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為什麼?”
不待他們回答,卿雲又指了指相機和攝像機,“這兩玩意兒的基本功能,已經在這台手機上進行體現了。
隻是現在的手機攝像頭,像素還不夠高,隨著技術的發展,遲早有一天絕大部分人都用不上數碼相機和攝像機的。”
重生的他很清楚,這個過程太快了,快到了讓做3、相機、攝像機的廠商壓根反應不過來。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卿雲從08年左右,便已經開始使用手機來替代相機了。
畢竟,拍照,大多數的時候,是看構圖而非比拚像素高低。
在滿足基本像素要求下,手機的光圈其實足夠應付很多場景了。
當然,懶得每次出去背十來斤的器材,也是重要因素。
此時的3播放器,看似風光無限,但純屬一個短期有其存在合理性的過渡品。
事實上,當初那些做3的廠商,最終幾乎沒人把錢給賺了。
它的作用,隻是在於徹底點燃了‘數碼產品’這個龐大市場而已,讓數碼這個概念,深入人心。
當熟知的磁帶、cd被3這樣小巧的數碼產品給取代時,人們才真正意識到一場數字化革命的到來。
於是,任何東西,隻要帶上數碼二字,便成為了新潮的代名詞,與傳統的物件形成了天然的分割。
數碼相機vs傳統單反
數碼攝像機vs傳統攝像機
數碼電視vs傳統電視
甚至就連手機,在某段時間都存在‘數碼手機’與‘傳統手機’之爭。
而這一切,都是由‘3數碼音樂播放器’vs‘cd、磁帶、黑膠’所帶來的延伸。
那麼,為什麼是‘3’而不是其他的?
因為在那個時代,它足夠的新潮。
足夠從來不是ax的概念,而是‘充足、有餘’的概念。
這樣的東西,作為禮品,拿得出手,又不落煙酒文化的俗套,還帶著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當然,最重要的是,與4、數碼相機、手機、數碼攝像機、筆記本相比,它足夠的便宜。
這才是它在送禮文化中大行其道的根本。
在大都市裡,那個年代的一個高考生,考完試收到四五個3,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甚至,銀行也會采購一批,來送給存款超過一定規模的客戶。
在經過2001年、2002年兩年的導入,3播放器這個市場在2003年確實是徹底被點燃了,獲得了國內消費者的認可。
卿雲敢說,3在今年開學時,必將成為大學城市新生入學標配。
至於農村來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