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娘就接了信封過來,打開一看,快速的瀏覽了一遍,抬起頭對著這男子行了一禮後就直接對著一旁的李三郎說“三郎,快,你去找大嫂拿些吃食給這位兵士留著路上吃。”
李三郎動作快,未等那男子出口就直接轉過身走了。
“彆推辭,勞累你跑這一趟,不過是些方便路上吃的吃食,兵士若是不收,我哪裡好意思明兒個再麻煩你來。”
李三娘又和兵士聊了幾句後,李大嫂的手腳快,直接把廚房裡頭有的點心和從蔣家回來路上買的肉燒餅打了個包袱拿了過來。
兵士見狀,不得不收了這包袱,“我明日還是這個時間再來,到時拿了送人的包袱就走,還望李醫師早些準備著。”
李三娘看著這兵士翻身上馬走了後,才和李三郎把大門關了起來。
“是孫醫監那邊來信的,我早前和他說過我有個侄子今年也去了西征,他記在心裡了。
本來這次西征,他是被留下在京郊大營留守主持大局的,結果這信裡的意思是這次他也被派了去往前線,估計是一開始派去的醫師不夠使喚吧。
所以,他接了消息後,就想到了我之前說的,就給了信兒,說是能夠給稍帶包袱過去。”
院子裡的李家人聽了李三娘的話後,還是李母拍板說“那更好了!
有蔣家和孫醫監這兩條道兒,咱們能給大郎帶得東西可就多了。”
接下來一整晚,李家眾人換著去吃晚食,然後院子裡也掛起了燈籠,就連深夜裡下值歸家的李大兄也加入了其中。
畢竟,這蔣家和孫醫監這邊都是人情,人家能提前給你通個信兒,那就是看得起你呢。
那這準備的東西,就不能光給李大郎帶的了,還得分出幾份兒給蔣家的兩個子弟,以及孫醫監這邊。
給孫醫監這個醫師,是為了好叫他走人情的。
這些個人情世故,雖說麻煩,但關鍵時刻,是真能用的上的。
所以,李家眾人真是忙活了一晚上,搓藥丸,煮藥湯,晾涼,弄藥膏子,直到忙到二更天才算完。
李三娘翌日起來的時候就覺得眼皮發麻,睜不開眼了。
實在是昨兒個熬的太晚了,睡眠時間不足,這休息的時間不夠,可不是早上強著起來,就會有很大的不適了。
打著哈欠要上馬車的時候,李三娘看著前頭車轅上坐著的十九的時候,腦門頂突然一個激靈,叫了一聲“十九!”
十九拽著韁繩,回頭問了一句“怎的了,三娘子?”
李三娘鬼使神差的問了十九“你想不想跟著上前線去?
你若是想做個軍醫,那自然是在戰場上才是最快的成長方式,你若是隻跟著我,暗地裡學著,何年何月才能行呢?”
越說李三娘越覺得這條路行的通!
轉過頭,李三娘不等十九回答,就撩開車簾對著一旁站著的李大嫂說“大嫂,你幫我和二兄說,讓他幫我給醫堂請個假,我今兒個有事兒忙。”
“快,秋香,把咱給孫醫監那邊的包袱拿上來,咱們這就去京郊大營見孫醫監。”
和秋香說完,李三娘就對著十九說“十九,快,你去收拾個包裹,今兒個你要是能留下,那更好。
留不下,咱們隻當去嘗試了一回。”
十九和秋香兩人都呆愣住了,就連馬車外的李大嫂都心裡頭想著李三娘“這是想一招是一招啊。”
不過,李大嫂的行動力還是很快的,直接抱著四五個小包袱送上了馬車,這些是昨晚上一家子準備的給孫醫監那邊稍帶的東西。
十九沒想到,李三娘竟然這時候突然想起來要安排自己了,不過他心頭自然是十分開心的,李三娘這是為了他呢。
“還等什麼?快去啊!”
然後,不過,一刻鐘後,李三娘和秋香帶著包袱和十九趕往了京郊大營,李二兄也找了人去醫堂給李三娘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