問,這年頭真心願意投靠緬甸的明人還是不多,畢竟國家體量在那裡擺著,傻子也知道該怎麼選。
除非夜郎自大或者被人拿住把柄,誰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可惜,線貴就沒得選。
而在線貴手下的人,也沒得選。
要麼跟隨他投靠緬王,要麼就隻能如同院子裡那幾具已經冰冷的屍體一樣。
剩下的將官,自然也是貪生怕死的,否則早就躺在外麵了。
“嗯,很好,那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你們聽我的,我自然會護著你們。
我知道,你們還是擔心明廷勢大,不過彆忘記,他們雖有百萬大軍,可真實情況是個什麼樣子。
何況,還有遼闊疆域需要鎮守,他們根本就分不出多少兵馬,頂天就是從四川、貴州等地調個幾個萬人支援雲南。
和緬王麾下二三十萬大軍相比,還是力有不逮,我這都是為了大家的前程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線貴可不會告訴他們,自己其實是被脅迫的。
而是分析明緬軍事實力,才做出的選擇。
“如今緬軍勢大,明軍完全沒有招架之力,雲南易手也不會太久。
大家都是生長在此,我也是因此才選擇這麼做,你們說說,我做的對不對?”
線貴繼續笑問道。
“對,大人一心都是為我等考慮,錢貴廖祥他們都是被豬油蒙了心,才沒體會到大人的苦心,實在該死。”
“大人考慮周全,我願意唯大人馬首是瞻。”
門外就站著線家的家丁,手裡的刀還在往下滴血,這個時候誰敢多說半個“不”字,都是不斷吹捧線貴是為他們著想。
若是緬軍真有能力從大明手裡奪下雲南,其實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這個選擇還真沒錯。
是的,大明雖然提倡忠孝廉恥,可實行政策卻是儘量把人固定在家鄉。
這些軍將,或許往前數幾輩還在雲南,也就是洪武後期移民到的這裡,可也已經在雲南生活了百年,算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了。
明廷戰敗,他們就隻能背井離鄉,對於這些人來說,多少還是有些不情願。
當然,到目前為止,他們還不認為大明會敗,最多就是丟掉雲南西南一些地方,像楚雄、昆明這些大城是不大可能丟失的。
隻是眼前形勢比人強,他們才不得不違心投靠。
“你們還不知道,那李成梁其實就是把你我當做炮灰,我潞江城彈丸之地,那裡扛得住緬軍十餘萬大軍的進攻,騰衝比我潞江城如何?
不僅城池高大,還有整整一個衛所,不也快速陷落,他卻給本官下死命令,死守潞江城一個月,你們說說,一個月後,諸位還有幾個人能站在這裡?”
這邊,線貴開始給這些新附之人洗腦,也開始籌劃安排自己親信去南北城接管軍隊。
這些人還是有用的,有他們在,手下那些士兵才不會亂來。
而此時潞江兩岸,兩邊的明軍都高度戒備,防止對岸有船隻過來。
往日還算繁忙的潞江渡口,寬闊的江麵上竟然沒有一隻渡船。
而在城外,線老三從碼頭上接回家人,沒有回城而是直接穿城而過去了城西,那裡可是緬軍大營的地方。
線老三沒有去約定的小樹林等待罕拔的到來,而是直接往前方緬軍大營去。
此時的緬軍大營因為中軍抵達,後方再次開始擴大營盤,所以麵向潞江城方向的緬軍都是高度戒備,防止此時城裡明軍出城偷襲。
看到幾個家丁裝扮的人護著一個漢人老爺直接往軍營來,自然大聲嗬斥。
說實話,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有明人這樣大搖大擺往他們這裡靠,以往見到都是有多遠躲多遠。
在營門前停下,有線府家丁當即對著裡麵喊道“麻煩通稟罕拔將軍一聲,就說線府三爺聽說緬王駕到,特來拜見。”
此時線府投靠的事兒雖然沒有完全談妥,但城裡的威脅已經被線貴剪除,自然也沒太多顧忌了。
而且,就當下線貴做的事兒,他也隻能一條道走到黑,根本沒有回頭路可尋。
此時,迎接緬王莽應龍的罕拔在王帳得到消息,就是一愣。
他還沒來得及向緬王訴說這邊的情況,怎麼線家就主動找來了,這麼迫不及待?
在緬莽應龍麵前,罕拔簡單把情況一說,莽應龍笑道“既然那線家人要見我,那就讓他進來吧。
他們現在,應該是不可能反悔了,嗬嗬”
“那好,緬王,我這就出去帶他進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罕拔聽到莽應龍的話,立即笑著說道。
很快,罕拔就到了營門,果然看見線老三帶著幾個家丁就來了這裡。
“罕拔大人,可算見到你了。”
線老三主動拱手笑道,熱情上去攀談。
“怎麼,城裡出了什麼變故嗎?”
罕拔看出今天的線老三貌似比昨日還要熱情,顯然有情況發生,當即詢問道。
昨日的線老三,雖然也已經決心投靠,可畢竟手裡還有籌碼,所以還能和他談談條件,但是今天這麼熱情,明顯就不對。
“沒有,隻是我大哥已經完全掌控了潞江城,他催我儘快過來拜見緬王,想知道下一步該怎麼配合我軍過江。
現在保山城那邊還不知道,兵貴神速,如果這個時候全軍突擊過河,等我們兵臨保山城下時,那李成梁可能還來不及反應。”
線老三自然不會直接漏底,自己這邊已經事發,朝廷已經知道了。
所以,還有儘快把計策定下,讓緬軍過江,才能確保他們在緬軍中的地位。
這,也是線家現在在緬王眼裡唯一的價值了。
如果時間耽擱久了,明軍援兵抵達河對岸,在想過河可就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