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元站起身來,準備邀請卿雲回會議室繼續商討合作細節。
但此時,卿雲卻笑著拉住了他,又點燃了一支煙,“不急。”
龍興元帶著疑惑又坐回了長椅上。
卿雲笑了笑,一臉誠懇地開口,“龍哥,你有沒有想過,你搞出來的三產廠,很可能搞不下去。”
龍興元聞言有些困惑,說“不能吧,按照曆史經驗,雖然有失敗的幾率,但大部分還是成功的,市場經濟的活力會改變以前大鍋飯的模式。”
軍轉民,老煥新,這種事情,眼前這個娃娃又有多少了解?
要不是財神爸爸得罪不起,不然他都想說一句,你個悶慫懂個錘子!
在龍興元看來,之所以當初那些老廠會破產重組,完全是轉型時期的陣痛。
計劃時代下,國營廠完全不用擔心訂單的問題,按照任務生產就是了。
但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後,因為戰略調整,特彆是以三線軍工為目的建設的國營廠,沒了訂單,日子自然過不下去。
但要是能改成生產彆的東西,比如洗衣機、自行車、電視機等,憑借著軍工品質,是能夠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的。
卿雲聞言搖了搖頭,他散過去一支煙,繼續說著,“我來之前了解過岐山的整體經濟環境。
這個地方三線企業很多,但為什麼岐山的軍轉民並不像其他地方那麼容易,不知道龍哥你想過沒有?”
坦率的說,岐山當前沒有一家轉型成功的國營廠。
包括秦川集團。
如果不是機床行業太重要,一旦銀行斷血,秦川集團也就不複存在了。
過幾年倒是會有一家,施耐德寶光電器。
不過,那是中外合資,而且外資占大頭,持股70,已經不能說是一家國營企業了。
不等龍興元說什麼,卿雲自己接著說著,“是因為,整個岐山沒有過硬的產品。”
他看了龍興元一眼,說“龍哥,你彆不服氣,我拿西蜀的軍轉民舉例。
錦飛造飛機的,它的軍轉民,三個產品,冰箱、空調、民航客機零部件,三者都是和原本業務相關。
前鋒熱水器廠,原來的電子工業部766廠,以前是生產無線電儀器的,它軍轉民的電脈衝連續放電點火技術,比當時市麵上通用的壓電陶瓷點火技術檔次更高。
你可看到,西蜀成功的軍轉民、老煥新,它們的軍品、民品技術路徑是相關甚至相同的。”
“而岐山的不同,比如你們某廠以前是造木質手榴彈的,轉型去做電風扇。
還有一個做銼刀的,轉型去做自行車。
你發現沒有,二者技術路徑完全沒有連貫性,根本不搭邊。
整個岐山始終在模仿,是見什麼賺錢就生產什麼,但是上個世紀8090年代,一個產品都沒做起來。”
龍興元聽著卿雲的分析,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
“我不知道你做沒做過調研,你覺得是因為大鍋飯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其實不然。這裡麵除了產品路線以外,還有多種原因。”
卿雲扳起手指,一一列舉“首先,市場需求適應性。軍工產品和民用產品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你們需要研發和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民用產品,這需要大量的市場調研和產品開發。
比如自行車,你要轉出去的三產廠,以前生產玉兔牌自行車對吧?”
見龍興元點頭,卿雲嘿嘿的笑著,“曾經,這是岐山的軍轉民的亮點,但是為啥僅僅4年它就從火爆熱銷到推銷至滯銷最後停產下馬?”
不待龍興元回答,他搖了搖手指一臉無語的說著,“這自行車,你說是軍用我都相信,一看就是50年代大毛風。
結實、耐用,但粗大笨重,龍哥,你看看現在街上的自行車,哪裡還有這種造型的?”
順著卿雲的手指,龍興元望著街麵上來來往往的自行車,陷入了沉思。
他好像是想簡單了些,以為把那些老廠收過來把下崗工人填進去就行了。
“其次,技術轉換難度。
軍工技術雖然先進,但轉換到民用領域可能並不適用。”
龍興元點點頭,這些都是他之前考慮過的問題。
卿雲繼續說道“還有資金投入問題,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用於研發、市場推廣、設備更新和人員培訓等。
此外,管理體製和企業文化也需要改革,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這些都是小事,人才缺乏才是個大問題。”卿雲補充道,“轉型可能需要新的技能和專業知識。
你現有的員工可能都缺乏這些技能,何況那些上世紀90年代就下崗了的工人?
我承認,那群下崗職工可能絕大部分都是技術能手,比如什麼幾級鉗工焊工之類的,肯定不少,手上絕對有活。
但是,回到剛剛說的技術轉換,這需要額外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那群下崗工人完成不了這樣的任務的,你得招聘新的人才來解決。”
龍興元的眉頭緊鎖,他知道這些都是實際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