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趙佶便問隨從:“此人是誰?”
隨從答:“此乃蔡承旨長子蔡攸也。”
——當時,蔡京還未得誌,隻在翰林院擔任承旨一職。
而那時的蔡攸,混得就更差了,隻是裁造院作監守——一個專門給皇帝裁製服飾等用品的基層機構的小管事而已。
由此可見,蔡攸這個人,能力不行,卻深諳要想往上爬就要抱好大腿的秘訣。
在升官發財這方麵,蔡攸可以說是完全繼承了他爹蔡京的智慧。
後來,趙佶繼位不久,便賜蔡攸進士出身,拜為秘書郎。
從那以後,蔡攸的官位不斷高升,趙佶也一直對蔡攸寵信有加。
發展到如今,趙佶與蔡攸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君臣關係,而是朋友。
彆笑。
彆的皇帝或許沒朋友,但趙佶是真有朋友。
——王黼、蔡攸、李邦彥這些人都可以算是趙佶的朋友。
這其中又以蔡攸跟趙佶的關係最好,好到私下裡二人根本不拘君臣之禮,甚至就連蔡攸的妻子宋氏進出皇宮就像在自己家一般。
而蔡攸夜宿皇宮更是家常便事。
當然,王黼、李邦彥等人也有過這樣的待遇。
不過趙佶最信任的人還是蔡攸。
在這個關係到趙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趙佶把蔡攸派到揚州來的目的,童貫心裡跟明鏡似的:
一來肯定是因為趙佶不放心將全國的軍隊都交到童貫的手上而派蔡攸來監視童貫;
二來肯定是因為趙佶對童貫出兵五個來月了剿匪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而感到不滿,所以派蔡攸來督軍了。
童貫還清楚,蔡攸都來了,他要是還拿不出來成績,那他這個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恐怕就快要當到頭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童貫得到了宇文黃中的密報。
童貫如獲至寶,下令在五月十四之前所有正在造的船隻都必須交付使用,過時完不成的軍匠、船工,全部刺配沙門島。
犯人被判處刺配沙門島,雖然名義上是去沙門島服刑,實際上就是死路一條,這和清朝時犯人流放寧古塔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有去無回。
由此可見,童貫這道命令下得有多狠。
與此同時,童貫將劉延慶、辛興宗等人找來,讓他們選拔擅長水戰的將士,作為先鋒,並製定好全軍過江的作戰計劃。
劉延慶、辛興宗等人在一眾領軍的將領中篩篩選選了之後,選定了王淵為先鋒。
這個時期的王淵,輕財好義,曾言:“朝廷官人以爵,祿足代耕,若事錐刀,我何愛爵祿,曷若為富大賈邪!”
年輕時,王淵應募,隨經略使伐西夏,屢立戰功,曾被趙宋朝廷授以熙河蘭湟路第三將部將,權知鞏州寧遠寨。
諸羌入寇,王淵隨經略使討伐獲勝,移同總領湟州番兵將兼知臨宗寨主。
現如今,王淵已經是西軍中有名的猛將。
難得的是,王淵還是西軍中比較少的稍稍懂一點水戰的將領。
所以先鋒官這個重擔就壓在了王淵的肩上。
值得一提的是,王淵在選拔將士的時候,將劉延慶部下偏將韓世忠借調了過來。
原因是,韓世忠曾躍馬衝陣,將西夏的監軍駙馬斬首,勇冠三軍,又是西軍中少有的會打水戰的將領……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
筆趣派為你提供最快的乾宋更新,第一百零一章請進軍,戰大勝免費閱讀。https