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這些人當中,最為重要的還真得是廖瞎子掌握的獨立軍,可以直接控製蘇港,以及這邊的原有造船廠。
打通了自治州、獨立軍、獨立師的路麵交通後。
意味著丁偉手上的資源,可以從阿穆爾河貫穿鐵路直達蘇港。
在他的授意下,廖瞎子開始整合蘇港的造船業。
把小的廠子該收購的收購,該處理的處理,整合成蘇維埃第一造船廠,發揮資源整合的魅力。
集中精力乾大事。
丁偉手上的造船研究所,則整體的向蘇港遷移。
天天在內河研究炮艇,就算打造幾十幾百艘炮艇,遠不如一艘可以遠洋的軍艦。
自造軍艦,不就是燒錢嘛。
這個錢,丁偉燒的起。
第一步是利用35個月的時間,將手上的2艘驅逐艦維修完畢,推動海軍院校的招生拓展,增加入校人員。
計劃投入費用1000萬元。
第二步是通過采購或者其他方式,買幾艘舊式的驅逐艦進行改造,向導彈驅逐艦的方向做論證,耗時12年。
計劃投入費用5000萬元;
第三步是自產第一艘導彈驅逐艦,計劃投入美刀5000萬,能夠在55年入水。
海軍的打造,確實不是一步就能起飛的,需要積累,需要沉澱。
可丁偉等不了那麼久,靠著買二手軍艦改造,必須具備一定的遠洋作戰能力。
最快增強實力的辦法,自然就是采購了,通過采購能迅速增加手上海軍的噸位,直接提升海軍戰鬥力。
這一點其實可以找一找毛熊大哥的便宜,他還是有一些性能不錯的驅逐艦,值得丁偉入手。
畢竟是完成了工業化的大哥,隨便露出來點東西,都值得入口。
滿洲的工業,更多的應該是推動全麵工業化,而不是擠壓資源窮兵黷武。
可持續發展的道理,丁偉分的清清楚楚。
涸澤而漁,那日後就再也沒有魚兒了。
近期得考慮前往一次毛熊,看看人二戰後的破爛當中,還能不能撿一撿,縫縫補補修修打打就又是十年。
軍艦這玩意兒,投資大,見效慢。
一艘軍艦的價值,可以裝備一個師了。
另外一方麵,則是考慮前往北海,這個北海指的是我們北邊的海域,並非是北極洲那塊。
小鬼子戰敗之後,不允許打造軍隊,隻保留了自衛兵力的概念。
依然是分陸軍馬鹿跟海軍馬鹿兩部分。
作為第三大海軍,遺留的艦艇有被擊沉的,也有被召回的,也有在近海擱淺的,陳舊的船隻是值得打撈起來維修的。
改造成商船或者運輸船。
就在丁偉順利的組建了蘇港近海艦隊後,這片海域活躍著兩支艦隊,其一是毛熊的太平洋艦隊,其二就是明麵上廖瞎子獨立軍掌握的獨立艦隊。
櫻花國順勢成立了海上警備隊,開始裝備掃海船跟警備船,用於防禦近海。
丁偉手上掌握著大量的造船資料,又有北方漁場、軍工廠等聯合企業,又有北方造船廠。
這是一個契機。
完全可以承接櫻花那邊的造船訂單。
順帶著接觸鷹醬的軍艦,給人修修補補,也算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